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人问,当你老了,你有大把时间的时候,你会干些什么?
我想都没想。当然是出去旅行啊!看书啊!然后画红唇,穿有品的旗袍戴金色发簪。年纪虽然输给了年轻人,但是心不能不青春。
前段时间看了本书,男主人公最后癌症去世了。去世前,他要经历缓慢的脑神经退化。先是读不了长篇小说,再是短篇。慢慢连“LOVE”这个单词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够发对音。
很多人其实接受不了变老的自己,可是所有人都会习惯自己变老的样子。
只是我一直很不走心的告诉自己,等我到了需要戴老花镜的年纪,我也要过干净整洁的生活。并不是没有了青春的容貌,就可以忽略生活的细节。
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去上海看世博会。那个时候小屁孩一个什么都不懂,跟着人流走啊走。突然,看见两只紧握着的手。抬头看,是两个花甲老人手牵着手。那时候我掏出相机记录了这个场景。这么多年我都没忘,有时候也会在别的什么地方看见相同的场景。他们穿着简单温馨,没有什么修饰,却给人一种庄严感。人物本身特别自然,所以才会把这种普通而难得的感觉表现的如此有张力。
不管自己处在什么年纪,都应该保持身体的健康。我放假回家天天和我妈走公园,经常看见爷爷奶奶们打太极跳佳木斯啊之类的。可能他们走在路上就和那些不爱运动的爷爷奶奶们不一样。因为运动,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特殊的气质。这就是积极生活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我在台湾的一个公益广告上看见过一个特美的老奶奶。头发都灰了,衣服也是没什么出挑的颜色。却因为衣着整洁,头发打理清爽给人一种想要把目光多停留在她身上的感觉。
所以,无法自身行动以后,生活就不能随心所欲。我爷爷中风以后,伴随点老年痴呆的症状,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我做鬼脸他就笑,我哭他跟着我一起哭。每次我看见他上完厕所天安门没拉上,我就会叫爸爸或是奶奶把他拉好。
就像我一直很难理解妈妈们会把自己的男宝宝们带进女厕所这种奇葩行为,我也同样不能同意因为老人年纪大了就可以随意对待他们的衣着细节。我妈在养老的问题上就有很明确的要求。她希望可以移居到比较潮湿温暖的地方。我爸呢,只要有猎打,就OK。
我们这种二十出头的小孩可能对养老这个问题没有那么认真的思考。但是到了父母这个年纪,就常常会去想怎么样度过自己的晚年。人嘛,年轻的时候有时间没钱。现在是没时间也没钱。老了有时间却少了追求感。我特喜欢那种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玩微信,上支付宝集五福。这种东西我妈就特不乐意学。
不服老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没事出去走走,拍个照。顺带有兴趣还能参加个志愿者组织。往往很多人在自己的晚年才会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年龄大多在五十岁到七十岁之间。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1919.10.22—2013.11.17)获奖时更是88岁高龄。
我记得在哪里看到过:明明才50岁,却被形容成“年过半百的老人”。
我当时觉得很好笑。现在想想也是。社会觉得老人应该是这样,可是却不是这样啊。
愿我八十岁,还能衣冠整洁,笑容清新。不管眼睛花不花,拿着放大镜也要看自己喜欢的书,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旅行。凑年轻时候的闺蜜去唱K,穿花裙子牛皮鞋,戴粉红色的太阳眼镜。
所有人会觉得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太婆实在太不会当老人,一点不安分。可是想想,你愿意你的晚年只有电视和窗户外的那棵树吗?对,还要养一只猫和一只狗,一只乌龟和一盆向日葵。
应该去想想了,时间过着过着转眼即逝。我和闺蜜老早约好要一起穿旗袍,涂指甲油了。
晚年还不晚,趁着活着,趁着自己还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生活。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