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西班牙的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同时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阅读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阅读量大会使孩子在人生观、世界观、知识面、感知力、求知欲、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形成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都现出明显的优势。所以,在一生中的黄金阅读期做好阅读储备,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古今中外许多名家都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便摘抄了几条以供借鉴。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莎士比亚这样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图书,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高尔基这样说: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的一种宝贵的习惯。可见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非常重视读书,因此小学生多读课外书对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育与读书,亦是如此。教师,每天在做的工作,就是知识输出。而在教育观念快速变化,教育形式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果没有阅读来做知识补充,老师的课堂,无法保持活力。
有一个老师回忆,自己在教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时,学生问,诗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然而十余亩不小,七八间不少,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条件是不是很好?
当老师一味沉浸在课堂教学压力、教学成绩考核,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关系维系中时,老师很容易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倦。而这时如果把自己抽离出来,静下心来读书,老师就会发现,经过书卷的浸润,独处时自得其乐;与人交往时,气度文雅。
学生从师而学,教师的学习姿态,会影响学生求知的态度。如果学生看到的老师,永远是忙忙碌碌,改作业、上讲台、见家长,却没有看到老师从容阅读的姿态,那么即便老师日日告诫学生要多读好书,学生也很难领略“阅读”的趣味。只有老师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头脑清醒有智慧,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使人有趣味、有激情。
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一天天在书香的濡染中,会变的愈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就会生发出来,飘逸四散。
那如兰的的一缕芬芳,就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