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主题是暖心之物,对我这个断舍离不那么彻底的人来说,能够引发小感动的东西着实不少,这么多年来,总有许多舍不掉扔掉的东西,每次收拾的时候,都能想起它们带给我的回忆。
即便如此,能一直陪伴自己的宝贝却也不算多,大概除了书本和现金以外,没有其他东西能让我喜欢的更久一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书籍应该是我最喜欢、也最长情的暖心之物了。
记得有一次看《超级演说家》,里面有一个男生,特别喜欢从小陪伴他长大的一个小玩偶,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否则无法入睡,十几年也不肯扔掉或换一个新的,虽然这样事例在我看来比较极端,却也说明我们确实需要一些“身外之物”,为我们带来慰藉。
曾经,我也象这个男生一样,对各类喜欢的书都不愿意放手,象一个物奴。买的新书都仔细包上书皮,有时候从朋友那儿蹭到的书,也不愿意归还,磨叽着就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有过在书柜写上“书与老公概不外借”的荒谬想法。现在想想,真的是很可笑。
现在的我开了窍,明白书籍只是一个“过客”,有缘份相遇产生共鸣已经很好,况且不同年龄喜欢的书籍,品味差别还是挺大的。把读过的书都留在手里,并不是智慧的选择。从作者的角度想,他们应该也愿意我们更多地传递思想的火炬?硬生生把他们留在书柜里落灰,反而是一种不尊重。
因此,现在看过的书籍,都会力荐给爱好一致的好友,哪怕是微信读书等渠道看过的电子书,也是能赠送就赠送,如果被赠者读完,能再回头各自谈谈感受,就更加舒心了。
读书对我个人来说,不仅是一件乐事,而且是调节情绪的秘密武器。心情低落或者心情愉悦时,图书馆、书店或者书吧,都是很好的选择。在一排排书架中间穿梭,随便拿起一本翻一个章节,条件好一点的书吧,甚至可以消磨大半天,许多人想开咖啡馆的念头,大概也是醉翁之意不在咖啡,而是喜欢这种在香气中读书或发呆的感觉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我更愿意享受窝在家里享受读书的光阴,穿着宽大的T恤,以各种不雅的姿势抱着书本席地而坐,旁边若再有一杯牛奶、饮料甚至白开水,再就着点小零食,这一天简直过得极度惬意,神仙来了也不愿意换呢。
读书也是寻找到同频朋友的很方便的途径。通过读书可以连接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如果大家对同一本书共同感兴趣,就更好了,读完之后讲讲关注的细节和不同的想法,不仅会聊的很开心,说不定还会开启一扇从未关注过的认知大门。
我们的写字小分队群,时不时会讨论读书的话题,彼此互相介绍喜欢的书,然后延伸到各自己的认知,价值观改变,不就是从这样一点一滴小事开始的吗?在聊天过程中,很开心给队友们推荐的东野圭吾得到认同,更希望有一天可以聊一聊大爱的简·奥斯丁。
最让我惊喜的变化,是小恬竟然从这个月开始,也能够安下心来读书了,这真是非常大的收获。在小恬十岁之前,为了培养她读书的习惯,曾经会在睡前给她读一些故事或经典名著,尽管每次还读不到到五分钟她就睡着了,但我仍然会坚持,尝试让她有意识喜欢读书。
遗憾的是,根据小恬九年来的学校经历,她并没有表现出喜欢阅读的征兆,虽然我一直努力尝试,也没有太大的起色,只好继续自己闷头读书,在聊天时给她讲一讲书中的故事或者新知。
最近小恬好像突然开了窍,无论是坐公交车还是吃个早饭,都能拿着手机去读《三国演义》和《岛》这样经典的书籍,现在看来,潜移默化还是产生了一些影响,书籍不仅能够抚慰我的心灵,也在慢慢打开孩子心中的封印,这才是真正的暖心之物吧。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慰藉,在通往想要的自己这条并不容易走下去的路上,陪伴我们一步步踏实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