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回避型依恋者,永远都对现任的恋人有不满,那他们心目中最好恋人到底是谁?
正文:
很多文艺工作者,对自己最好作品的定义是下一部。在回避型依恋者视角中,最好的恋人,却是两个:前任和下任,唯独不是现任恋人。前任是回忆,如果延伸一步的话,是自己之前的经历,自己经历塑造了自我。换句话说,否认前任,行为本身是部分地否定自我。下任代表的是预期,就是希望,否定希望就等于自己前行的阻断。也许,这个点,连回避依恋者本身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自己保护的等级,会提升这么高。
不能否定,并不代表了就要肯定。从相处来说,唯一能够带来良好相处体验,收获情感关照的,其实应该是现任。正常人的情感侧重点,应该永远都是现任。可在回避依恋者的世界中,除了前期的强烈吸引期,后期的相处期,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应对问题之余,回避依恋者很容易就会走入前任回忆模式和下任期待模式。由于这种行为存在,反过来又会加剧现有亲密关系的相处压力。所以,回避型依恋者会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最好的恋人,永远是前任和下任,唯独不是现任。基于这种认知,很容易出现无法进入长期稳定的关系之中去。
从实际角度来说,暂停现有关系,无论是回头修补之前亲密关系,还是开启新的亲密关系,都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为。有趣的是,回避依恋者却乐此不疲。这种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到底是怎样的逻辑?
现任关系中,亲密关系中的亲密即束缚的感觉,会给回避依恋者带来不适。度过了吸引初期,在现有的亲密关系相处中,双方的相处,自然会超出正常的交往范围的距离。在回避型依恋者看来,他们自身从小建立对抗伤害对的应对策略——自我世界(即回避的落脚点),在这种亲密关系中,失去了。这个回避依恋者自己打造起来的,自我的世界,在平时的交往中,提供了回避依恋者自我保护的安全感。只有在这个世界中,回避依恋者才能体会到舒适感,自在感,安全感。在亲密关系的吸引阶段,由于对方对于自己强烈的吸引力,回避型依恋者由情绪产生了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打开回避型依恋者自我世界的城堡的钥匙,这把钥匙的拥有者,现任伴侣,会成功进入回避依恋者的自我城堡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一切改变的动力,来自与情绪支配。同阶段,回避依恋者会自动地关闭理智判断的阀门,整个过程理智缺位,或者说理智被情绪锁所制约,发挥对的作用有限。可是,之前讲过,无论是理智还是情绪,暂时的压抑,最终后期会反扑回来。反扑的动作就是,情绪这条线会被加上理智锁。具体到行为上,回避型依恋者需要自身调动自己很大一部分时间精力专注,来应对进入自己城堡中的伴侣。
在这个城堡中,仿佛处处都摆满了昂贵华丽的瓷器。理智回归后,会变身为一个守护者的角色,时时刻刻盯着城堡的入侵者——现任伴侣。这个监督的过程,回避依恋者本身,也许并没有察觉。可是,这并不影响守护者能够时刻,与回避型依恋者进行沟通:“看,进入城堡的人,正在损坏你的东西。”一旦收到这种信息,回避依恋者,可以由两种选择:直接说不,或者默默记下对方打破的物品清单。可是现实中,回避型依恋者,往往会选择后者。原因也很简单,回避型依恋者,自身对于直接拒绝这件事,也采取的回避型的态度。至于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也很简单,拒绝之后,可能会出现分歧的问题,回避依恋者,最难面对的就是这种问题的处理。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记下对方打破的物品清单,直到超出临界值,逐客出门。如果能能够转变这种应对的模式,我相信,回避型依恋者,可以实现对于长期相处伴侣,达到比较健康的相处模式,最终实现长期稳定相处的。
前任关系中,有亲密无束缚。为什么回避型依恋者,会对前任产生好感?原因就是这个。记忆会自动定期清洗消极记忆,痛苦会直接转化为行为模式改变。在两者的作用下,前任长期相处中,亲密感的记忆,经过筛选,被保留下来。相处中,束缚感则作为消极记忆,被定期删除。至于冲突带来的痛苦,本身就能量转化为模式的方式,被消耗掉了。这种情况下,行动层面的反应就是,现在看来,当时的行为,无非就是小问题,并无大碍。其实,经过两者巧妙的修饰伪装,前任变成了良好的意象出现。其实,问题仍然会存在,假若开启一次重启模式的话。
下任关系中,有吸引,无亲密无束缚。了解了前面讲的理智外化,情绪内化的回避型依恋者的形象解读后,下任关系的人设,能够很吸引回避型依恋者,这个很容易解读。下任关系的人设,来自于回避依恋者,内化的情绪。这个人设能够成功绕过,外在理智的筛选,走入回避型依恋者内心,通行证就是现实无交集。这种,类似于聊斋爱上画中人的情况,在回避依恋者身上,出现的程度和频率,比较普通人,的确更高一些。
这种倾向的出现,加剧了回避依恋者在下一段关系开启时,更加积极互动的吸引期反应;当步入稳定期后,内心人设和现实形象的差异性,又更加加速了回避依恋者断崖式的抽离行为。于是,又出现在伴侣看来忽冷忽热的诡异行为。于是,重复走入现任有问题,最好的前任和下任的怪圈。
我想,最终,只有回避依恋者能自发改变自己对于亲密伴侣的认知,才能跳出这个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