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教学(下)
第十章 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
1.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要求: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3)讲究语言艺术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2.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回答
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求:
(1)做好充分的准备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
(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
3.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求:
(1)选好讨论题目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
(3)善于引导
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 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求:(1)准备工作充分
(2)及时、具体地指导
(3)帮助学生总结
5.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 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要求:
(1)提出明确要求
(2)选择恰当的方式
(3)做好事后的检查
6.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要求: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
(3)合理安排练习步骤
(4)科学掌握练习量
(5)给予学生及时反馈
(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7.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求:
(1)做好参观的准备
(2)指导参观的进行
(3)总结参观的收获
8.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1)发现学习(布鲁纳)
(2)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沙塔洛夫)
(3)暗示教学法(卢扎诺夫)
(4)范例教学法(瓦根舍因)
(5)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
9.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
(1)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2)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
(3)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10.备课: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设计教学过程
11.集体的基本组织形式:
(1)班集体(2)共青团(3)少先队。
12.班级构建的原则:
(1)目标一致的原则。
(2)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3)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13.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1)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
(2)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集体活动的主导力量。
(3)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纽带。
1.教学工作的一般过程
(1)备课(基础)
(2)上课(中心环节)
(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有机组成部分,上课的延续)
(4)课外辅导(重要组成部分,上课的补充和辅助)
2.一节好课的标准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3.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1)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到的 作用
(2)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
(3)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4.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1)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2)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3)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4)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5.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里班和级的总称,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6.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
(1)培养学生自立、自策、自勉的精神和民主作风
(2)在学生中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
(3)指导本班班委会、共青团、少年先锋队组织的工作
(4)通过合理的组织安排学生的体育锻炼及卫生保健活动,教育学生遵守卫生制度
(5)评定学生操行
(6)做好与本班学生家长的联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