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文学的特点,在于追求与读者的共鸣。
其短板,也在于此。
读者读罢,“恩没错,我也这么觉得。”
而少有,“奥,原来是这样。”
最多是知识储备还没到,但少能展示新的思想或观念。
这是文化交流过渡阶段的产物。除了作家,我们有了写手。看到写作领域一派繁荣,年轻人也都以简书,知乎为友,都以文笔学识为荣,可喜可贺。
但是,它始终呈现为一种“传阅”的姿态。我读了一本书,我把它教给你,你再教给他。这里面可能混杂了自己的一些见解,然而大体上,未能推陈出新,未能独树一帜。
或是“集会”的姿态。大家围坐,一个人讲,听众各有心事,也可抱头痛哭。哭罢,面面相觑,于事无补。
技术贴更是如此。我们不缺高明的使用者,却匮乏哪怕稚嫩的开发者。
于是,已经越来越难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多年来,我们已经没有思想家,但我们比任何时代都迫切需要思想。
借孔子传道来说,而今围坐的一圈人里只有学生,唯乏老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看似热闹,却都只是在温习,而不创作。
你可以说,不打好基础,怎么可能搞出新的东西呢?
那是自然。不过,我只是怕大家都忙于,甚至疲于打基础了。四处搜刮他人牙慧,也许自己还尚未践行,就先拿出来给别人讲。
这是什么?是文化推销。仿佛吆喝,来看看哈,我这三句至理名言,价格公道,欢迎传阅。
事实上呢?
一位著作等身的名家教人写作,比一本《教你如何写好文章》中的条条框框更有说服力。通过亲身检验,深切体会到,而不是拿来几句看起来很有道理实则泛泛的话,虚度自己,娱乐他人。
那文学来说,没有哪个时代的文学是以功成名就为目的。现在却有点这种味道。
这种现象,虽能切实传播一些文化知识,但容易蛊惑人心,让人在这种“写作”中迷失自己,只记得博人眼球,迎合读者,丧失创作的本意。
依我说,大家一边分享,一边不要忘记创作的本意。新的技术,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哪一样我们都迫切需要,哪一样也都比获得一千万个共鸣更有价值。让人们关注某件事,这是媒体追求的,让人们看到所有事的本源,这是一个智者追求的。
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同样,谈一些启发,比谈一些共鸣也更有价值。共鸣再多,也难以摆脱在底层叫嚣的命运,如同楼下的一群退休大爷对现代政策的忿忿不平。民众的意见有价值么?也许有,运气好的话。但一谈启发,摧枯拉朽。
说当下教育制度有问题,提出一个新的选拔机制比在网路上把考试骂得狗血淋头能有意义;说现在贪污腐败该治理,提出一个治理方案比怨声载道更振聋发聩…
你可以说,怎么的,我不行我就不能说了?
这不是 you can you up 的问题,而是如何让大家都 up 的问题。看到别人都在吆喝,你也吆喝,这是“游行”。“游行”有用么?也许有用,运气好的话。本质上,这还是底层人通过消耗自己来逼迫顶层人的故事。这就是共鸣的能力所限,最多走到异口同声。
可是这“游行”的队伍要往哪里走呢?必须要启发者来指引。
当然了,路得一步一步走,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我就是想给自己提个醒,路将来需要往哪里走。
如果能多一些沉稳,不急于表现,积攒力气去往更深层次的地方探寻。授人渔技之前,自己要先十分擅渔。
都去买卖前人的鱼,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