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境地变迁,只在逆顺之间。企业、公司,怕是也是这样的逻辑,正所谓动态。其中,如何对待处之,则彰显人之睿智。
就此,聆听《曾文正公嘉言钞》中智者声音,加以自我思忖,则是于吾辈人生作为多有教养之益。
阁下此时所处,极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能勉宅其心于宽泰之域,俾身体不就孱弱,志气不致摧颓,而后从容以求出险之方。
此为曾国藩“致陈舫仙”书札摘录。陈氏何以处艰苦之境,我未查史料典籍,因为仅注重曾公所言于人生逆境的对待方法。这也是“思想”的必须取向。
一个“宽”字真是了不得!
宽心或心宽确是对待困境的第一逻辑,尤其“极艰苦之境”。于此,心窄或狭隘显然是不足取的,若此,只能损害身心,于事无补。
“以‘宽’自养”于困境之中,该是怎样的作为呢?曾公指示的是积极对待,而非消极懈怠。第一是“能勉宅其心于宽泰之域”。这其中的“能”字,即点明了人在困境中要有自我能动性。“勉”字,则强调了自我的激励奋发。“宅其心”,则是指出了自我心灵要有所归宿而非荒芜。“宽泰之域”则是整个这则嘉言的核心要害所在。什么是“宽泰之域”呢?以曾公时代所言,无疑是经史子集,于困境时宅心其中,读读经史子集,重新识见历史中的波澜曲折,重温经典之思,人自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于今天则是,越是困境之时,越要涵养自己于理论武装之中。由之,困境中的日子便有趣地度过了,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就实现了“俾身体不就孱弱,志气不致摧颓”的双重养成,其结果也就是“从容以求出险之方”。
也就是说,于“极艰苦之境”,要把握和坚持住一项关键作为,即“勉宅其心于宽泰之域”,由此解决“身体不就孱弱、志气不致摧颓”两个要害问题,之后自能因时因地因人而“从容以求出险之方”。反向观思呢?困境之中,心无所系,体弱心衰,失意颓废,还能从容吗?还能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与路径吗?怕是人要大败于逆境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识见,曾公嘉言似乎“白话”,但其内在的逻辑却是极为力量的,指示的作为是逻辑必须的,真的践行之,必然验证为做事成事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