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有最起码的原则,那请不要在你领工资的地方,玩手机。” –我最敬佩的一位领导
这是2014年我的领导对我说的一句话,我始终铭记着。
你每天有多少时间,给了你的手机?算过吗?
手机,让你的寂寞和空虚得到了依托?还是让你的视野和眼界得到了开阔?
当然,其实都有。只不过让人更好奇和更感兴趣的是那些和成长无关的内容,那些只是耗费着我们生命的内容。
我不知道你现在处在什么职位,什么行业,但如果你还有最起码的原则,请你不要在你领工资的地方“玩”手机。这是本分,你工资绩效里,应尽的本分。
当你工作时间拿起的手机的时候,你最好问一下自己,“拿起它的动机是什么?”然后要联系谁,跟进那些业务,要做些什么能让你的时间更有意义?要做些什么才能让时间更具价值?
还是继续拿起它,刷着那千篇一律的朋友圈,刷着那虚无缥缈的存在感。
其实偶尔想想,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无趣的问题反而会在某些特定的阶段给你带来乐趣。
你有认真的算过,你的时间配比吗?多少给工作、多少给朋友、多少给家人、多少给恋人,以及多少留给成长?
如果没算过,我觉得你应该算一算。
首先,列出一个投入产出比,每件事上你需要投入时间的预算,列好优先选项。
不列好这些优先选项,谈自律就偏远了。自律的前提是首先要自己能够执行自己的规划。执行的进度条便取决于你对自身管理的要求,还有对这个要求的跟进与反馈。
曾听人说八小时内某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
八小时内是根本,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直接途径,至于八小时以外的事儿你能不能不去和八小时内的工作有重叠,取决于我们那八小时以内的效率。
不知道你是否经常会加班?我目前所在的团队基本不会出现加班的状况,只有临时任务时才会临时突破。不论是白班的销售团队还是曾经晚班的运营团队。
我们会每天提前完成工作量,剩下的时间为明天的工作做准备并留出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时间预算。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每天八小时制的工作用七个小时将其完成,剩余时间留给意外和计划。
这是职场的必要规划,当然这份规划的执行力主要取决于坐在管理层上面那位的执行力。要考虑的因素当然很多,就不多说关于团队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了。
主要还是聊聊八小时外,你都做了些什么吧。
要是聊这个话题,手机的问题总是无可避免。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手机在谋着我们的财,害着我们的命,而我们每天也在它身上做着慢性自杀的事儿。因为很多的时间都被我们肆无忌惮的浪费在了它的身上。
你说如今信息化时代,不可能离了手机。是啊,现在也的确是信息化时代,我们也确实离不了手机,可用它做什么你很难找到看似合理的解释去解释清楚。许多下意识的翻看手机,便已经暴露了你的选择。
社交多数是无用的,工作一半的时间都在做着无效的、无关的事儿,那留给成长的时间还剩下多少?
我们付出了很多在这个操蛋的当下,有一种潜意识的认知是先得到,而后才能成为。可你成为了吗?成为了什么?是别人嘴里的达官显贵,还是你自以为的德行兼备。就用着你离不开身的手机去成为的吗?
有些时候,这些顺序是被我们弄反了,理应是“先成为,后得到”。那时候你得到的会是能让你从内到外都散发着自由的光辉的东西。先成为,是要先给自己定位成那个样子,然后通过努力去雕刻成那个样子。当你开始雕刻的时候,你总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耗费在手机上的时间。
当你把自己雕刻成那个样子的时候,你在认知上的层次有一天会让人望尘莫及,你的高度节律会也会让人望尘莫及,而那时候也是你能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去实现你的社会价值的时候。
用到你的所学所得去成就和影响他人,这时候你所得到的东西也是可以让你内心真正愉悦的东西。
当你在某一天,能影响他人用在手机上的时间能够分配给“在学习你的经验和经历上”,你的社会价值更具立体效应的时候,你的能量会收获更多,你得到的也一定会更多。
若是这篇短文让你能够反思,请暂时放下手机,想一下,每天有多少时间被“浪费”在它的身上。如果还没有立体的概念,便先去定义你认知上的浪费。
你要相信,反省与自省是成长的必须。
人总是要懂得自己成就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