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印室遇见木水师傅。他说,昨天看了你的《二子乘舟》,被这两兄弟雷翻了,春秋时侯的人,就是愚忠愚孝。
我说,古人讲究“礼”。
《延禧攻略》看完,我只记住了“大猪蹄子”和“这不合礼数”两句话。
啥是“礼”?好多古书都有解释。我比较喜欢《韵会》里的解释:“盖用人心之仁义而为之,品秩使各得其敛之,谓礼。”是说:人的仁义心理反映在言谈举止,就是礼。
用现代眼光看,“礼”就是“法”出现之前,一种介于道德和法律的社会规范。如今我们讲究“法治社会”,而越往古代,就越趋向“礼治社会”。
其实一部《论语》处处在讲“礼”,孔子终其一生,追求的也就是“克己复礼”。当然他说的礼,是以“仁义”作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周礼。
以战争为例,在《孙子兵法》“兵不厌诈”出现以前,春秋时期的战争,在“礼”的束缚之下,变得特别可爱。
那时候,平民和奴隶没有资格作战,只能做后勤,叫做“卒”。真正打仗的都是贵族阶级的人,也就是“士”。所以那时候的战争,太有绅士风度了。
钱穆先生说:“当时的国际间,虽则不断以兵戎相见,而大体上一般趋势,则均重和平,守信义。外交上的文雅风流,更足表现出当时一般贵族文化上之修养与了解。即在战争中,尤能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让之素养,而有时则成为一种当时独有的幽默。”
听听具体的故事,就知道幽默在哪儿了。
第一个,宋楚泓水交战。宋国早列好的阵型了,而楚国正在艰难渡河。有人劝宋襄公趁虚而入,在楚国被水所困的时候袭击,那楚国估计是不堪一击的。可宋襄公愣是要等到楚军都过来了,站稳了,才开始打仗,然后就一败涂地,自己第二年也死了。
第二个,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大夫郤至在战斗的过程中三次遇见楚王,都急忙下车行礼。休战时,楚王就派使臣去慰问郤至,还送了他一张弓。郤至见到楚王的使臣,立刻脱下头盔行礼,还称自己是楚王的“外国臣子”。
第三个,宋国内乱时公子城与华豹之间的决斗。战车狭路相逢,华豹先向公子城射了一箭,没中,正打算射第二箭,被公子城骂了:“你这卑鄙小人,你刚刚射过我了,现在轮到我射你了!”华豹就真的放下弓,老老实实地等公子城射他,结果被一箭射死。
第四个最滑稽,晋楚邲之战。晋军战败逃跑,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辆战车陷进了泥坑动弹不得。楚军追上来了,赶紧帮助晋军把车修好,然后继续追赶。没跑几步晋军战车又坏了,楚军再次帮助修理战车,然后继续追赶。最逗逼的是,逃跑中的晋国军队还嘲笑楚国:“楚国军队连逃跑都这么专业!”
用我们当下人的眼光来看,上述战争中的“仁义”何等迂腐,有种“友谊第一、战争第二”的感觉。
没错,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好,普遍道德规范也好,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当年日本派遣唐使来唐朝学习,回去后,从建制到建设,处处模仿中国,唯独没有学走“仁”,而是把仁义的儒家学成了武士道,这也是个和有意思的话题。
现在一些人,不知今夕是何年,动辄就到老祖宗那里找法宝,实在可笑。比如儒家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等。在当时,对社会是起过一定的稳定作用的,但如现在按这些去办,只让人觉得残酷。
这就是,木水师傅觉得《二子乘舟》中两兄弟的行为忒脑残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