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整理:
文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定式的,所以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竞折腰。
我自己对于文学的理解是不断进步的,在创作与认知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困境就是怎样处理变与不变。
关于变:
以前作家是幸福的,社会状态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去写东西,说写近几十年,写近十年,都不难。那时的改变比较缓慢。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哪怕全民关注的现象最火的新闻,过几天去看,已经湮没在新的关注里。日新月异的当下,常要求作家写当下。怎么样去写当下,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个空前的挑战,其实新闻与文学并不联系在一起。
什么叫文学?文学的位置又在哪里?
文学是面对生活中的普通人的。哪怕你写的是突出的人,特殊的人的事,他放置社会,放置当下,他仍是一小簇光线,一小朵浪花,过于独立去写,从生活中独立出来了,那就失去了文学的意义。
从事文学创作,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脚下的土地,了解身边的人,了解周边发生的事。
比如说写疫情,写武汉。那种东西,只有武汉人能懂。外人说不容易,面对的是困难,身处武汉的人说不容易,面对的是生死。困难在生死面前,能说不容易吗?上海疫情,无关生死,只是生活质量的稍降。大年初一,歼20的出现,防化团进城,当我们写作的时候,怎么理解这种境地。不身处其境,你不可能真正了解。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如果我们不深入的了解,我们的判断就会出现问题,写作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南水北调,我在2016年顺着南水北调一路走回北京,我们的决策者并不是愚蠢,是不够了解自己专业之外的专业。
再说个山区教育的事。有时,我们未必身在乡村就了解乡村。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别显而易见,过去是硬件,现在更多的是师资力量。现在,硬件和师资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城市的孩子,一回家就叫:妈妈,爸爸,我饿了,我怎么了怎么了。乡村孩子或寄住学校的孩子,饿了就先忍一忍,有什么话也放心里,父母都不在身边呀。现在乡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生活中的区别,是伦理上亲情陪伴的缺失。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还有其他的必须参与的东西。
我们的文学不是将功能排在前面,而忽略文学的本质。我们要写出最卑微的人群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如何寻找到生活的希望,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关于乡村扶贫。关于民办教师。那时没有合格的教师,穷人家的孩子教穷人家的孩子,文化高一点的教文化低一点的,用他们的微薄之力完成几代孩子的启蒙。是这样一批人让中国的改革减少了很多的阻力。我们的文学准确去表达,还是可以为乡村教育解决一些问题。
一个人活在世上,你得有良知。
一个作家能带着自己的作品回到家乡是无上的荣幸。如果不能拿回去和自己家乡的人分享,那一定是有缺陷的。每个写作者都会有瓶颈,很担心后一部作品是否能超越前一部作品。到了这个时代,很多人说文学的养份已贫瘠,文学走向边缘化了,在我的判断中,这恰恰是文学的一种常态。只要人类还在用文字进行表达,最有魅力的还是文学。只要人类还有情感,有思想,有人伦,文学仍是最好的,也是最需要的表达方式。
关于不变:
文学的不变在于人性的不变。
时代在变,有文字记载以来,人性的本质是没有变的,还是七情六欲,在时空上有不变的特质。
写脚下的土地,如果对本土的忽视,那是自己写作上的缺失和瘫塌。
我在小说《蟠虺》,这书获2014年度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奖,开头写: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为什么这么写,你去看。说到看,我们看过多少部自己国家的作品?看外国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中国文学和外文学的区别在哪?
中国人讲血脉。我们要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为谁写作。讲一个客家人的事。客家人的孩子出生,大人会将他的胎盘埋在家门口,当孩子长大出远门时,大人会带他站在此地,告诉他,你娘生你时的胎盘在这。意思是告诉他,记得你的根在这,走多远也要回来。
我读中国文学作品,最能打动我的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背景的。
文学是不看你在当下跳得有多高,而是看将来走得有多远。能在几十年后,还被人提起。
老师与学生互动时间:
问:您说最卑微的人群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如何寻找到生活的希望,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怎么写?我只看到他的痛苦,看不见他的力量。
答:我相信人至善,不信人之恶。你写他,你就一定要相信他。写作就是自圆其说的过程,关键看你的才华够不够。写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一个说服自己的过程,说服了自己,自己就写好了。
问:我的作品写的不是当下,是过去,我认为美好有意义的过去。我写的东西是否过时,编辑审稿时会不会采用?
答:很多名著名篇写的都是过去。再说,同一个作品,创作时遇上过程瓶颈,你要千方百计会写,写完再说。不要先夸虑发表等其他。你不写出来,怎么知道别人感不感兴趣。
问:您的作品大多为普通人为人众代言,作为作者,要如何将普通人的深度,光辉的一面挖掘出来?
答:要对生活仔细观察,深入生活。你们的书写笔能力没问题,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培养。
问:您的作品很有自己的风格,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怎么一步步达到自己的风格,从主题选择方面还是语言方面?
答:我写作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没人教,或许走的弯路多一点,脑力劳动强度可能大一些,我是自己的路子,在写作。风格是在自己的创作中实践中慢慢形成的。
问:怎么处理小说中人物的明暗光亮?
答: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美,看到希望。一个好作家一定会看到希望,内心一定是有希望和美好。
心得:刘老师创作长篇小说居多,今天主讲也主针对小说。虽然我从事的文学创作主要是散文,但文学的许多东西都是相贯通相融合的,所以有很多受益: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土地,用耳朵去聆听周围的声音,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时代瞬息万变,人的良心,人的本性本心不变,以坚定坚信的态度维持与万物与内心的纸上对话,文字来源于生活,也应回馈于生活。
附:刘醒龙,湖北黄冈人,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省文联主席。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凤凰琴》《分享艰难》等。出版有长篇小说《一棵树的爱情史》、长篇散文《上上长江》、长诗《用胸膛行走的高原》等各类单行本约百余种。有作品翻译成英法日韩越南印地阿拉伯黑山波兰等语言。长篇小说《圣天门口》获中国小说学会第三届长篇小说大奖,长篇小说《蟠虺》获《人民文学》2014年度优秀长篇小说奖。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获第七届老舍散文奖,中篇小说《挑担茶叶上北京》第一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凤凰琴》《背靠背,脸对脸》曾获国内外多项电影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