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说心理,通通没道理#
咨询/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
1. 当咨询师问「你有什么感觉?你想要什么?你认为现在我们俩之间发生了什么?」
通常这些问题都是来访者无法回答的。因为它们恰好被早期的关系所排斥,或患者的言语往往也只能说明Ta的部分感受。
台湾的老师常提到「情绪星座」。不知道是否翻译原因,暂时没找到对应资料。大体意思是,通常在表层情绪之下,隐藏有更深层的、不被觉察的情绪。例如亲友过世时的「难过」,或许背后会有「生气」(气Ta为何不能好好照顾自己),有「罪恶感」(对方已经过世了,自己却还责备,其实Ta已经够努力了);再比如「愤怒」背后常常有「悲伤」「受挫」。
——正因为来访者无法回答、隐藏的情绪不易识别,才需要咨询师利用觉察性的自我,让来访者的情感流淌进我们心里,经过心智化,再返回给Ta。
——但仅仅镜映情绪也不够,还需要(通常用非言语方式)表明这些困难感受可以应对。
2. 治疗同盟与治疗关系也并非顺风顺水。当关系面临紧张、崩解时,咨询师需要主动发起修复。破裂-修复的过程,也体现着互为主体性。即,咨询师不必一味讨好和跟随来访者,咨询师也不是完美的,来访者不一定总是满意,但双方的关系能够在失望和抗议中存活下来。
3. 尽管「接纳」与「涵容」本身就具备治疗意义,但要走得更远,则需要把双方的对话升级到觉察性、洞察性的高度——来访者前来咨询,至少有一部分的Ta希望能有所改变,咨询师过于跟随现状,对成长的期待过少,等于是认同了Ta的无助,否认想要改变的部分;咨询师期待过多,来访者可能感到自己的脆弱没有被看见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示范」出心智化:①有时替来访者表达那些他们无法清晰表达或识别的感受,② 有时保持沉默,留出空间让来访者自己去感受,③ 有时表露咨询师在其中的困惑。
4. 我想「互为主体性」在另一方面说的是,咨询师不仅是安全的充满接纳的,而且需要在某些时候被体验为一个真实的人——在现实生活里,每个来访者面对的都是真实的人——咨询的专业性在于,要在这两者之间有平衡,有时需要偏向某一头,帮助来访者获得更大的弹性。
5. 对咨访关系的讨论,是咨询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咨询师知道原因,但来访者往往不明白,「为什么我的问题是abcd,我花钱来谈,却要坐在这里讨论我们俩之间的关系。」
——咨询师需要作出必要的解释,最好的方式是,将来访者陈述的问题与咨询室当中发生的事联系起来,经过这样的连接,来访者会注意到,Ta在咨询室之内,原来正重复着自己固有的模式,而在咨询室里,这些固有的模式有了被处理的机会。
6. 咨询中的休假/中断/结束都有可能激起来访者的分离焦虑,那或许与Ta早年没有被解决的分离与丧失相关。有时来访者会以相当强烈的方式作出反应,却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反应是被「分离」所激发。
不同依恋类型的来访者,对于分离的反应不同,可能会表示抗议、绝望、主动疏远抽离。文中提到AAI评估工具,之后的章节会专门讲到不同依恋类型的表现,然而这部分最具启发性的提示是:
识别来访者在依恋方面的心理状态,能够以暂时假定的方式对来访者早期关系做出有据可依的推测,而推测的目的是帮我们确定来访者需要从咨询当中得到什么、提供什么样的反应可能会对Ta最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