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昨天女儿跟我说,她在某宝看上了一条2万多元的小黑裙,加入了购物车,设计非常简约大方,她很喜欢黑色和这种风格。
然后,女儿歪着脑袋问我:“妈妈,你会不会觉得我虚荣?”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笑着问她:“你觉得自己虚荣吗?”
女儿说:“我才不虚荣呢!
我说:“是啊,我家宝贝一点也不虚荣,而且妈妈觉得你很有品味,但凡奢侈品,贵在它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体现的是设计师的认知水平,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技术等等,它的存在意义在于丰富人的精神内涵,妈妈很开心你对时尚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女儿高兴地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但是妈妈不会给你买,因为我现在给你买没有任何意义,一来,你才不到16岁,还是个学生。二来,奢侈品的购买者首先得拥有与奢侈品相匹配的能力和财力,妈妈非常反对一些女孩子为了虚荣,每月‘吃糠咽菜’地攒半年的钱,去买一款大牌包包或服装,妈妈知道你肯定不会这么做,所以,这些奢侈品就让它成为你未来人生的一个小小目标吧。”
女儿笑着说:“好吧。”
一段小小的对话结束,女儿和我都很开心。
话说,女儿确实一点都不虚荣,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对穿什么衣服、背什么书包、用什么文具挑挑捡捡,什么方便穿什么,什么简单穿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崇尚极简,讨厌繁琐,虽然是个女孩子,但也不像个女孩子,缺少女孩子们的那点“矫情”,也不屑与人攀比。她的关注点不在这些物质方面。
这次和女儿的聊天,我觉得自己做对了以下这三点:
一、不轻易评价,重视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当女儿问我她是不是虚荣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问她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最初,孩子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对他的评价上。谁对他最重要,谁的评价也可能对他最重要,也更容易影响到他的行为以及情感体验。
所以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和不良行为,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去随意地评价孩子。
但作为青春期的孩子,我知道女儿对自我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知,也许孩子对我就是一种试探性提问,而且无论我回答是与否,其实都意义不大,孩子的自我认同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引导孩子自我分析和反思,二是体现对孩子的尊重,让她觉得对自己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来自外界和他人。
二、用正向的鼓励,帮孩子“转念”。
家庭教育中,父母恰当的鼓励,会有很好的正面作用。特别是当孩子面对问题有一些负向思维的时候,要及时帮助孩子“转念”。
作为一个普通上班族,面对女儿喜欢一条2万多元的裙子,我没有去斥责孩子不该怎么怎么样,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在孩子质疑自己是否虚荣的时候,使用了一个转念的方法,用赞赏孩子的品味这点出发,让孩子对自己的喜好赋予了她没有想到的高度(当我说女儿品味高的时候,她有点讶异地抬了抬眉毛),给予了她正向能量。
至少会让孩子明白追求品质好的物品并不是虚荣,而是随着人的成长,品味的逐渐提升,肯定了女儿通过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视野拓展了,品味提升了。这种正向的鼓励,使孩子思维被引向了正确的积极的一面,激发了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用“借题发挥”,作正向的引导。
一个智慧的妈妈对孩子的教育,不是说教和灌输,而是以“聊天”的形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今天我使用了一种有智慧的“借题发挥”,就是如何让“今天这个事”、“别人家的事儿”,成为教育孩子的资源。
我在肯定女儿不虚荣的同时,告诉她奢侈品很多正向的意义,借机告诉她奢侈品的获得,不是通过毁掉健康情况下的节省或其他途径,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争取与它相匹配。
女儿就会明白,她已经长大了,不可能永远依赖父母,自己喜欢的东西要自己去奋斗,作为她未来奋斗一个小小的目标未尝不可。
这种做法,暂时淡化了女儿当下对这些物品的关注,引导她把目光转向了未来。
孩子出现任何不稳定的行为,都是在寻找自我,“错误”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环。所以,不要把它妖魔化了。相反,你要相信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存在一个正面动机,千万不要只看表象,而关闭了孩子的自我探索的通道,让他失去各种尝试的热情。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的确,没有追求的人生是十分乏味的。
孩子的心灵无比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