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刷屏的王宝强离婚风波,我不关注男女主人公谁亏欠了谁,毕竟感情的事不是外人能说的清楚。但每一次分开或分手,沦陷最深的总是孩子。
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对事不对人的文化氛围,尽管我们会礼貌用这样一句“咳咳,对事不对人”开场,但说着说着就把一个行为层次上的对话,上升到能力范畴上,比如一次没做好,很容易变成“你能力行不行”的质问。这还不算最糟糕的,直接越过能力层次到了核心的身份范畴,“你不配”赤裸裸“你是一个施暴者,我是一个受害者”。在对立的施暴者-受害者的二元关系中,作为施暴者和受害者各占一半的人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不站队的孩子一定会煎熬两个内在自己打架的煎熬,站队的孩子也可能无法抑制对堤防骨肉至亲的隐隐内疚。
总之,开战的父母对于夹在中间的孩子,永远都是一种解不开的难题。
“我才是受害者”
“你为什么向着你爸!”
“你说你妈做的对吗?”
这些话真的适合对一个孩子倾诉吗?如果注定了我们无法依靠自己来解决问题,我们也无法指望孩子来成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无法维系婚姻,真的只是行为层面的问题,上升不到另外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施暴者”的父母有没有能力当父母的能力问题和“配不配”的身份问题。
可能彼此不是夫妻,但还有一个身份,从孩子呱呱落地就没办法中止,那就是这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
分手或分开,如果可以被理性思维理解为行为层面的选择,就不要上纲上线到“谁善良、谁邪恶、谁忘恩负义”道德挞伐。最经不起挞伐的是曾经爱的结晶-孩子。而最对不起的也是曾经那么美好的爱。
有一种行为的选择,叫分开,不是对身份的否定,更不是对能力的质疑,希望天下的孩子们可以全身而退。
谢谢你的妈妈曾经爱过我,我们虽然你在一起了,但不妨碍我们一起做你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