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4年只剩两个小时,此刻虽然我还身在2023年,但2023年已然离我而去是不争的事实,回顾2023年的点点滴滴,我有所发现,也有所发展。但我还从来没有用一个汉字来形容我的一年,如果非要用一个汉字来形容我的2023年,那就是“更”。
我喜欢这个“更”字,“更”字很有意思,有两个读音,读gēng时作动词,经常表达“改换,改变”。读gèng时作副词,表达“更加,越发”。一个动词,表明做什么,一个副词,表明做事的程度。
“更”代表我的2023年,具体来说就是“日更,更新,更加”。支撑我坚持日更,不断更新,更加进步的首先是日更挑战365天,为了便于日更,我在微信公众号之外又开通了简书账号,简书让分享更加多样,殊不知这种多样性正迎合了2023年度河南省中小学“书香班级”的申请标准。
作为语文老师,我喜欢阅读与写作,但想要持续输出甚至专业输出,独自一人自娱自乐可以,想在专业上成长或者说更成熟就很难,非得加入学习共同体才行。直到2023年3月份的一天,长垣十中的胡艳杰老师把我拉进了张爱敏工作室——蒲墨师痕日更挑战群,我加入了“日更挑战365天”教育写作日更接力活动,从此我开始跟着张爱敏老师日更写作,我每日“以读促写”或“以写促读”,年终爱敏老师还以工作室的名义为我们表现优异的“日更粉”颁发了荣誉证书。在这里我每日更新着自我认知,因为这里有思维的碰撞,有灵感的火花,日更写作分享让这份坚持更有意义,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人常说“独行快,众行远。”但于专业成长而言,独行又慢又难,众行又快又远,因为众行让为成长持续赋能。
从3月份日更挑战开始,我也开始申报2023年度新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在前期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我加以整合,8月份课题立项通过,这次我挑战成功。拿到课题立项通知书的那一刻又半喜半忧,喜的是课题立项终于通过,忧的是我第一次以主持人的身份主持课题,该如何带领大家做研究,对于我来说,主持课题又让我的阅历更新,也让大家的阅历更新。为此我暗下决心,我要带着大家把研究做好,也许以此为契机,我们将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走的更远。
11月份,我所带的班级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中小学“书香班级”。那一刻,我为我自己和我的学生感到自豪,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大胆趟出来的这条“以写促读”“以写促学”的语文学习之路,尽管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双新”背景下,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开始在河南推行,新概念新教法新学法给老师和学生提出种种挑战,困难重重。但我坚信,只有用文字留下个性化的理解与思考,打通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今,那些精挑细选出来的习作历历在目,那些学生整节课站在讲台上分享成果的场景历历在目。还好我学会了留存记录,我把那些都记录在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简书上,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录让我们有机会杀出重围,加入河南省中小学“书香班级”的竞选行列,于是我忍不住又打开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不断往前翻阅,一个一个点开,再次浏览了一遍那些精美的片段与图片。而且我还想说,我们真的是用两年多的“无心插柳”,换来了2023年河南省中小学书香班级的“柳成荫”,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不早不晚,我们刚刚好。
于是我想到了庄子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其中有一段话极为精彩:“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回顾2023年走过的路,结合“更”字,我对这段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庖丁作为解牛业的大师,他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绝大多数人都是良庖或族庖,而由族庖到良庖再到大师是一个日渐精进的成长过程,这需要每个人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更新自己的技艺,从“折”到“割”,甚至由技升道,“依乎天理”,才能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即便有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成为佼佼者,但我坚信,你一定会在努力锻炼中成长为一个更强大的自己,这是给人生最好的馈赠。
董宇辉也曾说:努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优秀,而是在意外和不可控的因素来临时,那些平常所努力积淀的涵养和能力,可以成为抗衡一切风雨的底气。
2023年“更”字当头,我用三句话继续勉励2024年的自己:
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
荀子劝学,博识而青出于蓝;
日日更写,日日新而思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