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参加了标杆研习社的“向实体企业学管理——晟通游学之旅”,让我对这个行业,这个企业,以及李瑞师这位企业家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看到了一个企业要发展,需要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更需要一种企业家精神。更佩服的是作为一名职场人我们会有许多外出学习的机会,但是能够像“标杆研习社”这样用团队的智慧去深入挖掘学问的我是第一次见到。正如秦银峰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我在晟通做了10年,现在从晟通出来了,但是我发现晟通还有很多的东西我们可以去用它。”
周末有幸参观了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湖南裕湘食品,这也是一次实体企业参观之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来走走总会有收获。裕湘食品创始于1988年,当时45岁的李步凡带领一个21岁的小伙子,还有几个工人,从4000块钱投入的小作坊做起,直到今天每年产值超5个亿。一个企业做到30年实属不易。
天时地利人和。80年代的郴州,家家户户过年过节都有吃苗条的习惯,国营单位一般都会给员工发几十斤苗条,当时的市场有很大的需求。李步凡老太太是衡阳人,45岁从国营单位内退后,毅然来到了郴州创业,从最简单粗暴的磨面、晒面、切面做起,经历了80年代的计划经济,经历了21世纪的市场经济,更经历了08年惨痛的冰灾,到如今成为了全国挂面十强企业。老太太总是谦虚的说:没有早年党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没有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没有广大消费者对裕湘产品的厚爱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就没有我的今天。
经历冰灾,死而复生。2008年冰灾,郴州电网瘫痪近一个月,没有电厂房就没法生产,设备停下来,导致厂房结冰,当时裕湘的办公楼、红薯粉工厂等几栋建筑均被冰冻压倒了,工厂停产近半年。这半年期间大部分的客户都流失,裕湘面临着“从头开始”的局面。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裕湘重整旗鼓,在恢复生产的同时,维护客群关系,一步一步复苏。
闻名不如见面。小时候,吃最多的是裕湘的手擀面,白纸包装,印着红色的龙须的图案,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了这个包装,可是这个味道却印在了消费者的心中。裕湘目前有8个车间,各类品种有10多个。“闻名不如见面”,在裕湘我们亲眼目睹了面条的生产过程,从面粉,到发酵,到烘烤,再到碾压,到切条,整个工序实现机械化,每一道工具都有严格的管理。我们在餐桌上,吃到了一款挂面做的凉面,清爽干脆,味道劲霸,经过了解才知道,这种面条有特别的烹饪手法,如果稍有偏差,就不能完美的呈现它的优点。想不到,做面条都有这么多的讲究!
在电网工作期间,我们也曾去到各个等级的变电站学习,去到各地州市的供电局对标,去到核电、风电、火电、水电厂参观,学习他们的管理,感受他们的企业文化,这样的学习方式更直观、更形象,也更容易被感染。成长的道路上要学习的太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所学、所看、所听、所想归纳总结提炼,才能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