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去超市购物,总是被琳琅的货物搞的头脑发蒙,一款产品往往会有两到三个同款放到供货架上进行比较,甚至更多,其中价格是选择因素中的关键部分。当然了,对于我这种“月光族”而言,价格自然是重中之重了。
可是最近发现,当人们在选择一款心仪的产品时,总是被那些所谓的“价格诱饵”所蒙蔽,导致最后买到的往往不是自己最初的选择,为什么呢?
举个例子:
临近婚期,想要购买一台65寸电视机,目前摆在我眼前的有两款:4999元65寸和6000元70寸,冷眼一看,自然会选择4999元的那一款了,可是当我第二天再去看的时候,旁边却临时增加了一款6000元 70寸+赠送机顶盒+悬挂电视的机架并且免费安装。
这个时候我心里犯了嘀咕,我可能会想:70寸的固然要比65寸的大一些,但价格也多了1000元,但是新增加的这一款不但是70寸,而且还免费赠送机顶盒+悬挂机架并且免费安装,相对比第二款要划算的多,还有,这个4999元65寸的电视是不赠送任何东西的,买完之后,还要再去购买机顶盒和机架,并且确实比70寸的要小。
思来想去,我最终选择了购买第三款,原本要选择65寸的我还是被所谓的“价格诱饵”打败了。
对于产品的价值估量上,人们总会寻找对比,就像购买电视机一样,在对比中找到产品的相对优势,毕竟在人们心目中并没有一个真正的“价值估量器”。
这种“价格诱饵”在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普遍,左右人们的想法以及行为,往往使人们产生偏差甚至错误的估计,而部分商家也会利用这种因素进行营销。
旅行公司为了卖出价格相对较高的旅行套餐,都会在服务项目中添加一款价格不变但是服务项目更多的产品套餐,用作消费者的行为对比;饭店在推销价格最高的菜品时,附带会推出一款价格相对更高的菜品,通过更高的价格与次高的价格产生对比,突出次高的价格优势,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凭相对因素做决定是人们的自然思考方式
再举一个例子:
一件衣服200元,而作为同款,在5公里外的购物中心,它却卖150元;同样,一辆车45万元,而在50公里外的另一家4S店,这款车只要44.8万元。
事实证明,人们更多的愿意多跑5公里去买便宜50元的衣服,而不愿意在45万元和44.8万元之间做过多的纠结。
这就是价格“相对论”带来的问题,我们在用相对的方法看待我们的决定。
两件衣服的差价使较低的一件的相对优势远远高于另一件,足以让人们宁可多跑5公里去买,而同样的两款车,相对优势却小的多,人们反而不愿意在价格上做浪费时间的选择。
但是我们如果从更广泛、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买汽车省下的2000元,如果用它来买衣服或者生活用品,岂不是可以省下更多吗?
在A与B中做选择
人们在A与B之间做选择时,因为参照物少,相对因素不充分,往往不容易做出选择,但是如果添加了-A或者B+1,就容易的多了。
在A、-A和B间做选择,首先就可以排除-A,两者的相对因素非常明显,而因为有了-A的对比因素,导致A在人们的脑海中印象加深,所以在和剩下仅有的B做对比时,选A的概率也是大大增加的,这就是价格“相对论”的精髓。
同样,正如图中的两个黑色实心圆一样,两者其实是一般大的,但是通过相对比较会误以为右边的会稍大一些。
我们总是靠观察周边的事物来确定彼此的关系,并且我们不但喜欢将事物与事物进行比较,而且还喜欢比较那些容易比较的,以避免那些不容易比较的事物。
学会打破这种“相对论”思维
就像上面提到的,如果买第二款车省下的2000元用来买衣服,我们就可以省下的更多。有时候,主动打破这种束缚人们的“相对论”思维不同程度上是可以提高生活的幸福感的。
同学聚会,房间中间有一个“大圈子”,其中有人手持酒杯夸耀自己的高薪,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下意识地后退几步,与其他人交谈。如果想买新房,我们可以集中看一些我们经济能力许可范围之内的地域户型,等等吧,我们是可以把眼界放宽的。
退而求其次,购买自己喜欢的产品时,跳出自己固有的“相对论”思维,这其中也包含一定的“锚定”因素,学会找到那些价格诱饵,进行理性的分析,从相对因素中找到绝对优势,这样,才能真正驾驭生活中的“相对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