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个人做5个人的事,拿4个人的工资,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很多小公司对此进行过薪酬改革,但结果却并不如意,甚至出现得不偿失的结果,我们举一个例子。
我们打个比方,假如有5个员工,每个员工的工资是3000元,合计15,000元,按三个人做5个人的事情,拿4个人的工资原理操作如下。
一你必须辞退或者调转岗位两名员工。
二留三名员工,然后给予他们4个人的工资及每人工资从3000元涨到4000元,对此公司也能节省3000元。
这看起来十分棒,甚至是双赢的局面。
一开始或许员工会很开心,因为涨薪,但很快问题便来了,员工开始抱怨工作忙不过来,与此同时公司也频繁出现问题,如退货增加投诉增加交期延误,当然这时候发现三个员工的确是忙不过来,于是增加一名员工,但是问题是前面三人的工资原本是4人的工资及每人4000元,如果再加一人也只能平衡发工资,按4000元支付结果,公司从原来的5人发15,000元,到现在的4人发16000元,公司比原来5人的工资支出还增加了1000元的成本。
这样还没有结束,再过一段时间会发现4个人依然忙不过来,员工还是抱怨年龄要求再增加一个人,无奈再招来一个人,又回到了当初5人工作,但是每个人的工资却从原来的3000元涨到了4000元,对公司来讲,薪酬成本也从15,000元增加到了2万元。
这个结果对小公司的老板来说并不好,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老板不能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想着怎么省钱,而是要先衡量工作量。
老板如果想让三个人做5个人的是哪4个人的公司要明白一个目的,那就是节省开支,获得高效能,这也是纪检管理中利益分配的重要环节,因此干活是最重要的。
干活其实就是公司的工作量,我们要根据工作量来定价,而不是根据现有的工资来分配工作量,换句话来说工作量多的话,员工的收入就会高,当员工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可以把工作分出去,因为每一个工作都是有定价的,把工作分出去对应的钱也就分出去了,这样每个员工为了保障自己的收入,一定会尽量做好每一项工作,如果员工总是做不好某项工作,老板可以重新分配工作给另一个员工,当然对应的定价也会做重新分配,因此总的来说这就需要公司老板打破钉钉定岗,要一专多能,一人多岗,让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量饱和起来,不应该出现员工一天工作8小时,这段工作时间却只有3~4小时在这里我们建议老板采用PPV产值量化等薪酬模式。
PPV产值量化主要是指将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项目,工作结果等以标准化规则化价值化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计算,并直接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形成多劳多得的利益分配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跨部门工作,复合型人才员工加班工作主动付出等企业管理困惑,相比传统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等更具激励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