即将报到心存不舍
今天是儿在家的最后一天,明天即将启程去浙江报到。儿一早起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心里有太多的不舍。从小到大,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出远门,高三时出外求学,还是在市辖的县里两周回来一次,这次虽说也不很远,但也是跨省,正常情况学期末才回,心理还是有跨度的。
当我说到今天要去给外婆送点东西时,儿问我他要不要去,还没等我回答,儿自问自答说他应该去,因为明天就要离开芜湖了。
为爸规划遭到拒绝
晚饭后,儿子让我以及爸爸坐下来开家庭会议,就爸爸说的目前所在企业需要转型的事,让爸爸谈他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爸爸沉吟半天让儿阐述。儿细致地分析了爸爸未来的职业去向和地区,并将他内心存在的顾虑也一一消除。爸爸听后不语,儿让爸爸表达观点,爸爸说儿讲得有道理。由于爸爸没有明确表明态度,儿对此不满意,开始起争执。我向爸爸表明儿的出发点,爸爸顿时发飙。儿子拉我关门进房间,儿子很生气,为什么自己处处为爸爸着想却得了这么个结果?心里过不去。
求助居爸心中放下
无奈之下我只得打居爸电话,简单叙述后,居爸让儿接电话,儿子不接。于是居爸让我转告儿子,大意是首先肯定儿子,其次是儿子有建议权,爸爸有决定权。儿子听了很不满意,立即让我拨通电话,自己和居爸说。我感到很意外因为之前儿从未这么要求过,儿强调主要是考虑妈妈,居爸再次肯定儿子,强调儿子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并以自己举例。儿子立即表示明白。这就是居爸语言的力量!儿子自三年前接受辅导以来,从未打过居爸电话,因为他体谅居爸,认为自己的事都是小事,可以自己解决,不去麻烦居爸。
学校来电着手报到
放下电话,儿子却没有完全放下此事。恰恰这时一个本地电话进来,儿以为是找我的(儿的号码之前是我用的),我一接,竟然是儿的大学同学打来的,于是立即给儿,原来大学班级群正在组群,让他加入群。学校方面的电话如同给儿注入一剂兴奋剂,儿立即开始收拾行李等物品。从群信息了解到自己学号第一,是入学专业课第一,综合排名第一时,儿信心倍增。儿问我知道不知道复学后学号多少吗?班级最后一名!儿说在班级能让人记住的有三类人:班级第一、班级最后、班级最活跃。我说:这三类人你都当过。儿笑答:是的!
儿的班级有三十个人,其中四个来自安徽,四个中的三个来自芜湖,包括他自己。男生少,女生多,男生可能不超过十个人。儿的高中同学今天已到了张家界某军校报到,他说他们班全是男生,管理也比较严。儿愉快地和同学交流着。
这样已是折腾到凌晨十二点半,儿说他睡不着,因为明天将要去学校。
冲突是成长的一种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