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长张孝德教授认为:“乡村不是一个乡村,是一个文明的载体,五千年文明的细胞载体,中国文化的根所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所在。现在面临的现实是每天都有乡村在消亡,但是让乡村塌陷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教育从乡村撤走。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不是为了乡村,而是城市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经常是在城市的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求助于乡村”。
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在1982年的致辞,对青年人说:“农村不富,中国不会富,农村受苦,中国就会苦,农村还是古代化,中国就不会现代化,农民定,天下定。我们是靠农民起家的,必须找到一条使农民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只要真正把自己贡献给八亿农民,那就代表了中国前进的力量,代表了中国前进的方向!许多同志下过乡,对农民有阶级感情,阶级感情是我们办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它激励我们去发现真理。同志们,八亿农民期待着你们!”今天重温这句话特别有感触。
时过境迁,中国人口如今已经增至十四亿。1982年的我还是一个在村级教学点上二年级的小学生,如今的我已经是乡村教育战线上的一位中年大妈。我的启蒙学校全校只有一名教师,学生不足十人村级教学点。虽然一个老师担任五个年级的十门课程复式教学,但是每学年的期末考试,全公社的前三名都被我就读的这个教学点包揽。在我读完三年级的时候,只有一个老师的村级教学点彻底“瓦解”,十来个孩子便转移到另一个3公里外的邻村学校去就读,我们那十来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从此再也没有辉煌过。村级教学点的拆并,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村落显得格外宁静。那是一个有山、有水,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由于学校的拆并,世外桃源般的村落早已消失。在我的记忆中,这应该是新中国的第一轮拆点并校。
三十多年过去了,当时和我同龄的大部分孩子因为学校离家太远,连小学都没有读完小学就辍学在家,十五六岁就成了别人的丈夫或妻子。本来自己还是孩子,又有了自己的孩子,还是没有一所可以提供就近入学学校,这一代人的孩子大多数也只上过小学一二年级,他们的孩子依然重复着父辈的人生轨迹,儿时的小伙伴们早已经当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而我是那一代人当中的幸运儿,怀揣着当老师的梦想,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圆梦。在1995年8月师范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的讲台上已经耕耘23个春秋。近十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入学适龄儿童逐渐减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乡村教育出现了“城满、乡弱、村空”的尴尬局面。据相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大约为54%左右,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城镇化程度却达到了74%,超出人口城镇化水平20个百分点。
大量农村学生到了城镇上学,这就是造成城区学校人满为患、巨大班额的原因。有人提出来,要用城镇化思维来发展农村教育,也就是说把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城市倾斜,在城区建更多的学校以缓解大班额。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样将造成新一轮更大规模,更大程度的撤点并校,进一步推动农村学校进城,这将使学校在农村消失。难道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消灭农村教育吗?
“ 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教师。”21世纪研究院杨东平院长。恰恰乡村学校是边远、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教师下不来、留不住是农村学校常态,师资严重缺乏,也是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劣的根本原因,大量的适龄儿童转到城镇入学,家长只好到城镇租房陪读,不仅加大教育的投入,同时也是造成“村空”的主要原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到县城就读的都进城了,能到乡镇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已经去寄宿制学校就读去了,但是在中国农村偏远地区和山区、牧区,仍然存在着很多学生在200人以下、甚至只有几十个学生、三五个学生的小规模学校,支撑着无法进城上学、农村后20%的弱势人群子女的教育。然而乡村学校成了城镇老师进职进岗的“跳板”,“功德圆满”便打包走人。农村后20%的弱势人群的子女,何时才能享受到公平而质量的教育?
乡村教育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在校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调查显示有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两岁孩子留守比例最高,为44.1%。 近1/3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10.7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特别令人难过就是有3.37%农村留守儿童是没有任何成人监护,总数达到205.7万,他们被称为“天养大的孩子”,是处于最高危状态的困境儿童。乡村拔尖的老师无条件被城镇学校无条件借走,特岗教师、新分配教师被堵在城镇,乡村学校成了“老弱病残”收容所和养老院,迫使学生转学,拆点并校的理由就变得理所当然。出现了农村学生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以及新的流失辍学等问题。乡村学校是拯救乡村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即将塌陷。
农村教育如何才能底部攻坚?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调保基本,补短版,2014年启动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计划(薄改计划),中央财政投入2000亿元左右,地方政府4000亿,用三至五年补齐农村教育“短板”,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课桌椅,厕所,饮用水,厨房等等。虽然学校硬件设施有所改善,但是乡村学校缺师资的短板依然没有补齐。
底部到底有多大?刘利民副部长有一个答记者问,我国的贫困地区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共1100个县,占非城市区县的54.7%,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占全国的40%,学生占全国的33%。这就是中国农村教育如此巨大、沉重而薄弱的底部!
上海沪江教育担当起社会责任,在2015年9月发起互+计划,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一根网线连接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补齐乡村教育缺师资的短板,开足开齐课时,让乡村的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互+计划是沪江推出的支持中小学公益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实现网络课程在全国各地共建共享,让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学习变得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
只从乡村学校有了互+计划,发生了很多逆袭故事,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城村小学任教的高淑娟老师,就这半年,把正在读六年级的儿子从陕州小学(县直学校)转学到她任教的村小教学点,学校有四个年级,六年级加上自己的儿子只有三个学生,因为这样一个村级教学点有许多有趣的网络课程——彩虹花晨读、外教英语、网络素养、平板实验班、夏加儿美术……
链接上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后,学校的学生一下子从十几人增至七十几人。这些有趣的课程深深吸引了学生和打动了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转到开设互联网课程的村小上学。因为互联网开阔视野,转换思维变换学习方式,网络不只是玩游戏工具,更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门。
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学区鹿马岔小学是一所目前全校仅有3个学生的偏远村小,缺少专业师资,缺少资源,然而学生快快乐乐地玩了一年,成绩居然还遥遥领先,在整个县内平均成绩高于所有农村学校,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走进冯平校长的揭秘:
岁月是无情的,恍惚间二十多年教育生涯过去了,竟然一事无成。时光是又是如此幸运,我遇到了互加计划,让我的一点点教育的心意一步一步如愿,也让我的所学有用武之地。和互加计划在一起又一年了,这一年,如果用一句话记录:对我而言是充实的忙碌,对学生而言,是快乐幸福的一年。因为我校的几个学生在互加计划网络公益课的影响下,快快乐乐地玩了一年,居然成绩遥遥领先,在整个县内,平均成绩高于所有农村学校。
说了别人的故事,再来说说我校的故事吧!
2018年的春天遇见互加计划,每一天都是过得如此的充实。清晨在“彩虹花晨读”的诵读声中把黎明唤醒,在师生互相问好声中开启新的一天,短短二十分钟的阅读,不仅会读,还会背诵,这就彩虹花的魔力。在此之前,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总是很多天都不会背诵,自从有了彩虹花阅读课后,学校掀起一股背诗,写诗,诗配画的热潮。每天清晨,山村的校园除了鸟叫声,就是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教室里有无老师,秩序井然,一年级孩子依然能清楚的找到每一门课程的播放,暂停,回放。我校虽然每天10:00才上课,有一部分孩子黎明前就要上路,翻越两个小时的山路,只为参加7:40开始的那短短的二十分钟彩虹花直播课程。每天清晨,我几乎都是被来得早的同学在学校外面敲铁门把我敲醒的,穿着睡衣、拖鞋就去给孩子们开铁门,头不梳脸不洗跟随学生就读起,要在九点左右等陆陆续续的学生参加完彩虹花课程,孩子们争先恐后展示了自己的背诵后,我才回宿舍洗漱。在我的学校有这样一句流行语:每天徐萍校长,脸不洗,妆不化,心里只有互加计划和青椒计划。
通过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教师积极参与青椒计划学习,提升了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学生成绩自然提升。通过半年的实践,抓语文数学的时间少了,音体美课程落到实处了,教学成绩大幅度提升了。本学期一至五年级10个统考科目,4个科目全镇第一名,最差的班级全镇第三名。这个简单的数据充分说明,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自然提高。
这样的鲜活事例在全国乡村学校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这一切受益于上海沪江互加计划,互加计划通过一根网线补齐了乡村师资不足的短板,开足开启课时,名师“走进”乡村学校课堂,学生通过一块屏幕看到了山外的世界,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互加计划持续、深入开展,将改变千千万万后20%乡村孩子的命运,真正让乡村的孩子享受到公平而质量的教育。国家已经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只有振兴乡村教育,才能缓解城镇学校人满为患的局面,乡村才不会消失。互加计划为乡村的消失抓住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