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导师训练营两天实战复盘
为期两天的导师训练营落下了帷幕,在这两天里,我收获了很多,感触也非常多。
内部导师训练,其实两年前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但只是想法,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 ,原因是没有人愿意主动站出来负责担当。
但,最为关键的是,别人没有意识到,或者意愿度不是很强,虽然我有成长意愿度,也意识到没有导师团队已经限制了平台的发展。但是,我却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不愿主动站出来做个引领者、牵头人,组织落实这件事。
或许是因为自己内在力量不足,其实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内在力量不足,导致我对自己没有信心。表面上看,是我不相信平台,对平台有期许,但其实发自内心的是对自己的一份不自信:一是能力方面的不自信,二是对自己领导力方面的不自信。于是,我为自己找到理由是,我不是领导者,没有发言权,说话没有分量,更没有感召力。
但是自从学习了刘澜老师的《领导力必修课:动员群众解决难题》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即便不在领导职位上,依然可以发挥领导力,只要对责任感兴趣,完全可以做事。
两年的学习成长,我感觉自己的内在力量在逐步增强,渐渐地我也开始对责任感兴趣。我不再纠结这件事情应该由谁来做,不太关注自己有没有领导职位,不在乎我发出这样一份感召后,有没有人愿意跟我一起前行。因为,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不管别人怎么样,这是自己想要的,是我需要这个平台,而不是这个平台需要我,是我需要借助平台成就自己的导师梦,而不是这个平台需要我做唯一的导师。”
故,前几天秋姐院长组织召开会长会议时,虽然我没有带领过团队促动,但是,我敢于挑战自己,我允许自己的不够好暴露出来。因为我知道,其他人都没有做过体验,我有过这种体验,至少尝过这道菜的味道。我知道:团队促动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共同需要,可以找到我们的共同在乎的价值。
团促活动结束,确定接下来立马要做的三件事,其中的两件由平台认领去做,她们说到做到,团队促动活动后的第2天已经完成。
导师训练这件事被我接了下来。对我自己而言,我虽然知道这事非常重要,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件事情,也没有抽出时间考虑如何带领团队解决难题。我明明知道自己想要,但关键时刻却在逃避,不去面对。
直到第4天晚上将近10点,云霞给我打了个电话,我们俩共同探讨做这个训练营的目的、思路和想法,我勇气倍增。可能,我需要的就是她这么轻轻地推动我一下,仿佛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力,我莫名其妙地被推动着主动做事。当天晚上,我完成了导师训练营培养计划初稿,第二天早晨一起来再度完善,发给秋姐,也发给了云霞。
发了之后,得到了他们及时地肯定和认可。我知道,虽然年过半百,依然希望得到外在的认可的,正是这份认可,更激发了我内在的源动力,我开始变得思路清晰,不再纠结,而是为了这件事而尽心尽力、全力以赴。
所以,当秋姐再给我打电话,说直接可以做事的时候,潜意识突然冒出个声音,“组织会前会,统一思想,先得到第一梯队的共同认可,形成共同的价值,启动大家想做的事的意愿度,而不是从上至下的命令式要求。可能正是这一步,把大家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
碰头会之后,我们分头行动:我着手修改训练营方案通知,云霞开始一对一连接,发出感召。
当天下午5:30,院长同意后,我开始在执行师群里互动交流,即,将训练营计划通过文字加语音的方式,进行公示宣导,更是一份感召。截止当天晚上11:00,已有11位执行师缴纳保证金报名参加训练营。
我知道,这不只是我一个人想要的,更是大家共同的心声。接下来,建微信群、登记训练营保证金台账、不断地在群里公示,终于心想事成,确定了14位战友参加本期训练营。
为了确保战友珍惜机会、拿到收获,我多次在群里强调纪律,我想需要把丑话说在前面,因为每个人都是成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平台能够做的,只是“扶上马,送一程”,最终的路一定得自己飞翔。
因为,人生中不仅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
我之所以如此所在乎,是因为过往已经组织过好几个项目,但是都不了了之,也挫败了团队的事情士气。所以,我不能在肆意妄为、莽撞行事,我知道慎始才有可能慎终。
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乎还是不在乎,明明知道自己是第一梯队讲师,需要在这两天呈现。但是,我却没有认真准备课件,可能是潜意识里也在逃避。说实话,想讲的东西太多,但是,能够真正呈现出来的又有多少?
结果第一天,当优雅大方的方导站在台上,为大家奉献出《您的礼仪价值百万》这道丰盛的精神盛宴,让我看到了自己有为中的无为,看到了自己的差距,特别是在专业、准备、态度和行动力等方面。
第二道菜是毛导带领的《生活无处不催眠》,再一次让我见证了什么叫专业,什么是科学。我内心那种不够好的声音,时不时冲击着我的心扉,撞击着我的脑海。
当天晚上到家已经10:00多,完成打卡作业后已经接近12:00,但是,第二天一早要呈现的菜我还没有准备好,我不能什么都没有。
所以,我开始打开电脑,开始搜肠刮肚,企图做成一道菜,所以东拼西凑,终于在2:47完成了《夫妻经营之道》初稿。
当天晚上我的加班加点,已经严重影响到老公的休息,因为电脑就在他耳边。他非常不满,骂骂咧咧地抱着枕头和被子睡到了沙发上。
但是,我真的没有时间照顾他的情绪,更没有时间安慰安抚。我知道自己必须呈现出来,因为我代表的不只是自己,不只是一位蹩脚的导师,更是这个项目的策划人和组织者,我不能为项目抹黑。
或许正是带着这种攀比、带着这种压力,第二天早晨我再次完善了课件,然后紧紧张张打车到了会场。
课件完成到上桌呈现,我只有打车的路上简单过了一下,所以各位导师直言进谏时,我能够觉察到直面不足和提升之处时,我内心些许的尴尬和难堪。
但我知道,我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一切。因为,作为第一梯队,上桌前已经非常清楚游戏规则,所以呈现出来,就是要接受鱼肉,直面复盘。我非常清楚,大家已经非常给面子,点评相对柔和、客观而公正。
所以,面对非议,我依然会为自己开脱,依然会找理由去解释或者掩饰。其实,不管这个理由是不是为自己开脱,但是既然呈现,我就得接住,就得对呈现的一切负责。
第二天下午是张永红老师带领的曼陀罗,刚开始我就看到了自己的模式,做事情前,不由自主总喜欢打腹稿,然后,正式着手做。
因为,我想完美呈现。可是,整个过程中,我首先画的是“悟”,因为2017年6月,正是在“悟”的课堂上,点燃了我的生命之光。
第二个画出来的是“爱”,因为这是我最终要要拿到的结果,是我修行的方向。绘画过程中,我经常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颜色,或许这也是暗示我越想努力“追求完美”,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生活中永远不可能完美,只有完整。
画完之后,抽离出来再看时,我突然觉察到2020年,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很满,几乎没有休整时间,同时我感觉到了纠结和压抑,有失也有得,当然也有成长和突破,更有很多的冲突。
进入2021,再看“爱”和“未来的自己”,我给自己是生命中做了很多留白呢。
张老师解读我的绘画时,给出的建议是在情感方面,可以多一些链接。我知道,我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模式,依然是对事不对人,这,正是我提升的方向。
去年,我把自己分成了好多个部分,不断攻击自己、向内探索,探索未知的自己,也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同时,在绘画中,我也看到了很多只眼睛,眼珠子那么的犀利,一个个眼珠仿佛在提示我要看清些什么,看到些什么。
我知道,自己依然还有很多不为人知、更不为自己所知的地方,都埋在潜意识深处,还有很多宝藏需要我去开发挖掘。
虽然,我渴望爱,向往自由,但有时也会有无力感,我愿意在无力感中坚韧前行,我更愿意被牛气冲天、意气风发、日益进取的第二梯队战友们追逐、超越。
2021年,整合资源,扭转乾坤,不忘初心,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