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视频,马老师犀利点评身价不菲的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李想确实是把现实和理想太矛盾起来了,我们的理想和现实是不应该对立起来的,朋友和生意也不应该对立起来,兔子先吃窝边草,生意先从朋友做起,朋友不支持谁支持?当然如果连朋友都敢坑,这种人也没救了。”
对于朋友的生意要不要做,我也曾多次面临这样的疑惑。
初次创业时,很多想法比较理想化,很多做法比较稚嫩,对于朋友总是因为抹不开面,张不开嘴,谈钱伤感情,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想想马老师的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甚至在我看来非常优秀的人,还是不好意思做朋友的生意呢?
——对,心理偏见。
中国历来是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重农抑商的思想根深蒂固,知识分子更是视金钱如粪土。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而当时的大环境更是物资匮乏供需严重失衡,经商做生意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加上市场体制规则不完善,故而不排除很多经商者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更有甚者出现很多不靠谱的买卖,诸如“杀熟”行为,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坑害朋友,更别说坑害他人了。正是这些种种不正当行为,让生意蒙上了灰色的底片。
但是要知道,任何事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完善,都是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把过程中的一时的小瑕疵当作生意的全部,未免以偏概全有失偏颇。虽然有偏见,但是每个人不论情愿还是不情愿,依然都要参与到正常的经济生活中。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虽然目前的商业化氛围越来越重,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对做生意还保有着很大的偏见,他们总是认为“买的不如卖的精”,他们是总是把“做生意”与“赚人钱”划为等号。
正是由于这些不正确想法,卖方自然不愿做朋友的生意,因为不想赚朋友的钱。而买方碍于情面,自然也不想和自己朋友做生意。
其实真的大可不必,首先你做的事情对他人有没有价值和帮助,如果答案是‘Yes’,为他人带来了价值和帮助,为何不把这样的价值带给自己的朋友呢?而为他人带来价值和帮助后,取得应有的报酬太正常不过了,毕竟互利互惠是一切良性人际的前提,等价交换更是有意义的尊重。
而对于产品质量没有保障或风险度较高的产品,不建议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因为吃力不讨好。金钱是为人而服务的,钱没了可以再赚,友谊和信誉没了那就损失大了。真正的朋友一定是负责的,为对方负责,为自己负责。
中国毕竟是个人情社会,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朋友的目的不是走后门占便宜,而是为了获得朋友合理合法的支持与帮助。在负责的基础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对于朋友的生意,我们不仅不应该拒之门外,反而应该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