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完善你的用户模型
原题:Perfecting Your Personas 作者:Kim Goodwin
角色模型(Personas)是一种用户原型,你可以用它来辅助决策产品特点、产品运营、交互设计甚至是视觉设计。通过为你的用户模型——前提是它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模式已被很好地挖掘和理解——设计产品,你能够满足该用户模型所代表的更广泛的群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典型的用户模型综合了一系列真实用户访谈信息及其人口统计信息,然后以一个1 - 2页的描述呈现,包括行为模式、用户目标、技能、心理、和场景,以及一些虚构的、使人物角色更加生动的个人信息细。每个产品,有时甚至是产品中的一个小功能组件,都有一小组用户原型,这之中就有一个用户原型是主要用以辅助设计的。
把一系列的用户特征组合起来,称之为用户模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创建一个能够真正促进高效设计和有效沟通的用户模型却不容易。如果你已经开始创建你自己产品的用户模型,这里有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完善它。
用户模型代表行为模式,而不是职位描述
一个好的用户模型不是一份任务和职责清单;而是一个用户故事,故事描述了某个用户一天的流程,也包括ta的技能、心态、场景及用户目标。用户模型能够回答职位描述或任务清单回答不了的关键问题,比如:
在一天中的某个特定时刻,哪个信息会被需要?
用户每次只需要专注于一件事,处理它直至完成或是其间会有许多干扰呢?
用户为什么首先使用这款产品呢?
用户模型与职位描述的关联很少会一一对应。在某些情况下,多个用户模型会对应同一个岗位的用户,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一个用户模型也许会代表一系列来自不同岗位的用户。举个栗子,如果你正在为电话客服中心设计软件,你可能需要一个熟悉产品且经验丰富的客服用户模型,以及一个缺乏经验的、需要更多提示信息和文本信息的客服用户模型。相反,如果你正在设计一个邮件应用,一个用户模型就可以代表数百个工作职责各不相同的用户,只要他们在沟通上有着相似的目标和行为模式。
尽量让你的用户模型集保持最小
如果你曾经读过一本人物纷繁的书或是看过一部角色庞杂的电影,你可能已经发现了,记住谁和谁有关联、谁说了什么等等等是一件艰难的事。如果你正在为这么一大群人设计一款产品,你能够准确预测某某某的表哥(你早忘了他名字)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吗?应该不能。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大的用户模型集合存在问题——这些用户模型都会变得模糊。
在理想的情况下,你应该只说明关键目标所需的最小数量的角色和行为模式。并没有神奇数字来包治百病,但如果你设计一个有10几个用户模型的消费产品,那么你可能重视了那些不是非常重要的区别。举个栗子,假如你正在设计一个家庭电子日历,你的用户模型集可能包括了一个有职业的妈妈、一个全职妈妈,一个有职业爸爸和一个青年。如果有职业的妈妈和有职业的爸爸有着相同的需求,并且他们同时也做“全职妈妈”所做的所有家庭管理工作,那么你也许应该去除有职业的爸爸和全职妈妈这两个用户模型。
市场目标和销售目标可能不是你的设计目标
当被告知市场和角色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时候,很多产品经理和高管们都感到惊讶。给企业带来最多收益的用户也许不是最佳设计目标。如果你正在设计航空飞行娱乐系统,那么频繁的商务旅行者——每个航空公司最有价值的用户——会是一个诱人的设计目标。实际上,一个商务旅行者会是最贫乏的设计目标,因为他太熟悉飞行,熟练使用电脑和其他工具。如果你为这些商务旅行者设计,那么退休的砖瓦匠会发现他的孩子无法使用这个系统。相反,如果你为砖瓦匠级别的用户设计,商务旅行者也可以开心。
为用户模型注入生命,但首先记住他们只是设计工具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过于关注用户模型的个人简介。用户模型细节是一个有趣的部分,但过多的人物细节只会成为阻碍。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首先聚焦于工作流程、行为模式、场景以及用户的心理——那些是设计关键的信息——而不是添加一些性格特征。一旦你有了关键的设计信息,加上一到两条个性化细节,比如你的用户模型下班后会做什么(她回家和Claude以及她的猫一起看老电影),或者她的工作空间有些什么私人物品。你也可以通过细节场景来强化她的重要特征,以此让她更鲜活生动。比如,有些人倾向于在工作上忙碌万分,不要只说他们忙得不行,而是说,他的桌上有一块三明治,3个小时了,他一直在找空隙时间来吃掉它。
一个没有任何个性特质的用户模型很容易变成一类用户而不是一个精确的设计目标。
使用正确的用户目标
每个用户模型都应该有3~4个重要的行为目标可以帮助我们专注于设计。记住这些目标和任务是不同的:任务本身并不是目的,而仅仅是我们为达成目标所做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用户目标都管用,所以,理解哪类目标会帮助你精确设计是很重要的。
生活目标在设计中只是偶尔有用。比如,“45岁退休”在你设计编辑器、移动电话、PDA并没有什么用,但如果你在设计一个金融理财工具,它就会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体验目标描述了用户在使用产品适合想要的感觉,开心而不感到愚蠢是体验目标。并不是每一个用户模型的需求都是体验目标。在大多数用户模型集中,都会有一个用户模型代表着对科技感到焦虑的人群。这些人的目标之一就是避免使自己觉得自己很愚蠢,其他用户体验目标集中在产品领域。例如,一个用户模型使用在线银行网站,也许他希望能够坚信交易是安全可靠的。
大多数用户目标应该是聚焦于该用户模型可以从精心设计的产品或服务中得到什么,这才是终极目标。终极目标应该包括通过使用工具而达成的工作成果,例如,图片设计师使用布局工具时,也许想要创作能够备受赞赏的广告图片。终极目标也可以包括使用产品的间接益处,例如,管理者想要更积极主动,那么一个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电子制表工具可以帮助他达到这个目标。
用户模型必须针对特定的设计问题
那些有一个以上产品的公司常常想要将同一个用户模型重复使用(“我们已经有一个销售用户模型——为什么不把她用于电子数据表和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呢?”)。不幸的是,这并不管用,因为有效的用户模型一定是场景特定的——他们必须聚焦于特定领域产品相关的行为和目标。如果一个用户模型的行为和目标与管理联系人相关,那么他就很少会涉及操作金融数据。你可以保持相同的姓名和个性化信息,但你必须抛弃这个用户模型的其余部分,重新开始创建。最好是为每一个产品创建一组新的用户模型。
希望这些建议会帮助你改善你的用户原型,这样你就可以好好利用它们。
最近在后端产品设计上,需要用到可视化数据展示,遇到了这篇不错的文章Perfecting Your Personas。因为之前所了解到的都是,该如何用户建模,而忽略了不该如何建模,这篇文章能够有效脱坑,是以翻来学习学习,非直译,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