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荐 语

一部《论语》,中国人读了几千年。虽篇幅不大,语言亦不算艰涩,但是读起来并不容易。尽管自古以来,解释之作很多,但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于抉择。

梁漱溟先生将《论语》的精髓归纳为十四个态度,给了我们学习《论语》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我们以这十四个态度为导向去重读《论语》,将其归类,那我们必将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与收获。

梁漱溟先生提出的十四个态度,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孔子的伟大,在于他为我们思考了几乎所有人生苦恼和问题,给了我们尽量恰当的答案。而孔子对生活的态度,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给人温暖的力量,指导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所以真心推荐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能因此获益!

作 者 简 介

梁漱溟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一书上部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引言

一、前记

二、孔子的态度

正 文

引言

我们讲过有两本关于孔夫子的书了,一本是旅美大学者倪培民先生所著《孔子,人能弘道》,另一本是鲍鹏山先生讲的自己所著的《孔子如来》,今天这本则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梁漱溟先生,他的弟子根据先生的言论整理而成。我们有必要在每年的50本中,花三本书来讲孔子吗?

有!我们一位书友邓杰在《孔子,人能弘道》的留言中写到,他在十几年前曾和4岁不到的妹妹参拜孔庙,小丫头说了一句理解最到位的话:“孔子是天下最大最大的老师!”说得太棒了!儒学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本,孔孟精神是我们安身立命所在。

孔子的学说思想集中于《论语》,区区5000余字,但年代久远,意蕴无穷,一个表达往往有多种解释,自己读来,即使是古文学素养深厚者,恐怕也不得要领。所以我们大家在翻开《论语》时,也常常觉得无处下嘴。

梁漱溟先生围绕《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将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仁、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非刑罚、礼乐、孝弟、不迁怒不贰过、天命,逐一讲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同时,还结合中国现时的思想及西方思想,谈了新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再审视、再理解。大家之笔,尽是神来之处,寥寥十万字把一个“儒”字解释得淋漓尽致,读来不禁为之拍案!

一、前记

在讲孔子的态度之前,梁漱溟先生先从命名、范围、取材、方法和孔家思想之来历五个方面来讲原因。

命名:梁漱溟先生认为生活亦学问,我们不能离开生活而空谈学问,所以《孔学史》较妥当,但因在教室讲学,所以就用“孔家思想史”及“孔家哲学史”。

范围:梁簌溟先生认为研究孔家思想者多如过江之鲫,只有见解独特的代表人物,可讲。其他的不另提。

取材:中国书籍浩如烟海,关于孔家的也多不可胜数,然则多争议。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家思想,当然应选争论较少的书籍。而《论语》则是关于孔家思想争论较少的书。而且宋明之后,书籍大都可信,多可取材。

方法:若要讲孔家思想,最重要的是要有极好的方法,就是要把观念或理论的东西用事实去验证出来。就像王阳明先生差不多完全是在生活上讲自己的观点,这样许多问题就能解决了,讲孔家思想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孔家思想之来历:关于孔子的思想有很多争论,以清代著名学者章实斋为代表一方认为孔子是述而不作的,他的思想来自“尧舜禹汤文武至周公而集大成”;以康有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孔子的思想从前无所根据,乃孔子独倡的。也许将二者结合起来更为合理。

二、孔子的态度

根据前文提到的材料或方法,我们现在第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学问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论语》有记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由此知道,从孔子幼年到老年,无论不惑、知天命等都是在说他的生活,他所谓的学问就是他的生活。如果我们彻底了解孔子的生活,那么就很容易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了。而有人把董仲舒等人发展而成的“三纲五常”认为是孔子的主张,并加以批判,实是荒谬!

翻开《论语》,看到孔子并没有讲许多理论,只是要别人去做事情。但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弟子去证实孔子的生活,也可以把《论语》零碎的东西,划归整体。这样我们可以找到孔子对待生活的十四个重要态度。掌握了这十四个态度,基本上也就学到了《论语》的精髓。

一谓“仁”

仁是孔子最重要的观念。梁漱溟先生认为,仁就是人原本的心,并以敏锐直觉流露于外。这种直觉,表示好恶,在当下给我们方向,所以,见到花就想接近,见到粪就避之不及。仁者的生活,就是人原来的生活,听凭当下的直觉,不是学习理智,努力习惯的矫揉造作的生活。

孔子讲仁,分为问仁、亲近仁人、仁极容易做、仁极难做、违仁、不仁六项。仁是真正生命的直觉,生命自己最合适的理,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表现为慈爱、柔嫩、真挚、敦厚、慎重等各种形式。

要使生命恰合乎自己生命之理,并不是难事,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反过来说,要恰恰好,又实在很难。离了一丝一毫都算离了轨则,就成了违仁。而我们人的心,有不走原来天然路的可能。当我们见到一个可怜的人,心在当下,直觉想帮助他,这是自然的。但是习惯和理智,让你有防备心,助人念头搁置下来,仁心就被牵制。更有甚者,心着在别物上,根本看不见当下,这就是不自然的了,即真正的不仁。

我们的生活之乱,就在于追着心念走。心原是自然的,现在变成勉强的,到后来勉强反成自然,想要恢复最初安和泰然的样子,反倒成了难能之事。

二谓“乐”

乐是孔子最昭著的态度。乐的态度在人的心境是安和自在。人们到达乐,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向外面去找,不断满足欲求;一是取消欲求,从根本上取消问题。这两条路都是有所依待的,孔子走的是无所依待之路,他认为,所谓的问题,可以不成问题。真正的乐者,是生机的活泼,即生机畅达,生机畅达具有两条件,一是调和,一是新波澜。普通人从赌博、看戏中求新,追求快乐。而儒家的生活,不需要去找乐子。乐在心上,人不要去找,放下找的时候便是乐。只有这样,人才可以每时每刻感受到快乐。

孔子所言的四达德之一“仁者不忧”,仁者的生命是自己涌现出来的,不用外面去拨动。孔子夸赞颜回,说颜回最大的能力就是开心。哪怕是住在简陋的小屋子里,吃淡饭, 喝凉水,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这些话是赞颜回生活的快乐,可知乐在孔学中的重要性。

梁先生认为乐有三种,一是与苦对应的乐;二是依赖于环境的乐;三是无条件的乐。而孔子的乐就是无条件的乐,无论贫富贵贱,一样开心。

三谓“讷言敏行”

孔子在做事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讷言敏行,也就是少说多做。孔子认为多言,“恐人陷于不仁”,所谓不仁者,就是对于许多事不觉得不安,此种状况成为习惯就陷入了不仁。仁者是羞于说好听的话,谩骂的话,不但说出来他觉得不安,就连听此种话都觉不安。说出来,他并不觉得不安,实在是直觉麻痹,其心己死了。

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恐怕有人把好听的话放在观念上,而实际上并不这样。孔子要人看自己,看当下。因为我们看高远时,看生活时,看好行为时,而自己的行为却未到。《论语》中有一句话“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的比做的多,这是让君子很羞耻的一件事。所以孔子经常讲一句话叫“巧言令色鲜矣仁”,如果一个人讲话表情特别得谄媚,特别丰富,辞令特别华丽的,这种人能够达到仁的境界的不多。

而“力行近乎仁”一个人只要埋头苦干就接近仁的状态了。这个世界从不会辜负一个默默努力的人,所以好好做一个纳言敏行的人吧!

四谓“看自己”

什么叫做“看自己”呢?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就是为了我自己的兴趣或满足一个好奇心所学,为人则是存了利益目的所学。可见这里的为己是不自私,而为人则是自私。为己就是我已忘形,不求利益;而为人则所行的是手段,而目的并不单纯。又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君子有任何问题都在自身找原因,小人有什么问题都在别人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去看自己。

子贡总给孔子提供批评案例:子贡喜欢评论别人,叫“子贡方人”。这事被孔子知道了以后,孔子评论了一句话,叫“夫我则不暇”,就是:至于我呀,就没这功夫去评论别人了。

我们平常在生活中,常常花大量的时间去评论别人,或我们无法掌控的事情,这只会增加我们的烦恼,浪费我们的时间。所以,我们大家还是努力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样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五谓“看当下”

什么是看当下呢?所谓当下即心,看当下就是心,在心那一个地方,盯住你的心。心是生活中的决定部分,可以说心与生活是不能分开的,而普通人的心却总容易滑脱。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那一种严肃谨慎的样子,都是描写当时之心。就是当你出门的时候,你仿佛是要去见那些很重要的人一样,时时刻刻保持你的心在这儿,不会心不在焉,一直注意对方的一言一行,所以心在当下即是仁。

看当下的态度,在一个方面即是心在生活中,同时在他方面,就是心不倾欹于外。也就是心在此,生活也在此。心情不在生活中,那便丧失了乐。由此看来,孔子的生活实在是极简单的生活。心不倾欹于外,也就是其心无他。老实人与小孩的心真是无他,所以孔子的生活,看似高不可攀,其实只是小孩子和老实人的生活。如果你真能做到老实人和小孩的状态,你就生活在了孔子这个干干净净看自己,看当下的状态。

六谓“反宗教”

孔子是反宗教的,估计他老人家对他的儒教教宗的称号也是不喜欢的。关于宗教孔子有两句话:“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你就别瞎琢磨鬼神、生死的事情了,宗教与看当下的态度是相反的。梁漱溟先生认为所有的宗教都是来自于人的情志不安,很多人心中觉得痛苦,就会去找宗教来求得安慰。这实际上是将自己的私心无限放大,这不是孔子所提倡的态度。

颜回在孔子七十一岁的时候死了,孔子哭得难过。旁边的人劝他,说夫子你哭得有点过分了。孔子说为什么不能为这样的人哭呢?孔子真的是非常难过,后来颜回的父亲对孔子说,我们家穷,没有棺椁,您能不能把您的马车给卖了,给颜回做一副好棺椁。孔子这时候一边哭一边说,我要跟这些大夫们来交往,出门不能没车。出门没车,这是一个不合乎礼制的事。

所以你看孔子的分寸是非常明确的,虽然痛苦,但不做过分的事。他的这个痛苦是可以停止的,不会让自己的生活,沉溺下去拔不出来的。

(本文中梁漱溟先生共讲了孔子十四个态度,本文为《梁漱溟先生讲孔孟》解读上集,未完待续~)

结 语

孔孟的哲学实为一种生活的态度。

仁,人的一种向善的本性;乐,生活中源于内心的一种追求。讷言敏行,是行事一项指南。看自己、看当下和反宗教则强调人心自然流行,不向外找。

每一种态度都能适用于我们当下的生活,给我们好的引导!

荐 语

一部《论语》,中国人读了几千年。虽篇幅不大,语言亦不算艰涩,但是读起来并不容易。尽管自古以来,解释之作很多,但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于抉择。

梁漱溟先生将《论语》的精髓归纳为十四个态度,给了我们学习《论语》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我们以这十四个态度为导向去重读《论语》,将其归类,那我们必将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与收获。

梁漱溟先生提出的十四个态度,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孔子的伟大,在于他为我们思考了几乎所有人生苦恼和问题,给了我们尽量恰当的答案。而孔子对生活的态度,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给人温暖的力量,指导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所以真心推荐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能因此获益!

作 者 简 介

梁漱溟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一书上部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引言

一、前记

二、孔子的态度

正 文

引言

我们讲过有两本关于孔夫子的书了,一本是旅美大学者倪培民先生所著《孔子,人能弘道》,另一本是鲍鹏山先生讲的自己所著的《孔子如来》,今天这本则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梁漱溟先生,他的弟子根据先生的言论整理而成。我们有必要在每年的50本中,花三本书来讲孔子吗?

有!我们一位书友邓杰在《孔子,人能弘道》的留言中写到,他在十几年前曾和4岁不到的妹妹参拜孔庙,小丫头说了一句理解最到位的话:“孔子是天下最大最大的老师!”说得太棒了!儒学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本,孔孟精神是我们安身立命所在。

孔子的学说思想集中于《论语》,区区5000余字,但年代久远,意蕴无穷,一个表达往往有多种解释,自己读来,即使是古文学素养深厚者,恐怕也不得要领。所以我们大家在翻开《论语》时,也常常觉得无处下嘴。

梁漱溟先生围绕《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将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仁、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非刑罚、礼乐、孝弟、不迁怒不贰过、天命,逐一讲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同时,还结合中国现时的思想及西方思想,谈了新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再审视、再理解。大家之笔,尽是神来之处,寥寥十万字把一个“儒”字解释得淋漓尽致,读来不禁为之拍案!

一、前记

在讲孔子的态度之前,梁漱溟先生先从命名、范围、取材、方法和孔家思想之来历五个方面来讲原因。

命名:梁漱溟先生认为生活亦学问,我们不能离开生活而空谈学问,所以《孔学史》较妥当,但因在教室讲学,所以就用“孔家思想史”及“孔家哲学史”。

范围:梁簌溟先生认为研究孔家思想者多如过江之鲫,只有见解独特的代表人物,可讲。其他的不另提。

取材:中国书籍浩如烟海,关于孔家的也多不可胜数,然则多争议。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家思想,当然应选争论较少的书籍。而《论语》则是关于孔家思想争论较少的书。而且宋明之后,书籍大都可信,多可取材。

方法:若要讲孔家思想,最重要的是要有极好的方法,就是要把观念或理论的东西用事实去验证出来。就像王阳明先生差不多完全是在生活上讲自己的观点,这样许多问题就能解决了,讲孔家思想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孔家思想之来历:关于孔子的思想有很多争论,以清代著名学者章实斋为代表一方认为孔子是述而不作的,他的思想来自“尧舜禹汤文武至周公而集大成”;以康有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孔子的思想从前无所根据,乃孔子独倡的。也许将二者结合起来更为合理。

二、孔子的态度

根据前文提到的材料或方法,我们现在第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学问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论语》有记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由此知道,从孔子幼年到老年,无论不惑、知天命等都是在说他的生活,他所谓的学问就是他的生活。如果我们彻底了解孔子的生活,那么就很容易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了。而有人把董仲舒等人发展而成的“三纲五常”认为是孔子的主张,并加以批判,实是荒谬!

翻开《论语》,看到孔子并没有讲许多理论,只是要别人去做事情。但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弟子去证实孔子的生活,也可以把《论语》零碎的东西,划归整体。这样我们可以找到孔子对待生活的十四个重要态度。掌握了这十四个态度,基本上也就学到了《论语》的精髓。

一谓“仁”

仁是孔子最重要的观念。梁漱溟先生认为,仁就是人原本的心,并以敏锐直觉流露于外。这种直觉,表示好恶,在当下给我们方向,所以,见到花就想接近,见到粪就避之不及。仁者的生活,就是人原来的生活,听凭当下的直觉,不是学习理智,努力习惯的矫揉造作的生活。

孔子讲仁,分为问仁、亲近仁人、仁极容易做、仁极难做、违仁、不仁六项。仁是真正生命的直觉,生命自己最合适的理,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表现为慈爱、柔嫩、真挚、敦厚、慎重等各种形式。

要使生命恰合乎自己生命之理,并不是难事,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反过来说,要恰恰好,又实在很难。离了一丝一毫都算离了轨则,就成了违仁。而我们人的心,有不走原来天然路的可能。当我们见到一个可怜的人,心在当下,直觉想帮助他,这是自然的。但是习惯和理智,让你有防备心,助人念头搁置下来,仁心就被牵制。更有甚者,心着在别物上,根本看不见当下,这就是不自然的了,即真正的不仁。

我们的生活之乱,就在于追着心念走。心原是自然的,现在变成勉强的,到后来勉强反成自然,想要恢复最初安和泰然的样子,反倒成了难能之事。

二谓“乐”

乐是孔子最昭著的态度。乐的态度在人的心境是安和自在。人们到达乐,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向外面去找,不断满足欲求;一是取消欲求,从根本上取消问题。这两条路都是有所依待的,孔子走的是无所依待之路,他认为,所谓的问题,可以不成问题。真正的乐者,是生机的活泼,即生机畅达,生机畅达具有两条件,一是调和,一是新波澜。普通人从赌博、看戏中求新,追求快乐。而儒家的生活,不需要去找乐子。乐在心上,人不要去找,放下找的时候便是乐。只有这样,人才可以每时每刻感受到快乐。

孔子所言的四达德之一“仁者不忧”,仁者的生命是自己涌现出来的,不用外面去拨动。孔子夸赞颜回,说颜回最大的能力就是开心。哪怕是住在简陋的小屋子里,吃淡饭, 喝凉水,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这些话是赞颜回生活的快乐,可知乐在孔学中的重要性。

梁先生认为乐有三种,一是与苦对应的乐;二是依赖于环境的乐;三是无条件的乐。而孔子的乐就是无条件的乐,无论贫富贵贱,一样开心。

三谓“讷言敏行”

孔子在做事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讷言敏行,也就是少说多做。孔子认为多言,“恐人陷于不仁”,所谓不仁者,就是对于许多事不觉得不安,此种状况成为习惯就陷入了不仁。仁者是羞于说好听的话,谩骂的话,不但说出来他觉得不安,就连听此种话都觉不安。说出来,他并不觉得不安,实在是直觉麻痹,其心己死了。

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恐怕有人把好听的话放在观念上,而实际上并不这样。孔子要人看自己,看当下。因为我们看高远时,看生活时,看好行为时,而自己的行为却未到。《论语》中有一句话“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的比做的多,这是让君子很羞耻的一件事。所以孔子经常讲一句话叫“巧言令色鲜矣仁”,如果一个人讲话表情特别得谄媚,特别丰富,辞令特别华丽的,这种人能够达到仁的境界的不多。

而“力行近乎仁”一个人只要埋头苦干就接近仁的状态了。这个世界从不会辜负一个默默努力的人,所以好好做一个纳言敏行的人吧!

四谓“看自己”

什么叫做“看自己”呢?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就是为了我自己的兴趣或满足一个好奇心所学,为人则是存了利益目的所学。可见这里的为己是不自私,而为人则是自私。为己就是我已忘形,不求利益;而为人则所行的是手段,而目的并不单纯。又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君子有任何问题都在自身找原因,小人有什么问题都在别人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去看自己。

子贡总给孔子提供批评案例:子贡喜欢评论别人,叫“子贡方人”。这事被孔子知道了以后,孔子评论了一句话,叫“夫我则不暇”,就是:至于我呀,就没这功夫去评论别人了。

我们平常在生活中,常常花大量的时间去评论别人,或我们无法掌控的事情,这只会增加我们的烦恼,浪费我们的时间。所以,我们大家还是努力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样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五谓“看当下”

什么是看当下呢?所谓当下即心,看当下就是心,在心那一个地方,盯住你的心。心是生活中的决定部分,可以说心与生活是不能分开的,而普通人的心却总容易滑脱。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那一种严肃谨慎的样子,都是描写当时之心。就是当你出门的时候,你仿佛是要去见那些很重要的人一样,时时刻刻保持你的心在这儿,不会心不在焉,一直注意对方的一言一行,所以心在当下即是仁。

看当下的态度,在一个方面即是心在生活中,同时在他方面,就是心不倾欹于外。也就是心在此,生活也在此。心情不在生活中,那便丧失了乐。由此看来,孔子的生活实在是极简单的生活。心不倾欹于外,也就是其心无他。老实人与小孩的心真是无他,所以孔子的生活,看似高不可攀,其实只是小孩子和老实人的生活。如果你真能做到老实人和小孩的状态,你就生活在了孔子这个干干净净看自己,看当下的状态。

六谓“反宗教”

孔子是反宗教的,估计他老人家对他的儒教教宗的称号也是不喜欢的。关于宗教孔子有两句话:“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你就别瞎琢磨鬼神、生死的事情了,宗教与看当下的态度是相反的。梁漱溟先生认为所有的宗教都是来自于人的情志不安,很多人心中觉得痛苦,就会去找宗教来求得安慰。这实际上是将自己的私心无限放大,这不是孔子所提倡的态度。

颜回在孔子七十一岁的时候死了,孔子哭得难过。旁边的人劝他,说夫子你哭得有点过分了。孔子说为什么不能为这样的人哭呢?孔子真的是非常难过,后来颜回的父亲对孔子说,我们家穷,没有棺椁,您能不能把您的马车给卖了,给颜回做一副好棺椁。孔子这时候一边哭一边说,我要跟这些大夫们来交往,出门不能没车。出门没车,这是一个不合乎礼制的事。

所以你看孔子的分寸是非常明确的,虽然痛苦,但不做过分的事。他的这个痛苦是可以停止的,不会让自己的生活,沉溺下去拔不出来的。

(本文中梁漱溟先生共讲了孔子十四个态度,本文为《梁漱溟先生讲孔孟》解读上集,未完待续~)

结 语

孔孟的哲学实为一种生活的态度。

仁,人的一种向善的本性;乐,生活中源于内心的一种追求。讷言敏行,是行事一项指南。看自己、看当下和反宗教则强调人心自然流行,不向外找。

每一种态度都能适用于我们当下的生活,给我们好的引导!

积分换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392评论 5 47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258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417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9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30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99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52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27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63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82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3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18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04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8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99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76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57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两天反复听了樊登老师说这本书的音频,感觉特别好,故做了一些节选,分享给大家。 梁漱溟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薇Elizabeth阅读 1,667评论 0 3
  • 1、创建用户表 表结构如下idunameupwdisdelete注意:需要对密码进行加密。如果使用md5加密,则密...
    流光汐舞阅读 1,695评论 0 0
  • 清晨,挤得像蜂窝的公车上,我似乎看到了午夜的景象。 一片死寂,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昏昏欲睡,不管是坐着的...
    物语_人间记忆阅读 433评论 4 11
  • 人最可悲的便是把自己活成了孩子她妈和孩子她爸
    流流刘阅读 2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