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四个故事,每个故事代表了一种方法。
第一个故事:公交车上的疯子
在当地心理协会学习的时候,认识了大刘。叫他大刘,其实比我还小。第一次见面我就发现,给我上课的老师对其他人很随意,唯独对大刘有种尊重感。
这个疑惑在大刘发言的时候立刻得到了解除,他就一个问题,可以犀利地讲出一二三点,并随手拿出身边的物件来举例,反应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熟悉了之后才知道,他是圈内有名的演讲狂人。毕业后什么工作也不去找,只做演讲相关的事情。现在拥有一家培训公司。
有次吃饭的时候,大刘透露说:大学的时候,他只要当众讲话,一句话都说不全。然后,他详细述说了他成为演讲大神的整个经历。
大学一年级,当别人都沉浸在解放的狂欢中时,大刘却很迷茫。在一所三流大学,自己毕业以后要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与一般「选择自己优势」的做法相反,大刘经过一个月的思考,选择了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演讲。大刘的理由是,如果我连最不擅长的都能做好,还有什么做不好?
大刘想,自己害怕当众讲话,不就是怕丢人么?既然这样,我就练习让自己不要脸。
大刘的方法特别简单,练习,练习,拼命的联系。他先找来一篇讲稿(好像是闻一多那篇),对着镜子练了100多遍。然后他走出寝室,早晨对着操场练100多遍。接下来,他开始拉室友,天天对着他们练。当他感觉滚瓜烂熟的时候,脱口而出的时候,他开始站在学校的路口,对着路人练习。
你问他紧张么,当然紧张。「但是我一边紧张着一边也能脱口而出,因为太熟了」,大刘说。终于,从紧张到不紧张了,从不紧张到胸有成竹,从胸有成竹到狂热。
大刘彻底爱上了演讲。
终极的挑战来了,大刘在一个周末,随机走上一辆公交车,对着全车的人演讲。在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之后,他下了车,一下子热泪盈眶。
大刘大二的时候,组建了学校的演讲社团。并以「魔鬼式训练」,让他的团队获得当年全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二等奖。大四开始关注商业演讲,毕业后从事一段时间的演讲培训,而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直到现在。
大刘的这种方法叫做刻意练习。使用大量的练习去完成1万个小时的积累,完全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专家级。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故事里没有提到的两个细节:
1、要反复观摩现有专家的演讲技巧,将自己的演讲与之进行比较。
2、在发现进步慢的时候要请教老师,老师的一个点拨会让你有如神助。
第二个故事:安装锚
这个事发生在一次培训中。
老师正在介绍一种快速战胜紧张、焦虑的方法。为了说明方便,他请一位有演讲恐惧的人上台来做演示。
老师:你现在紧张吗?
个案:紧张。
老师:我看到你已经脸红了。
个案:手心也出汗了。
老师:嗯,没关系。我想知道,你从来没有一次成功当众讲话的经历吗?
个案:(思考……)有一次喝了点酒,我当众讲了自己一个有趣的经历,那次倒是不紧张。
老师:你现在能够不紧张地对着这些同学把这个经历分享一下吗?
个案:不行,很紧张。
老师:好的。现在请你闭上眼睛,跟着我的语言,放松~(引导全身做放松)
老师:现在请你回到刚才那个经历的当天,周围都是那天在座的朋友,你看到这些熟悉的脸,感觉亲切……你听到朋友们的笑声……很好,你们喝酒干杯,现在你感觉酒精开始产生作用……你的血液开始加速……现在你的内心是什么感觉?
个案:有点兴奋,激动。
老师:(在个案肘部按了一下)。现在你能分享那个经历了吗?
个案:好像可以。
老师:好的,睁开眼睛,我们再做一次。
这个步骤重复了大概5次。接下来,老师让个案面对同学,然后在他肘部按了一下,请他讲述那个经历。个案顺利完成,根本看不出来有任何紧张和磕巴的感觉。
这是一种高级方法,如果接触过NLP的都会知道。方法如下:
1、找到一个「高能时刻」,是自己经历过的为最佳,如果没有,回忆崇拜的人也可以。
2、尽可能详细地回忆这个「高能时刻」,并在身体上以一个动作联结这个时刻,即安装锚点。
3、反复重复这个过程,确保安装成功。
4、测试。效果应该是,在身体上做出安装的动作,就可以进入「高能时刻」。
第三个故事:内向者的进击
有个男孩从小内向,别说当众讲话了,哪怕跟陌生人问路都会很恐惧。
他长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唯一的好朋友是书,绝大部分消遣是动漫和电影。因为有很多时间学习,他成绩不错,考上一所还算知名的财经院校(211)。但是由于内向,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毕业时每次都在面试环节被淘汰。
看着同学纷纷拿到大银行、外企的offer,他却只能去一家小公司,干着非本行的工作。他的心被刺疼了,于是决定无论如何要改变自己的状况。
他学了很多心理学知识,开始解剖自己。书中看来的一句话让他充满信心:内向的人,也可以有外向的行为。
他发现:
1、恐惧的背后是未知,熟悉的事物不会害怕,对演讲场景的陌生是恐惧的主因。
2、紧张的主因是没有信心,而信心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之上。人只能从成功走向成功。
3、焦虑的核心是自恋,我们以为他人的目光会集中在自己,但其实每个人只关心自己。
基于以上认知,他制订了一个战略:
第一步:走出一小步,先对一个人讲,再扩大到几个人。
第二步:一年内做一次成功的演讲。
第三步:将成功经验应用到之后的演讲。
于是,他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以讲话的机会,不管讲的好不好,只将目标定位在熟悉当众讲话的场景。慢慢的,紧张感越来越少了。很快他就有了表现的机会,领导让他在年会上作为优秀员工发言,为此,他从第一天开始写稿准备,练习了很多遍,直到能够脱口而出。因为他知道,这一次就是转折点。
终于他走上讲台,很紧张,还是很紧张。
但是,当他背出前三句话的时候,紧张感开始消逝,他无比顺畅的讲完全部内容,没有带讲稿。
这是我的故事,我用1年时间战胜了恐惧,现在活跃在当地心理界,每年要做学习沙龙无数,经常受邀到学校给学生和家长讲课。
第四个故事:逆向思维
我的老师做过一个极为艰难的个案,就是演讲恐惧。
这个个案是个老板,对于演讲害怕到极点,一句话都无法说的那种,偏偏工作又需要他讲话。
老师做了很多办法,比如放松暗示,调整认知,挖掘深层次问题,都不是很有效。个案的症状顽固极了。
终于有一次,老师灵光一闪,想起《活出生命的意义》里,维克多·弗兰克尔讲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你太用力去做一件事,你反而无法做到这件事。
这个心理机制也很好理解,当你拼命要去放轻松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在对抗紧张,你的潜意识里想的全部都是紧张,而身体是受潜意识控制的。
于是老师对他说,下次你准备当众讲话的时候,请你拼命保持住心里的那份紧张。
你猜结果怎样?是的,当他拼命去维持紧张感的时候,紧张感反而消失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