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翻译】持而盈之。手里拿着容器,而里面的水已经满了。持,就是拿的意识。
揣而锐之。锻打而使之更加锐利、尖锐。
追求圆满的极限,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显露,难以永久保持锐势。金玉富贵满堂,不可能长期守得住。富贵而又没有德行骄横自满的人,一定自留祸患。大功告成了,名分、地位都有了,自己便隐退而去,这正是上天之道。
【心得】本章从生活常识开始入手,劝解世人、富贵之人,一直到告诫身居高位的人,浅显易懂地讲述了准确把握“度”,这个人生哲学的辩证法。万事万物皆有度,超越了这个度,事情就会朝向事物的另一个方面去发展。因此老子认为不能过度追求“盈”、“锐”、“金玉富贵”甚至“功成”。这个“度”,我认为既包含物质上的,也涵盖思想意识领域。在一定程度上, 思想意识方面的追求“盈满”比着物质“盈满”追求更加可怕。另一方面,不能过度追求“盈满”,也不可小满即安。这里面的度很难拿捏,需要一个人不断学习,保持谦虚谨慎,不断修正人生目标,能够把物欲、美誉正确取舍,始终走在完善自己的道路上。坚持“为而弗恃”、“为而不争”、“功遂身退”,才能得心应手,广受尊敬,完美人生。
一阴一阳,道也。阴阳不停转化是因为达到一定的度,阴阳必然转化,岂人力所能改变?所能改变的,只有人自己的思想,只有思想上认识到阴阳转化的度,积极用外力去施加影响,尽可能保持盈满前的状态,不使之成为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老子善于执“阴”思考,处事上从“守阴”角度出发。本章里老子告诫人们做事不要太过追求圆满,这就是处阴思想。因为圆满是没有极限的,太过了,必然容易“弦崩弓断”。
人的一举一动,做的每一件事,都反映出自己内心的指导思想。他做事时的过于执着、过于贪求圆满、对财物的过分贪恋、对地位名誉的无限眷恋,都逃脱不了“道”这个自然规律的无情教育。任何人是没有能力能够长久或者永久拥有那些过眼烟云的所谓富贵、美誉……你不过是暂时拥有者,你运用的好,以美德配位,发挥财物、地位权力它们应有的正能量,才是效法自然,谓之“合道”也!
历史上关于功遂身退的例证很多。例如吴越之争后的范蠡,他看到越王勾践只能是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带着西施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做起了商人,一时间富贾一方,他却散财四方。后继续经商,因范蠡深知阴阳之道,聚财不居财,财聚到一定程度就分散给众人,一时间美名远扬,被后人称为“儒商鼻祖”。司马迁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范蠡对于钱财和名誉地位三聚三散,他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能够不为金钱、地位所累,在“金玉满堂”的极盛时刻,准确把握“度”,急流勇退,保全自己。“功成身退”是天之道,也是人之道,处世之道!
而同时期一起辅佐勾践的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后来被勾践赐死,应了那句“兔死狗烹”的古语。也是没有很好把握如本章中所言的“度”,留恋那种金钱、地位、权力,留恋被人前呼后拥的满足感,既想在物质上拥有更多,更想在思想上、面子上占有更多,岂不想处世指导思想出了问题,看不清世事转换之道,必然要品尝恶果。
历史上类似很好地把握“度”,而功遂身退的例子有很多,前面说的范蠡,还有汉朝的张良,唐朝的郭子仪,明朝的刘伯温等。也有很多功遂不身退的人物,如同文种,迷恋一时的轰轰烈烈,反被后人可惜。
当然,道家并不是说不做任何事,不作为,有人拿道家“无为”说事,那是你没有真正理解道家真谛。本章里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很明显说的是拼搏成功。成功后需要保持已有的成就,不再过分追求,这才是最大的现实、最大的成功。
“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