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注释】
1、重:厚重,庄重。
2、威:威仪,威严。
3、固:有两解。一是巩固,二是弊塞。此处取第二种解释,即蔽塞不通,不达于礼。
4、主:有三解。一是以…为主(标准),二是亲近,三是以…做主,主宰。三种解释都可通。
5、如:有多解。一是不如(比不上),一是相似,相同。此处取第一种解释。不如己,就是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自然是不相为谋。
6、无:旧文作“毋”,意思同“勿”。
7、惮:畏难,担心。“过则勿惮改”可以有两个断句方案,一是“过则勿惮,改。”,意思是,有过错不必畏难,改正之;二是“过则勿惮改”,即有过错不要害怕改正。意义层次上有所区分。皆可取用之。
【学译】
1、如果“主忠信”的“主”解释为“以…为主(标准)”:
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威信)。多学习就会不固陋。以忠和信为做人处事的原则标准,不与志趣相悖的人做朋友,有了过错不要畏难,改正就可。也不必害怕改正。”
2、如果“主忠信”的“主”解释为“亲近”:
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威信)。多学习就会不固陋。亲近做到忠和信的有的行的人,不与志趣相悖的人做朋友,有了过错不要畏难,改正就可。也不必害怕改正。”
3、如果“主忠信”的“主”解释为“做主,主宰”:
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威信)。多学习就会不固陋。用忠和信主宰内心,不与志趣相悖的人做朋友,有了过错不要畏难,改正就可。也不必害怕改正。”
一、君子不重,则不威
孔子很注意对弟子风度仪态的培养,这与孔子推崇“周礼”,重视“仪礼”一脉相通。我们将在《论语》中谈及周礼和礼制的章节中进行介绍。
孔子认为,处在一定官阶高位的大夫,士,君子以及立志成为君子的弟子,除了应具有仁德,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风度和气质。
什么样的风度和气质,符合孔子的理想呢?且看以下这些词汇,应该可以让我们对君子风度形成直观印象:
气宇轩昂、气宇不凡、雍容典雅、风度翩翩、温文儒雅、仪表堂堂……
观察一个人的威仪,比较直观的办法是观察大型纪念活动的现场(或直播),在庄重的气氛里,大小官员的神态、表情、站姿、举手投足等。
有的人腰杆挺直,有的人拱肩缩背,有的人舔胸叠肚。
再看面部表情,有的人神色庄重但面部肌肉放松,有的人面容严肃但紧张不自然,有人目光游离面露散漫。
一个人所呈现出来的外在形象,是与其内涵的含金量密切相关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在公众场合表现得体从容,与一个人的阅历和经验有关,所谓曾经沧海,安之若素。
要想修炼成要气派有气派要威仪有威严的风度,很重要的因素是,厚重,庄重,自重。总之,一个“重”字。只有重,才有分量;有分量,才沉得下来。沉得下来,自然不浮躁不肤浅不流俗。
厚重:君子之重,当然是用德行打基础,厚德载物。然后,践行修行做积累,学识才华让君子的威仪气质散发光芒,增加韵味。
庄重:沉住气,有耐心,不急于表现,专注,懂礼仪,谈吐有节,谁见了这样的人不是肃然起敬?
自重:通俗地讲,是我们自己告诉别人可以用什么台式态度对待我们的。你进入一个房间,穿着乞丐装,伸手抢人手里的馒头,有人就呵斥赶你走;你吊着烟头赤着膀子横着晃进来,大声喝问谁谁谁在吗?有人就会赶紧躲开你;你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地心连心送温暖,有人就会站起来给你让座,甚至还要用衣袖为你擦一下椅子。
所以,与其简单地斥责他人势利眼,不如自己从此庄重起来。
这些词汇,可以做一面镜子:贼眉鼠眼,吊儿郎当,畏畏缩缩,萎靡不振,扭扭捏捏……
儒学大师朱熹说:“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 就是很好的诠释。
二、学则不固。
博学多闻就不会固执己见,就不至于刻板不懂变通。
孔子是很有原则的人,但是他也是灵活圆融的人。随着对《论语》的进一步学习,我们会了解到孔子对弟子们因材施教的灵活,还会看到不少孔子富有大智慧的变通趣事。
在生活中,我们对某人某事持有成见,也会遇到心眼小固步自封的人,人与人之间会产生误会和矛盾,可能都不过是由于自己掌握的信息量不足而已。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就有“固”的典型表现。
“阿Q自然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
天地之间,许多新知识、新观念,新形态,有待我们去探索。我们应该对新事物新情况保持一颗好奇心,勇于探索,并在实践中体验,做一个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者,通常“不固”。
三、主忠信。
朱熹说:“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一个人活在时间上,内心要有主心骨。什么是我们的主心骨?也即是说我们以什么为原则,以什么为轴心,以什么为榜样?
按照孔子的教诲,我们内在的“主”,应是“忠”和“信”,我们的原则是“忠”和“信”,我们的轴心还是“忠”和“信”,我们的榜样应该是做到了忠信的那些人身上的品质。
关于忠和信的具体体现,前面几个章节中已经有所讨论,看官可以作为参考。
四、无友不如己者
有很多的词语是形容朋友和环境对一个人行为处事的影响。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孔子在教我们交友之道。
许多人都希望自己所能交到的朋友多多益善,但是,牛津大学研究认知与进化的人类学家罗宾 · 邓巴通过科学研究,提出了“邓巴人数”理论,表明人的交友能力是有极限的。
“邓巴人数”理论显示,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关系。 也就是说,人的好友圈子不会超过150人。对于超过这个数量的人,人们顶多能记住一些人的相貌和名字,但对于对方的了解是极为有限的,而且也并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就能促进双方关系。
因此,现实就是,有限的生命中只能交往有限的朋友,我们必须精挑细选。选择标准就是道义德行和志趣。
现在社交媒体发达,有各种各样的圈子可以进入,而且个人信息越来越透明化,欺骗成本提高,所以,找到不是骗子的“如己之友”不像以前那么费周折了,不用必须像以前那样“日久见人心”。关键是要让自己进入正确的圈子。
对于与自己志趣不同的人,知道了交友的生理极限,也就不必强拧着维系关系了,有的人丢了就丢了。随着自己经验阅历的增长,生活环境和方向的不断变化,自己的朋友也在更替迭代中,这也是当下的正常景象。
所以,真正的考验来自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是益友,就有相应的益友圈子。自己是贤者,“贤者亦必乐与我友矣”(钱穆)。
五、过则勿惮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成长的道路上,犯错,有不足,是正常的过程和经历。
面对过错,选择处理态度的出发点,应该是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和迭代。
1、不要怕犯错。
有的人犯下一个错误,就怀疑自己,贬低自己;有的人造成失误后,担心失去工作失去机会失去朋友,于是遮掩错误,或者找借口企图搪塞推卸。
这样的态度,是过于考虑自己的面子,而不是着眼于怎么解决问题本身。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谁是跟失败结合造人的成功之父呢?我认为是“总结”。总结是成功之父。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做错事就是长见识”,跟中国人说的“吃一堑长一智”是一个道理。犯错不可怕,怕的是在同样的地方摔倒两次的重复犯错,怕的是犯错之后不总结教训,让错误白白错过。
2、不怕改正错误。
有了错误,不仅要及时总结,还要有改正的勇气。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是勇敢的表现。没有胆量改正错误,那就得承担错误可能造成的风险;要是没有心胸改正错误,恐怕就要自己咽下错误的苦果。
对此,请参照孔子说的另一句话: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直面过错,用于改正,每一次过错就可能变成通向成功的垫脚石;
如果没有勇气面对,没有诚心改正,每一次过错就变成通向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过则勿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