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伤脑筋的问题,不断地思前想后,却一直找不到出路。就好像影视作品里的「鬼打墙」现象,永远走不出问题的包围圈。
有的人工作很忙,因此无法停下心来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快更好,一忙就容易乱,而乱又导致自己更忙,于是他们就陷入了这种「忙-乱-忙」的恶性循环里。
如何解决这种负循环的无解问题?
古典老师在他的新书《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第四章中,为我们提出了高手的「破局思维」。
8月7日晚,目标管理专家易仁永澄在其组织的「共读《跃迁》」活动中,专门解读了「破局思维」这一章,并留下了一个作业。
于是我开始回想目前所面临的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并尝试用书中所提供的一些方法,来思考出一些解决思路,破我自己的局。
2016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我也在这一年认识了众多知识IP,像古典老师、秋叶大叔、彭小六、萧秋水、李忠秋老师、易仁永澄老师等等。
在向诸位大咖学习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结构思考力、PPT等技能的同时,我也萌生了想要和他们一样,通过某项技能建立个人品牌的想法。
于是我买他们的课、听他们的分享、订阅他们的专栏、加大自己的阅读量,希望通过他们的成功路径来让自己得到快速成长。
我把学来的方法论用在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16年底,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简书、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希望通过内容的输出来初步建立个人品牌。
但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大家都知道,要建立个人品牌,第一步是要有明确的内容定位,形成自己的标签,如果能够深耕在一个垂直的细分领域那是最好不过了,像李海峰老师深耕DISC、李忠秋老师只教结构思考力、刘哲涛老师专注于发布会PPT的解读、戚泽明老师称自己是演讲首席故事官……这些都是有明确的定位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优势的。
而反观我自己,通过近一年的学习,我好像懂的也不少,各位老师所精通的领域我都略懂一二,在公众号上输出的文章主题也以读书笔记、个人成长、职场感悟、PPT技巧为主。
但问题是,这些主题竞争性是巨大的,因为输出的门槛很低,很多人都能够输出这些文章,而且这些领域的头部位置基本已经饱和,以我目前的专业性挤破头也很难排前列,更别说那些我都不熟的领域了。
目前来看我比较擅长的可能是写作,但写作对于个人品牌的建立更多的是一种途径,而非目的。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以“写作教练”作为个人品牌标签的大神,我是否要向这方面发展?
这些问题这半年来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我不止一次静下心来拿出纸笔来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到那个我擅长、且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领域,但一次又一次地以失败告终。
阅读了「破局思维」这一章后,结合永澄老师的解读,我开始尝试用书中介绍的方法,看能不能帮助我找到这个困扰许久的问题答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们会陷入自己的无解问题中。
而要破局,就要跳出这个问题,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书中提到,系统是由元素、关系和功能三部分组成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比元素本身更重要。从我的问题来讲,功能是结果,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成为一个知识IP;元素就是我所要钻研的领域和输出的内容,而关系就是我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内容。
从现阶段看,无论我选择什么领域作为深挖对象,我所呈现输出内容的方式首先一定是通过写作这种形式,写作就是这个系统中的关系。
古典老师说,我们需要有一种在不知道是不是梦想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刻意练习的能力。
因此,在我目前还不确定要致力于具体哪个领域的学习和输出的情况下,我需要做的就是先把关系打通,也就是先坚持写作,从我目前擅长的领域开始!
为了验证我这个思路是否正确,我再使用书中所提到的「ETA脱困四问」方法再次对我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问(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之中?给自己的情绪打几分?
答:我现在处于一种小迷茫状态,我给这种状态打6分。
第二问(Event):发生了什么?
答:想要像彭小六等大神一样建立个人品牌,但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垂直细分领域去进入。
第三问(Target):我原本想要什么?
答:我想要通过对某个领域的研究,建立个人品牌,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影响及帮助更多人,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第四问(Action):我如何改进?
虽然暂时找不到想要深挖的领域和定位,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可以先从系统中的「关系」入手,持续写作,通过阅读写作这种自带自增长能力的技能为自己赋能,进而链接更多朋友和牛人,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后,说不定就能看到更多可能,找到自己的高价值高优势区域!
通过系统的分析,问题好像一下子明朗了,原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精进写作,不断输出,初步建立影响力!
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从现在起到2017年12月31日,我要在公众号等内容平台上,发表文章60篇。
如何控制这个目标的实现呢?
《跃迁》第四章「破局思维」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叫做「控制点」——多层布点、单点可控、目标折射。
下面是我发表60篇文章的目标的拆解思路:
更新频率:
从现在到年底,总共还有20周的时间,算下来平均每周需要更新3篇文章。
这对能日更的大神当然不算什么,考虑到我才刚上路,且本职工作也要兼顾,先用这个频率让自己动起来!
文章题材:
目前还是集中在自己目前所接触及稍微有些知识储备与个人见解的领域,如前文所说的读书笔记、职场感悟、PPT技巧、个人成长,以及参加活动心得、学习课程收获等等,并在过程中扩宽自己的写作领域。
素材获取:
大量阅读、多走出去与不同的人交流、多参加分享活动、对事情多思考多总结、多关注时事和热点,利用手机备忘录或印象笔记,及时记录写作素材和灵感。
能力提升:
阅读写作相关的书籍、像写作高手请教,坚持每日练笔。
保证状态:
注意饮食健康与规律,多运动,保证精力充沛,坚持早起。
以上的控制点,基本都属于可把握可掌控的,只要我按照拆解思路坚持执行,就一定能在年底完成写作数量的目标。
到那个时候,说不定我已经实现了一个小跃迁。
到那个时候,我再回过头来看看上面困扰我许久的问题,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呢?
我自己也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