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人的死亡分三个阶段。第一是医院宣布死亡,这是生理的死去。第二是葬礼的举行,这代表着这个人社会地位的死去。第三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去,那么这个人就是真正得死亡了,因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知道曾经那个人的存在了。
死亡不是一瞬间的事情,而是比一生还要漫长的事情。
本周,我们采访了身边的朋友
有没有正儿八经考虑过自己的死亡?
LYY
女|22岁|优秀的儿童教师
“老子可能要死了!”
没想过死,只想过重生,因为差点死过一次,我就觉得,活着贼他妈重要,爱谁谁。所以手术前分了个手,美滋滋。
当时查出来身患重疾的三十秒,觉得会死吧我操他妈。然后我就从18楼一楼一楼走下去,旁边那些傻逼还笑嘻嘻——笑你妈了个逼,老子可能要死了!
“永远孤独的人会变成老怪物”
现在,我觉得我会一直灿烂,不会老不会死,我只想过等我年纪很大很大了,我可能会因为实在没有人可以解决我的孤独,而变成一个老怪物。其实我怕死怕痛怕老,想到自己可能永远孤独,没有解决办法,就觉得更糟糕。
“爱让我死乞白赖想要久活”
真要死的话,我要跟那个一直没办法在一起的人一起死啊,老子死磕几年了。我是为爱痴狂的人,所以如果有想死念头,应该都是和爱有关吧,比方说我和他真的没可能了,就卵心痛得要死喔。
我本来对2017年特别期待,觉得可以好好去追他、和他重新开始的。结果查出身体有问题了,我就觉得,我和他面前的那堵墙,不是墙了,变成了两个星球,他在地球,我在随时会死星球。
我给他打电话都是哭,然后他叫我别怕,说要不要他打电话给姑姑,因为他姑姑是医生,当时我越听越想哭,他还是那个他……我们这两年好像没有分开过,但是我们不一样了。
促使我坚持的赖活下去,是因为我还想和他在一起,我想,死乞白赖活得久一点,就总会有机会熬到最后。
咏絮公子
女|23岁|准备离职的编导
“我想要感受到自己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以前我经常为自己的遗嘱打副稿。我有一个很好的去世设定,那时候我一定是孤身一人,在自家的庭院里,夏天,树下,手里的蒲扇落在我的腿肚子上,然后我闭上了眼睛,那时候我一定是个非常慈祥的老太太,年纪介于七十到八十之间
突然觉得这个话题好可怕,不行,我去吃个麻辣烫压压惊。
老坛
女|22岁|刚入职的人民教师
“从‘以死泄愤’到‘由死知生’”
中二时期经常想,一点小事不顺心就想以死泄愤。现在只想平安喜乐,天下太平。
大概是高三的时候,学习很紧张,经常听到很多其它学校学生压力太大休学、自杀的新闻,但是我觉得自己真正走向成熟反而是在那个时候。
因为那段时间类似的新闻很多,基本上就跟现在的微博热搜一样,一个更惨的代替一个有点惨的。我不知道大家是假装忘记还是真的忘记了,总之“很惨的那些人”很快就不被提起了,的确学习紧张也没那么多功夫关注别人……但是我会因此觉得很难受。
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内心在滋长一种恶,这种恶让我觉得自己在走向成熟。我很快速的从别人的悲惨经历中建立起自己的需求体系,例如我不想死,我不想被忘记,我不想被别人在茶余饭后谈论而自己永远失去辩驳的机会。甚至每当我的想法有所松动时,我还会用“那些人”的经历来提醒自己。
我不再轻易想着以死泄愤了,因为我看到太多人死了,愤没泄了。
“想死不是一件沉重的事情”
我会怀念那段中二时期,毕竟跟我的少女时期同时发生的。而且想死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如果这些话也会发出去的话,我真的很想提醒大家,不要嘲笑身边想死的朋友,如果想死变成一件不那么沉重的、可以讨论的事情,很多深夜,一个人无法摆脱绝望的时候,就都还有转机。
人形充电宝
男|24岁|世界500强打工仔
“不要聊这么沉重的话题”
老死吧。这个话题太沉重了,聊得我现在就有点想死。下一期聊重生的时候再喊我吧,下一期。
Z先森
男|23岁|某事业单位基层干部
“离死亡很遥远”
以前还说过担心自己死在21岁之前,因为读书时代并不能算一个独立的个体吧,依靠父母的养育活着,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会很没有安全感。
现在会觉得死亡还很遥远吧,而眼前的烦恼这么多,没有多余的时间思考这么远的忧愁耶。在这之前还不如担心什么时候丧失性能力勒。
一一
男|23岁|重写剧本时激情澎湃的编剧
“……”
应该会自己结束自己,因为我不想死得像条老狗。
东东然
男|28岁|在成为心理咨询师的道路上干兼职
“死前过把瘾”
我以前希望自己腿脚也不利索了身体也不好了的时候,就不拖下去了,找个很美很幽静的悬崖,就这么下去,也不会有太多的痛苦,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过瘾,体验这种无拘无束回归自然的感觉。
总而言之,我不希望自己躺在病床上垂垂老矣,在“儿女们”的陪伴下咽下最后一口气,我希望我的生与死,都是在我的掌控之中,与其把决定我死亡的期限留给疾病、输氧管或者是心脏起搏器,我更希望是在我觉得“差不多了可以结束了”的时候,结束我的生命。
我觉得安乐死太无聊了,安乐死是选择死亡的自由,但是这种死法很无聊,与其这样不如选个刺激点的死法。做一次做完就会死的事情。
“上完火星之后就可以死了吗?”
我第一次会去思考“死亡”这件事,其实好像跟“死亡”没什么关系:小学的班主任在我们毕业的时候问我们,“梦想是什么”,我说:“上火星”。我的班主任并没有在这之后像其他老师一样说:“哎呀真棒很不错的梦想呢”,而是反问我:“梦想呢,就是你做完这件事之后你就可以去死了。你觉得你上完火星之后就可以死了吗?”那时候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我要做成什么事情才会让我“死而无憾”,死亡对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来世做一只蜗牛也挺好的”
小的时候,会让我觉得害怕的是,自己死了之后是不是就不存在了,我没办法接受自己的生命、意识就这么从世上消失,我觉得我的生命会在这一阶段结束之后,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下去。相比起上天堂下地狱之类的,我倒是觉得来世能做一只蜗牛也挺好的。
方远
男|30岁|满城投放垃圾桶的文案策划
“死而无憾、死而无痛”
人们的假想,分为两种:要么过分悲惨消极,要么过度虚化美好。我想象中的死亡,由好到糟排序:
1. 阳光小院,躺椅午休。老伴儿在做饭,小孙子在一旁和猫狗玩耍。清风徐来,顿觉无憾,不痛不痒,猝然长逝。我死后,一家人开开心心聚个大餐,把我骨灰撒向郊野,顺便踏青游玩一番。
2. 年老多病,无人看护,黑暗潮湿的狭小屋子里,一把安眠药吞下,沉沉睡去。间或半睡半醒,略有意识,但已虚弱不能动。头脑一片模糊,几经天人交战,终于回光返照,心里叹道:对哦,原来我是要死了啊。于是死去。
大概最好的就是死而无憾,死而无痛了,而且不要给生者留下阴影。
小绵羊
男|28岁|电子显微镜技术工程师
“在爱人怀里默默死去的无名英雄”
我对死亡的想象,纯粹来自于在现世的各种需求,比如希望得到喜欢的人的认可,就会想象自己壮烈牺牲,爱人为我伤心,哭得不行。我不满意的地方在于,总觉得剧情不够精彩。
现实一点的死法,主要是我自己跳楼了,但纠结的就是担心死后,自己藏的毛片什么的会被发现,然后就不想死了。
“无尊严毋宁死”
我以前会忍受不了自己老得走不动的样子。这种观念是《罗马人的故事》里感受到的。罗马人的观念是要活得有尊严。哈德良帝在晚年也是卧床不起,想要自杀,但是又不被允许,他于是就往元老院的议员身上撒气,后来他选择的继任者安东尼把他转移到了海边的一所别墅,推门见海。哈德良平静了下来,平静地离开人世。
“爸妈,你们为什么要生我!”
死亡这个话题,我觉得就是哲学问题的起源,小时候是没有死这个概念的,但是后来看到电影电视里面的人被杀掉,猛然惊觉,我自己也有会死的可能。那一刻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其实怀疑自己的存在,就是想要逃避会死亡的结局,也会因此去思考存在的意义——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总是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总是在质问,为什么要让我活着?这个问题等同于经常跟爸妈说的——“你们为什么要生我!”
“遇到另一半让我觉得圆满”
我看到我外公外婆总想着要活久一点,要长寿,我就总是想着那句话:如果不吸烟不喝酒能活得久一点,我活那么久干什么呢?可是现在我觉得,活着真好。可能是因为感觉幸福吧。以前的生命,一直缺点什么,后来遇到另一半了,觉得圆满了。
Sunshinestyle
女|忘了几岁|作业巨多的建筑学学生
“怕死”
我经常赶作业很晚,有一次不知不觉弄到凌晨六点,当时心跳特别快,然后我八点还有课,我可以睡觉了我还睡不着,我就摸着我的心,我超级怕一觉就醒不来。我是真的怕了,没事就早点睡。
蛋炒饭
女|23岁|在帝都找工作ing
“为了我妈好好活下去”
经常想死的问题。高中动过手术,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的上的灯光一盏一盏的从眼前晃过,想起1984艾伦·帕克《鸟人》的某个镜头,有点迷离的美感。打完麻药开始晕乎乎的,脑子里还是在想要是就这么出不来了也挺好的,“安乐死”大概就是这种体验吧。后来手术完被护士拍醒的时候,发现我妈在哭,心里觉得愧疚,想着为了我妈要好好活下去。
“活着就会陷入西西弗斯神话般的死循环”
大学的时候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会读一些哲学书,发现有的哲学家很坏,他们会抛出问题、探讨问题,但就是不解决问题。
其实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为什么活着”就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答案是有时效性的,可能今天觉得有意义了,明天又陷入寻找意义的死循环了。就像西西弗斯,他用一生的时间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推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我们也是在不断寻找意义的过程中慢慢老死,除非能找到信仰。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管怎样去寻找活着的意义,都算一种对死亡的逃避。
“因为不甘心所以没死成”
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在外地一个小出租屋里,几乎没吃没喝的躺了三天,中间爬到楼顶想过去死,想过死了之后怎么办,我妈妈一定会很痛苦,但我没有鼓起勇气跳下去自杀,不是为了任何人,也不是胆怯,我知道只要闭眼,纵身一跃,一切都会结束。最终我没跳,因为我在中间一直不停的问自己活到现在甘心吗?甘心吗?
——不甘心。我还什么都没有体验,11岁的时候以为我够得着的就是我的全世界,21岁的时候发现不是这样。那么21岁的时候以为活着没意义了,61呢?81呢?只要活着,就有太多太多的可能性。从那一刻起,我觉得我重获新生,或者说,找到“存在意义”的答案了。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也说到——“有没有可能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你以为找到了,却反而失去意义,当你开始寻找时,那个状态才是意义。”
“活在当下,其余的爱咋咋地”
现在我明白了,是的,“为什么活着”、“死了之后去哪”……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但并不意味着就要去死,也并不意味着不去死就是胆小、活着就是苟且。
我承认我们平时会千方百计去逃避“死亡”,我觉得这是一种本能,并且我并不以此本能为耻。相反,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你能更好的去沉淀在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中。像海德格尔说的,“诗意地栖居”。
现在有时候会做正念练习,旨在“活在当下”,也经常会感叹活着真好。尤其是意识到自己可能随时会死的时候,不过偶尔会害怕死了之后我的日记被发现了怎么办?好羞羞。不过到时候我也不知道了,管他呢。
“要死的时候蹦个极吧”
没办法接受自己垂垂老矣走不动、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的样子。所以要是万一身患重疾感觉自己吃不消了,应该会最后再嗨一把吧,比如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蹦个极,然后不要吓到小朋友之类的。或者在爱人怀里死去吧,不想在死前还要意识到自己像宇宙中一颗无人知晓的星球般的孤独感,起码要被爱人抱抱,希望老到那个时候有愿意抱我死去的爱人吧。
Moirae瞬
女|27岁|京城自由职业者
“皈依之后不再纠结生死意义”
死的状态只要不是duang的突然,肯定是回到皈依的寺院去。把今生能还的债努力还还然后跑寺院去和绝姆们一起玩。寺庙不止青灯古佛,有好多事情要做的,做得动就做,做不动就躺帐篷里念经。
我觉得我还好了,在别的孩子觉得死亡懵懵懂懂的时候我最好的朋友突然车祸没了,那个时候起我对死亡明晰了很多,死亡不是只有老人才离得近,是离每一个生命都很近。
之后皈依了更不纠结了,大家真的以为想一想自己怎么死的能解决啥实质问题吗?还不如想一想自己怎么样挣更多钱,最起码后者可控性高多了。
“如果我们觉得活够了,就到一个我们去过的地方,山明水秀的地方,自行安乐死好吗?”当时平行涛答应了,不过时间到来,他却忘了,还笑回:“我只是呼拢你,生命的本质,就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死。”
——琼瑶与丈夫谈论死亡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单细胞向”
此刻按照国际惯例感谢每一位完整阅读完全文的朋友。
这个栏目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两个普通人想跟大家一起玩儿,所以只要你有话想说,我们就放下碗筷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