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开学以来,我有个非常强烈的愿望,就是想要让我的班级朝向“自组织”,尽可能让涉身其内的老师能够投身于课程,而不是整日卷到班级琐事里去。还有重要的是,因为一旦一个班级的老师开始琐细,那么这个班级的整体的格局都不会大。
到现在的结局是:孩子在一些方面已经有了自我管理的苗头,可是并不是很大……原因是什么呢?这个学期想要的做的事情太多,于是精力分散严重,开展的事情有些成了烂尾工程,(神话,整本书共读,算是保住了一些尊严。)而对于一些则更可怕,只是停留在想法的阶段……诸事缠绕,身心受困,细数过来,到现在,有那么两月半的时间是稍感欣慰些的。但是,收获确是很大的,所谓的成功的价值和失败的价值。
现陈述收获最大之一——以任务引导孩子。
今天的大教研,提前让我开始慎重的思考这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而把一手本来妥妥的好牌给打烂了呢?
我触犯的第一个雷区——聚焦点不够聚焦:神话想抓(这个实施效果是我较为满意的一个);自我管理想抓而且好几个方面一起抓;共读书也像搞得像模像样(有两本从解读到题目设计穿越了一次,感觉也不错,接下来会整理归库分享);写作也想抓起来(没抓起来)……然后,就……
第二个雷区就是,聚焦点似乎出现问题,我想从班务里抽身出来,想了很多方法,做了很多尝试,反而更加结实的困于其中。——我把纪律性质的问题当成主要需要解决,而早就知道的是—— 一切纪律问题都是假问题。而我一旦把聚焦点放在这个上面,我就成功的把自己置身在被动的救火队员的位置,而班级问题如果想真正的从源头化小,就要退一步回去,从高位,从本质上去思考这个问题。就像那一次魏老师给我说的那句话——用任务来引导班级。其实,当时我是真的不是太明白的(未察觉)。当时我想到的是日课落实,想到的写字等,对于这个“任务”二字聚焦到语文学科,班级学科上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并没有细想。我是到今天大教研的时候,才明白这个任务的真正含义。这个任务就是以前我跟着侯老师学习的时候,侯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给孩子挑战。这个任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挑战也高于挑战一词。挑战可能更加适合根据日常的班级生活来说的。比如,课间鼓励孩子挑战舞蹈,挑战跳绳,鼓励孩子打破某一个特定的记录……等等,这个应该从预防上来讲的,课程以外,是不是就是一种巧劲。
而任务多出的那一份含义应该是更加朴素,绵长,较为偏于内在的进化与成长的,最好是还严格和班级的核心课程保持一致,最重要的是他要有明显的成长性。
比如,说下李欣老师班级的这个习作的案例给我的感受——
首先:它足够的聚焦——会间被呈现出来的效果震撼到,忍不住和隔壁的王萌老师聊了两句,真的是一个学期抓住一件核心的事儿,其实会收获更多;其次,就是足够的应时——正像魏老师的说的:五年级恰逢孩子的自动化阅读达成,而变化主体的成长节点又是到了需要表达的青春前期,所以写作的强势带入是应时而来的。也就首先聚焦合适。其次,这个聚焦点也恰好是老师的兴奋点——李欣老师也恰巧是对文字比较敏感,擅长写作。所以,一拍即合。
最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李欣老师本身下了狠劲要把这个班拿下来,所以就有了后来的面批、紧跟之类的事情出现(我下狠劲了没有?也下了,付出与改变不成正比是因为聚焦失误,当然,绝不可否认也有目前能力的限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那么,这相当于整个是一个选定的过程,然后,就进入了实际的操作界面。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一定对孩子进行的把握以及分层,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起码是分层的写作教学计划——以我听到的来看,具体就表现在老师在给孩子面批时,加开头以及加过渡句时,不同的操作方式——比如有些孩子程度不是太好,老师帮忙来加等。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孩子能够感受这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导致的一些成长性的不同——在老师的明确指导或者暗示,引导性质的建议下,孩子修改过的作文,对比之下,是能够看到前后的变化的。而准备充分的老师也一定不会错过这一点,特别是这样的变化发生在这样的孩子身上——已经因为“独一无二”性,以及因为在此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异禀等因素而一开始就被老师瞄上的孩子。老师一定做了一件事——第一就是恰当的引导;然后就是对孩子每次的真实的变化,给予真诚的赞美,然后一次次优势积累起来,一个个成就积累起来,在开始,即便孩子是被动上路,即便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感受那些微的不同,可是到了优势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我想孩子也就会在老师的点醒下,被惊艳到,从而有了一颗主动上路的心,这个时候,从对“王者荣耀”的欲罢不能转到对写作的痴迷,甚至创造一个“神话”,也就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那么,如何在每一个学期选一个既有成长性又应时的聚焦点,作为整个班级任务就很重要了,三年级下学期,吸取教训,要严格瘦身,做减法,聚焦点足够聚焦,聚焦点的选择要足够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