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笔记成长日记2020年第29天,总279天:
认识自我打卡第99天:2020 年1月29日
打卡人:张改梅
我的奇迹:
别人不活动不饿 ,我一天吃了5顿饭,依然饿,终于成功遭到了家人的嫌弃[发怒]
我的财富:
又学知识又抢红包
我的喜悦:
找到了前半生的脚本自卑懦弱,被人看不起。改编下半生脚本,自信,放飞自我。
我的感恩:
感恩老公和女儿给我做了5顿饭,支持我专心学习
我的读书:
听樊登读书,听全民幸福社,听李中莹老师讲疫情,听曾奇峰老师讲自恋,复习三个单元习题
我的身心训练:
静心,觉察自己前半生剧本,让别人在自己的剧本里做了主角。
受用的话是:
没有人能欺负你,除非你愿意。
《人生脚本》听后感:脚本对人的影响很大,心里伸出一只手,只抓配合我的行为的配角,成熟的人不会拿别人的武器来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人其实已经在心里先把自己伤得伤痕累累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都是自己教会别人这样对待自己的。很多人都是在做别人眼中的自己,而不做自己心中的自己。孩子总是从父母眼中认识自己。看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有选择总比没有好。所有的策略都是有效的,关键是要把它放在有效的环境中。不否定过往,把以往的脚本中找出核心,去掉其它不要的。不是拿走他的选择,而是给他更多的选择。脚本源自于早年的经历。脚本的核心是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如何看待和对待自己,就是他看待世界的眼睛。看到自己的脚本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性。人生需要新的脚本。我是我人生的编剧导演和主演,我要找出改变自己的人生剧本,找出以往能增加能量的加以发扬,找出负性能量的加以替换,把下半生活成喜剧。如果你想要改变行为,就必须改变动机。
1.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都是自己教会别人这样对待自己的,以前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对别人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对别人多是抱怨的。今天的课,明白了缘由,这一切都是自己教别人这样做的,这些配角都是自己找来的。
2.脚本源于早年的经历,没感受到父爱的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和爱人,明明心中对孩子是爱的,却不知道怎样去表达,不知道怎样跟别人相处,不知道怎样把握那个度。总是从别人的眼神中去认识自己,判断自己做得对不对。回想起这两年的拼命学习,也有可能是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允许自己比别人弱。
3.看到自己的脚本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性,上半生是失败的,下半生要重新改编人生的剧本,我的人生我做主,我是我人生的编剧、导演和主演,不做别人眼中的自己,不让别人成为自己剧本的主角,而要做自己心中的自己,我学习只是为了充实自己,活得更明白,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尽量活出喜剧人生。
前半生自卑懦弱,后半生自信放飞自我
以下是记录曾奇峰老师的课录:
深入潜意识,解密你不知道的人生。潜意识里面有着跟识意思相对应的内容,比如不能够被觉察到的认知、情绪、愿望等等,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有以下的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潜意识的内容。
第一,对梦的解释。弗洛伊德说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捷经。释梦在精神分析里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梦有时候是一个屏幕,日常生活中间的冲突会投射到这个屏幕上,当然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也会在这个屏幕上展现出来。举一个例子,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在现实生活中面临一些人际关系的麻烦和艰难的职业选择。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中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然两条蛇分别从两边跑过来挡住了她的去路,他非常的惊慌和恐惧。在这个梦里,两条蛇分别代表着关系和职业,这已经足够清楚。更有趣的是,他的心理医生让地描述一下蛇的特点,她说蛇是阴险的,狡猾的,灵活的等等,他的心理医生就让他描述一下他自己的人格特点,这个女孩说她很直率单纯和缺乏灵活性,我们看到他在现实中间表现出来的特点跟他认为的蛇的特点完全相反。这个梦意味着她潜意识里面是有蛇的那些品质的。因为他在生活中间压抑了自己蛇一样的功能,所以他没有办法处理那些别人可以处理得好的事情,对这个梦的分析,可以让她看到自己潜意识的智慧,并且用这些智慧来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毕竟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智力搞不定的事情。
第二,我们日常生活中犯的各种错误,往往呈现了我们的潜意识。比如一个很认真负责的人无意中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就表示他潜意识希望犯这样的错误。当然更深的说,他的过度的认真负责本身就是在防范潜意识想犯错的愿望,一个错误的出现是防范的失败。
第3,让一个人做自由联想。就是在没有任何规则的情况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候这个人就会说出一些让她自己都惊讶的东西。第四,在催眠状态下,一个人也可以进入自己的潜意识。比如一个人遗忘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我们会说这些事储藏在他的潜意识里,在催眠师的帮助下,那些事情可以重新出现在意识当中。
第5,所有的病理学的症状都可能在呈现潜意识。1个人有强迫洗手的习惯,他想洗去的,其实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肮脏,而是潜意识层面的道德上的肮脏,而是潜意识层面的道德上的肮脏,或是关系上面的肮脏。
我们再从另外两个角度,来看看潜意识的留下的蛛丝马迹。
一是,一个人的能够表达的愿望并不能够反映他的潜意识,但是他的行为却能够反映潜意识。比如一个人希望自己生活有规律不要熬夜,但他却做不到,所以他的这样的行为呈现了潜意识层面的自虐倾向以及死亡焦虑。为什么是死亡焦虑呢?因为睡觉意味着结束这一天,死亡意味着结束这一辈子。在潜意识层面,他觉得睡觉是某种意义上的死亡,所以他不敢睡觉,记住不是睡不着,而是不敢睡。
二是,我们做某件事情,如果用意识去做,是达不到最高境界的。比如在开车这件事情上,如果我们在路上总是要思考什么时候踩刹车什么时候踩油门,那表示他不是一个老司机,老司机做这些事情是不需要思考的,他的潜意识会指挥他怎么做最安全。同样,比如一个人身处官场,官场上的一些规则和人际关系,他总是需要思考,那他一定活的很累。但是有些人他们不需要思考就如鱼得水,这是因为他们潜意识近乎本能的知道该怎么做。
所有的心理治疗的目的,都是扩大一个人的意识范围,换句话说,要尽可能得让潜意识意识化,再换句话说,就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更加觉醒的活着。
没有被意识化的潜意识还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它不能够分辨什么是过去的,什么是现在的,以及什么是将来的,潜意识缺乏时间定向力,所以受潜意识支配的人可能用过去的方式来应对现在的人际关系,以及用幻想来替代现实。其实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是这样的人,也许只有佛的境界才完全不是这样。二,潜意识也分不清楚你我他,当一个人在他的婚姻关系中无穷无尽抱怨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她其实是小时候的那个她,在抱怨他的父母。三,潜意识跟意识经常是相反的。我们意识层面希望自己健康,潜意识却指挥我们做着危害健康的事情;意识希望我们成功,潜意识却总在捣鬼;意识希望维持好的人际关系,潜意识却在破坏关系。
有人认为潜意识是罪恶的深渊,另外一些人认为潜意识是智慧的宝藏,我个人倾向后一种看法,有很多不愿意被自己觉察的东西沉淀到了潜意识,但这些东西一旦被意识化,他就会变成我们心灵的一部分,可以使我们的心灵真正得到比天空更宽阔。意识范围的缩小,可以产生很多问题。中国现在社会很多不如人意的现象,都跟一些人的意识范围缩小有关。例如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损害他人的利己行为,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对环境的破坏等等,都跟这个有关
。
总的来说,对潜意识的了解会是潜意识意识化,这个过程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的愿望变得更容易实现,从此世上再无事与愿违。
深入潜意识——解密你不知道的人生
自恋——自己跟自己玩的孤独与哀伤。我们今天的话题是自恋,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但自恋的背后,有些哀伤,而跟过度自恋打交道,并不是一件不太让人舒服的事情。
自恋,本来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美少年的名字,传说他看着湖中自己美丽的倒影之后,就爱上了自己,从此茶不思饭不想,憔悴而死。后世的心理学家用他的名字来描述那些心中没有他人的人。
自恋的人有以下一些特征。首先,是夸大的自我,包括夸大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比如一个人他在潜意识层面认为,自己是所有的人的中心,表现出来的,就是觉得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看到这样的自我中心感,是经过了某种变形的,即是把别人都关注自己变成了别人都看不起自己。记得有一次,一个人跟我说你看不起我,我想了一下说,我没有空看不起你,因为我在忙着担心别人看不起我。她听了之后,先是一愣,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失恋的第二个特点是唯我独尊。当他意识到自己不是沙滩上唯一的鹅卵石的时候,他的自恋就受到了损害。在日常生活中间,有人会认为碰巧跟别人穿一样的衣服,自恋就会受损。还有一些人追求限量版的产品,甚至有些人会吃一些珍稀保护动物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独一无二的感觉。
三个特点,是对赞美成瘾。他们需要别人随时随地的都赞美他们,在别人不赞美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自己赞美自己。比如说自己是一个稳定的天才,每天早上都被自己帅醒,想找一个佩服的人就照镜子,等等。
自恋的人还有一种不合理的权利赶感。他们期待被特殊优待,或者别人无条件顺从自己的愿望。如果他的愿望没被满足,就会生气,这就是自恋性暴怒。比如有人开车的时候,动辄狂按喇叭,好像她一出门,所有人都应该为他让路。排队没有耐心,遇到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就勃然大怒,觉得对方跟自己过不去等等。
自恋的人在关系上是剥削型的。他们只会索取,而没有付出的能力。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出现自恋型的竞争,也就是一方的自恋满足需要以对方自恋受损为代价,所以这样的关系最终可能会走向破裂。
忌妒他人,也是自恋者的特征。面对他人的才能和成就,他们身处欣赏不能的困境,跟他人近距离肉搏式的竞争,并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知道这个目标并不是总能达到。
自恋者还缺乏共情他人的能力。对他人的痛苦常常无动于衷,他们也可能做一些慈善之举,但目的并非救他人于水火,而是为了表现自己。
自恋者常常幻想自己拥有巨大的成就,无限的权利,盖世才华,超凡的美貌和完美的爱情,他们沉溺于这样的幻想中,直到幻想破灭或者运气好的情况下永不破灭。
自恋跟抑郁情绪有很大关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有超过七千万人患有抑郁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了。当我们夸大了自己的能力,有时候的确是可以搞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碰到一些搞不定的事情,夸大的自我就会破碎,抑郁就产生了。所以抑郁是自恋破碎之后的产物,极端的自恋,我们称之为恶性自恋,可能表现为自杀,中国每年有超过二十万人自杀。
自恋也分健康和不健康的。健康的自恋是一个人不断发展着自己的能力,比如说各种学习,比如你现在正在学习精神分析,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不健康的自恋就表现为一个人的需要大于他的实际能力,所以她会经常处于一种不被满足的状态,就像儿童时期没被父母满足一样。
有着健康的自恋的人是很有人际魅力的,她们的自恋会形成一个温和而强大的引力场,不知不觉把我们卷进去。我们说某个人气场很大,说的其实就是他们的健康自恋覆盖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你不知觉的会受到他的影响,而且不会感觉到自己被强迫。
病理性的自恋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在生命早期的时候,在孩子跟母亲的关系中缺乏来自母亲的共情性的回应,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些画面,一个幼儿在那里各种表现,希望妈妈认可和赞美,但是妈妈却视而不见,慢慢地他就必须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妈妈那里撤回到自己身上。我们同样也可以想想,这个幼儿对妈妈是多么的失望,以及对自己是多么的失望。
跟自恋相关的抑郁,在中国如此普遍,估计这跟文化传统和目前的教育环境有关。我们的文化传统要求孩子成龙成凤,如果成不了龙凤,抑郁就是这样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教育环境制造了太多的孩子们之间的自恋性竞争,那些在证明中失败的人也只能逃入抑郁中。
自恋者的自救,是把爱自己变成爱他人。但跨出这一步真的非常不容易,学习心理学本身,的确可以增加一些对自己的了解,但如果只跟知识打交道,而不跟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那么知识就可能成为新的夸大的自我的一部分。
记住: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
20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