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原生家庭和解之前的准备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先学着与自己和解,走出自己。
其实,不管在什么时候,接纳自我都是我们人生中必修的一门功课。
在小的时候,父母经常拿我们和别人家的小孩进行比较,会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亦或是表现出“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尽管现在长大了,父母也依然没有改掉这样的毛病。
这样的行为就像肥料一样,“滋养”着我们长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养成了“乱比较”的习惯,而乱比较带来的后果,要么是自卑,要么就是自负。总之,我们不愿意接纳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够ok,用近乎“自残式”的方式推着自己往前走。
除此之外,不接纳自己还表现为:
1.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总是不满足
我们在用这种标准要求自己的时候,也会很容易把它投射到别人身上,对别人也是各种挑剔和不满。
2.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总去讨好别人
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会生出一种深深的不配得感,我甚至认为人的“奴性”就是因为“不配得感”引起的。同时,这也是穷人思维里的一个大坑。
3.贬低自己,来获得赞许
贬低自己还美其名曰的说“谦虚”,在这就是中国人含蓄,而我就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
其实我们贬低自己,或者说通过含蓄或者谦虚,最终目的,不还是拐着弯儿的,勾引别人来赞许自己吗?
这些不接纳自己的表现,展示出来的一个共同特点——自我价值感低。
那什么又是自我接纳?该如何做到呢?
所谓的自我接纳,就是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某些方面不ok
想要解决自我接纳的问题,就要看它的源头是怎么引起的,这就是前边说的“乱比较”。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够ok,不就是因为和别人比,最后没比过吗?可话说回来,你当然比不过他们了,他们达到今天的程度用了多长时间?你又用了多长时间?正确的比较应该是未来的你(努力后)和现在的他,而不是现在的你和现在的他。
还有就是与有钱人比,我们只是单纯的从表面上来进行比较,而忽略了这背后的时间维度(时间差)。
更残酷的一点,人和人是不同的,这个不同可以大到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差异。说白了,我们和别人不是一个物种。有些人是小兔子,有些人是狼,而有些人是老虎、狮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拿苹果和袜子来比较,没有可比性嘛?顶多是当下的需求不同而已。
这就引出了比较的两个条件:两件事物之所以可以比较,是因为满足了同一属性和同一范畴。
认清了比较的条件,至少我们的焦虑会缓解很多,接下来我们还要做一个练习,做完之后,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具体做法就是,找一张纸,在纸上列出四个清单,一直写下:
1.列出自己的阴暗的一面。
2.列出最喜欢自己的点。
3.写出理想中的自我是什么样子?
4.自己有哪些优点?
建议:在讨论优缺点的时候,尽量跟外人讨论自己的缺点,跟关系近的人讨论自己的优点。(事实可能是相反的,越是亲近的人,越是能挑出你的毛病)
总结一下:
我们现在算是知道了:不要乱比较和完美永不存在。
知道这两点之后,不管能不能一下子接受自己,至少多了一样东西——自信。
有人可能会说都过成这样子了,你哪来的自信?而我想说的是,你不但要自信,还要对自己的美好未来充满盲目的自信。
这不是简单的打鸡血,而是很简单的一个算数题,这样做是划算的。
接纳自己,才能更好的成为自己,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