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切身体会过丧亲之痛,自认为也算是十分幸运的了。只知那种痛是源自毛发根骨之间,夹杂无数心酸悲怆又无可奈何之情感,恨万事无常,厄运屡至,悔未尽反哺之恩,子欲养而亲不待。种种苦楚,语言不可提及其万分之一,只看一把火烧尽了一个亲密血缘,便用一把辛酸泪化作最最悲恸而不舍的离别罢了。从此,世间便再无此人,再无此情,那年的一把大火,思绪便全随它去了。过往的数十年内,每每念起,甚至是未念起,心中总有一根弦在波动,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如春水一般的内心源流,随之而来的情感也随年岁的增长而沉稳平静,从年少轻狂时如山崩地裂般的悲愤到中年时的一声沉重的叹息,再到老年时平静的回忆伴随的一笑,最终,临别的一句安详的与世诀别和一声我来了你等我,道出那个辞世者带来的痛楚与思念、甚至鼓励与安慰,真正意义上的永远活在心里。
人是值得爱怜和悲悯的动物,因其复杂的情感,便是世间爱恨情仇的缘由,爱与悲,怜与悯,交织在生命的长河中,亘古不变,息息不止。或许恨与爱,是人生情感中永远绕不开的主旋律,爱恨交织,其扣人心弦程度令人发指。爱似温柔乡,恨似剜骨痛。在世间行走时遇见你是爱,在世事中伤的死去活来是恨。因而,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节时,对待自己最善良的方式就是慈悲。佛教中,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亦谓给诸有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彼等从苦难与苦难之因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才女张爱玲曾有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有一种岁月叫做慈悲,因为它懂得,在这寥廓的人间剧场,一个人要从开场走到落幕,这中间的过程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它如此的宽厚,等我们尝尽人间烟火却依旧拥有一颗梨花似雪的心。在整个人间剧场中,无论你是光环笼罩的主角还是默默仰慕的龙套,都夹杂着太多爱怜与悲悯。对自己,对他人亦要如此,懂得并且慈悲。
以慈悲之心待生活者均可挖掘生活点滴的快乐。不可小觑,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中蕴含着沁人心脾的快乐。那种快然自足犹如几滴清泉,弥足珍贵,浸润着枯干的心灵。“入狱身先,悲智双全”乃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大智慧。拥有慈悲之心与洞世之智,即使再多的爱怜与悲悯,时时也如与清风明月相伴般畅快。毕竟,心如止水,乱则不明.子欲避之,反促遇之。许多徒劳无用的情感不如忍痛吞下,看淡不察,最终万里无云,一切归于清淡。
愿你的生活中有爱怜有悲悯,有懂得有慈悲,能洞世能不察,能忍痛能放下。最终,你若盛开,清风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