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挺开朗活泼,但出了门之后见人就躲,不敢与人打招呼,到底是出了什么原因?怎么才能帮助到孩子呢?
01 普通现象
相信很多家长都尝试过或看到过不停的催促指责,甚至威逼利诱等使用各种方式,更有甚者,还会向其他人解释我孩子认生,比较内向等等。殊不知在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原因和需求时,还会给孩子贴上我是个内向的人的标签。
02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
想要帮助孩子,首先要先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们的是怎么去区分陌生和熟悉的呢?一开始,对孩子来说是没有区别感的,与人交往只是一个接受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当孩子接受到友善,本能就会用友善去回应,这是幼儿初期的心理发展的反应模式。
幼儿时期的反应机制是自己有了需求,家长会及时回应。但在这种有需求且被满足的过程,表面上是孩子先发出的需求,而心理上却还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上。
因为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因为对对方不了解,别人也不可能像父母那样懂你来回应,所以就需要通过了解去主动交往,主动交往时究竟害怕的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让他产生这种区别感?
03 探索问题背后的真相。
在家里面时孩子是被了解满足的,但出去以后,他的实际需求就不一定会被满足。面对陌生人,大家都处于不了解当中,就需要建立主动关系的回应,主动的去观察别人,感受别人的需求。会考虑在与别人的关系中怎么能让别人的感受得到舒服?知道关系当中是需要付出的。并且愿意去为对方做出贡献的心情。都是人际交往当中很重要的部分。
04 造成这种心理现象的原因。
①可能在家庭关系里面就一直处在于一种被人满足的位置。
②为什么会抗拒呢?在发生情景的时候,例如,父母的催促自责等,激起了孩子的自我保护的心理。这个时候就会
产生了自我退缩和抗拒想法,告诉自己,我不会,我内向等。逐渐形成回避和自我保护的心理机智。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当孩子在慢慢形成保护。就会在个性上面形成特点。在自我保护的方式里面找到局部的安全感,会给往后的社会交往里埋下了隐患。
05 如何改善应对?
孩子见人躲避,与早期的养育环境有关,交往面比较窄,很少接触从被满足到满足他人的角色转变,当大家逐渐把这种抗拒和躲闪,当成了允许之后,慢慢就被固化了起来,改变方式有:
①不再增加另外的期望和焦虑。越追加越抗拒,只有我们内心平静柔和地支持孩子与他人互动时。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②当孩子没有啦,抗拒之心是。就很容易把关注点放在如何与人交往上,去发现对方有什么需要?进而进行友友的表达。
③示范而不要求。当我们看见小朋友或者其他认识先进行一个热情的招呼。进而找机会带孩子进入关系,你可以给某某某送个礼物吗?或者拿个凳子吗?从而促进他们两人进行进一步连接。
④体验关系带来的美好。引导孩子帮其他伙伴做一些具体事情,从而进行积极肯定的赞扬。
孩子在尝试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处在被满足的状态之下也就很容易受挫。但如果我们引发孩子去在关系中做出贡献。这个时候的交往才能处于主动的位置上。当关系中的贡献得到积极的回应。也会让他产生交往美好的感受。从而产生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