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参加10天的内观禅修,我带着小包子回衡阳小住,内观期间让爸妈帮忙照顾小包子。妈妈考虑到两个侄女早上起床困难,可能没办法照顾好小包子。但爸爸一口答应帮忙,没问题,学习对你重要你就去吧,小包子我们来搞定。
在家庭里,爱一个人就是做他喜欢吃的菜。从每一次早中饭的准备中,可以看出爸妈对我浓浓的爱。第一天的早餐是粽子、玉米和鸡蛋,第二天是蒸饺(自己包的饺子,很想让我尝尝);第一天中餐是五个菜,有秋葵、蒸四川腊肠、前一晚的腊肉、炒白菜还有荷折皮汤,这对于三个人的中餐,确实很丰盛,第二天的中餐煮菜是豆腐煮鱼(因为我喜欢吃鱼,也喜欢这个菜市场那种嫩豆腐)。总之,每一餐都能感受到那满满的爱意。虽然由于年事已高,父母吃得咸,但并不影响我从这些咸咸的饭菜发现浓浓的爱。
而这两天,我也不用一个人带小包子,哭了有人抱有人哄,尿不湿有人帮忙换,奶粉有人帮忙泡,洗澡的衣服立刻有人帮忙洗,干了有人帮忙叠好收起来。这两天,我可以认认真真准备我的学习,心无旁骛地看书,不用担心小包子没人管、被冷落。
曾经,由于成长期的困惑,我也对原生家庭对我父母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总是在想:如果我妈不是这样,我爸不是这样,我现在就不会这么混得这么差了。他们的性格、教育方式直接塑造了这样敏感、不耐操的性格,内心深处从一个100%信任他们的人变成对他们有深深不满的人,他们说什么我都想怼(因为那些话就是造成我今日痛苦的直接原因),这种状态在产后,我跟父母共住那几个月加剧。他们受不了我苛责的语气、动不动就生气的暴脾气;我也受不了他们管得太宽、没有界限感的控制欲,那段时间,感觉自己活得很压抑。尤其在相处过程中悲哀的看到,爸爸最爱的孩子似乎从我变成了弟弟一家,我已经成了个别人家的人。想到这些,内心不免觉得悲凉。
但,前段时间写了那篇《假如明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才发现我最后悔的事情之一是对父母脾气很大,伤了父母的心。梳理到这一点,我决心要改,我不想在父母大限之时或者在我大限之时,自己会后悔没有好好珍惜他们。毕竟,他们两才是这个世界全心全意对我好的人。
改变,从自己开始。所有的关系都遵循这个原理,当我开始决定向父母敞开,对父母多一些包容与耐心,父母对我的态度也变了,他们没以前那么尖锐和紧张了。彼此敞开、彼此珍惜,我发现自己又变成了爸妈最爱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