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也会遇上伶牙俐齿的对手,让你一时有口难辩?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道理,听起来怪怪的,却一下子反驳不了呢?
只要掌握这些,便能轻松识破对方为你布下的“伪逻辑”!
话不多说,让我们先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一下要说的知识点,来,敲黑板!!
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会犯的思维误区,你中招了么?
Part 1:歧义谬误
词义模糊
利用了语言的歧义,在论证过程中通过改变词义来支持一个无事实根据的结论。
“为什么”这个词很可能被用于语义含糊。在一种语境中,它被用于寻求原因,在另一种语境中它被用于寻求目的。一个人会声称:“科学无法告诉我们事情为什么是这样?我们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要讲道德?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其他来源来告诉我们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案例:皇后告诉好奇的小鹤,她隔天可以吃一次果酱,但今天绝对不行,因为“今天”不是“隔天”。
修改定义
甲对一组事物下了一般性断言,之后,乙提出证据来质疑这个断言,而甲并不改变自己的立场,或对证据进行辩驳,而是靠肆意修改组内成员资格来回避质疑。明知这样做是有意歪曲,仍然恶意地重新定义一个范畴。
案例:哈米什读报时,偶然看到一个英格兰人犯下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他的反应是:“没有苏格兰人会做这种事。”第二天,他又读到一个苏格兰人犯下了更严重的罪恶,但他并没有改变对苏格兰人的断言,而是说:“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会做出这种事。”(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
Part 2:因果谬误
乱赋因果
该项谬误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为一个事件假定一项原因。当事件b紧跟着事件a发生(后此即因此)或同时发生(伴此即因此)时,这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由于某些未知因素,同时影响了a和b。一个人不能毫无根据的,由此得出事件a导致事件b的结论。
案例:每当长夜将尽、破晓之前,河狸总是一路走到山顶,并呼唤太阳出现,太阳总是如约而至。
滑坡谬误
该论证试图证明,接受某命题将无可避免地导致一系列事件,且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事件是不受欢迎的。尽管这一系列事件有可能会发生(每一步变迁都有一定概率发生),但该论证假设每一步变迁都是无法避免的,却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支持,利用观众恐惧,进行预先假设。
案例:如果你允许一个陌生人进入你的前院,第二天他就会登堂入室,第三天他就会吃掉你的宝宝。
Part 3:不当假设
虚假两难
指给出一个由两种范围组成的有限集合,并假设讨论范围内的一切事物都必须属于该集合。因此,若拒绝其中一个范畴,便只好接受另外一个。这种谬误也被称作排中谬误、非黑即白谬误或错误二分法。
案例:店家:“您想品尝牛油果的哪个部分?”顾客:“我想吃中间的,可那部分怎么不见了?”
合成谬误and分解谬误
合成谬误,若从所有局部都拥有某属性就推断出总体也一定具有该属性。
案例:羊群里的每只羊都有一个妈妈,但我们不能由此推断出整个羊群有一个妈妈。
分解谬误,只因总体拥有某属性,便推断某局部也一定拥有该属性。
案例:我们队所向披靡,因此,我们的任何一名队员都能够单挑并赢过另一队的任何一名球员。
Part 4:丐词魔术
循环论证
是丐词魔术的四种类型之一。待证明的结论被含蓄或明白地置入了一个或多个前提中。在循环论证中,结论有时公然被用作前提,但更经常的是,它被改写成一个似乎不一样的命题。
案例:有人告诉一个无神论者,他应该信上帝,否则他会下地狱。在这里,“下地狱”背后隐含的前提是:存在着一个上帝送他去那儿。因此,前提“存在着上帝把不信的人送去地狱”被用来支持结论“上帝是存在的”。
Part 5:弱类比(非典型样本)
轻率归纳
当论证者从某样本得出结论,而该样本太小或是太特殊以至于缺乏代表性。
案例:在大街上问了十个人对总统削减赤字计划的看法,绝不能认为这是评估了整个国家的观点。
Part 6:资料缺失
诉诸无知
该项谬误仅仅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某命题是假的,就认为它是真的。证据的缺席被当做了证据不存在的证据。它的另一个特殊形式是,诉诸“个人怀疑”,某人不能想象某事,导致他相信某事是假的。
案例:看有一束奇异的光划过天际,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一定是外星人,从另一个星球来拜访我们。
Part 7:无关转移
诉诸结果
即依据某观点若成立(或不成立)所产生的结果好坏,来判断一个观点是否正确。但一个命题导致不利的后果,并不意味着该命题是假的,同样,只因为一个命题会带来好的结果,并不能突然让它变成真的。与效果相关的品质不能转移给产生效果的原因。
举例:专家一致认为:奶牛排放物正在毁灭我们的星球。可如果减少奶牛,我去哪儿就都不方便了,那也太郁闷了,因此奶牛排放物并不会毁灭我们的星球。
罪恶关联
通过指出某个被社会妖魔化的个人或群体也认同某观点,以诋毁该观点。某群体在所有方面都坏得无可救药。即使只有一项属性与该群体一样,也会使其成为该群体的一员,从而被赋予与之相关的一切邪恶。
案例:我的对手主张,应该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钱。你们知道还有谁这么认为吗?这个独裁者!!!
稻草人谬误
树立稻草人,是指有意地滑稽模仿他人论点,以达到攻击模仿出来的论点,而非实际论点的目的。歪曲观点比驳斥证据要容易得多。
举例:一只健壮充满活力,色彩斑斓的大嘴鸟,被一位画家完全的画走样了。稍后他把他的画展示给观众:“看,这只鸟多么呆滞,多么死气沉沉!”
起源谬误
仅仅因为某观点的起源就贬低或维护它。若一个人对某观点的起源抱有情绪,在评估该观点的价值时便很难忽略这些情绪。
诉诸无关权威
诉诸权威,即诉诸比其他更有见识的人的权威,这种感觉经常是对的,但并不总是如此。一个人可以理性地诉诸相关领域的权威,但如果诉诸无关权威,即不是手头问题专家的人,其观点更可能是错误的。
案例:奇怪的是,作为当今世上最杰出的化学家,黑猩猩博士对两性问题的看法经常被人引用。
人身攻击
通过攻击一个人本身,而不是攻击其论点,以转移讨论话题,最终达到诋毁其论点的目的。这种类型的人身攻击被称为“侮辱性人身攻击”,还有一种叫“处境类人身攻击。”即用愤世嫉俗的眼光去攻击论证人,通常是对他们的动机作出评判,使讨论完全偏离轨道。
诉诸虚伪
诉诸虚伪,通过指出某人的观点与其本人的行为或以往陈述相矛盾来反驳该观点,也就是说,用指控来回答指控,把注意力从观点本身转移到提出观点的人身上。“你也一样”。因为某人的立场前后不一致,来反驳他此刻立场的不正确。
案例:“你干嘛一直喝我的粥?”“你不也偷吃爷爷的蜂蜜?”
诉诸情感(恐惧)
这项谬误利用了听众的恐惧,设想某命题若被接受将产生一个可怕的未来,而不是提供实证以证明接受该命题将导致一个必然的结果。
案例:毛驴先生说服了所有人,假如青蛙先生成为教务长,很快整所大学就会被青蛙们掌控,于是,青蛙先生落选了。
诉诸潮流
诉诸潮流,也被称为诉诸大众,以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均相信某命题的事实为依据,来证明该命题一定是真的。
案例:为什么你不想带派对帽?其他每只鸟都带了一顶。
Part 8:命题谬误
肯定后件
形式:如果a则c;a成立;因此c成立。其中a被称为前件,c被称为后件,它们组成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
案例:如果水在海平面沸腾,则它的温度至少有100摄氏度。水在海平面沸腾,因此水温至少有100摄氏度。
谬误:如果a则c;c成立;因此a成立。错误在于假设,如果后件为真,则前件也必然为真,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案例:假设上过大学的人是成功的,而约翰是成功的,但并不能得出他一定上过大学。
摘者说:以上内容选自《神逻辑》一书,做了些许整理,分享给你们,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