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鬼谷子曾说:
“觉人之伪,不形之于色;吃人之亏,不动之于口;施人之恩,不发之于言;受人之惠,不忘之于心。”
意思是说,讨厌别人虚伪的一面,淡然处之,不表现在脸上。
知道自己吃了亏,长个经验就好,不用去针锋相对,给了人家恩情,也不要天天挂在嘴上。
受了他人的恩惠,关键是记在心里就是好,不靠一张嘴道谢。
讨厌却不说破,不喜欢也能包容,才是智慧。
曾国藩曾经有一个老乡叫王錱,很有才华,但却爱出风头,爱发议论,总是在争论中盖过别人一头。
他认为曾国藩是秀才带兵,没有真本事,就很瞧不起他,经常和他较劲。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招募湘军,他很想收王錱为弟子。
王錱直言拒绝说:“我的师傅只有罗山一人。”
曾国藩做人稳重低调,听了这话就把王錱看透了,便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心下暗想:
“王錱虽有几分能耐,但恃才傲物,不好领导,这是带兵的大忌,未来堪忧。”
曾国藩从此很讨厌王錱。
但是讨厌归讨厌,他却心里有数,并不因此漠视王錱的才能。
后来王錱招募兵士,组织团练。
曾国藩看透王錱激进招人,粮饷缺乏的隐患,就写信给他,想让其跟随自己东征。
王錱听了,很不屑地对周围的人说:
“曾国藩这个人京官做久了,动不动就发公文,打官腔,跟他交谈,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话传到曾国藩耳中,他长叹一声,并不强求。
果然不久以后,王錱因为粮饷缺乏,受困于无食无援的空城而兵败,年纪轻轻就病死军中了。
不揭人短,不睚眦必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给别人留面子,留台阶,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德。
曾国藩成于此,王錱败于此。
因为成全别人,做人做事自带分寸,懂得给人留路,是心底的善良,也是人生走的更远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