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毛子的名字和老毛子的电影
有同学说,看外国小说,嫌老外的名字太长,就找来电子版,摁ctrl+F把所有长人名都替换成赵四。
俄国人的名字也实在太长了,安德烈·博尔孔斯基。最可怕的是还有一个带着“维奇”的中间名字。嗯,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博尔孔斯基。嗯,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
托尔斯泰的文笔……实在是太啰嗦了。至今记得,翻开《战争与和平》,一口气看了足足五十页,还没看完第一场宴会。贵族夫人和小姐们的聊天,聊得口干舌燥,也看得我一团浆糊。
我同学说,看《百年孤独》一开始,也是被各种人名所困扰。然而,在花了大力气理清楚人物关系之后,小说还是很好看的。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时期,苏联达到了鼎盛。趁着国力的巅峰,苏联人拍摄了《战争与和平》电影。在四个小时的电影里,俄国人用了整整一个小时来描写博罗季诺战役。在苏联人看来,沙俄击败了拿破仑,就像是苏联击败了希特勒,是俄罗斯民族最辉煌和伟大的胜利。
在那个没有电脑特效的年代。苏联真的出动了十几万军队,换上19世纪的服装,借助直升机来完成拍摄。还专程从博物馆里把拿破仑时代的大炮拉出来。
毫无疑问,这是有史以来最贵的一部电影了。
前些年,俄国人又拍了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拿破仑侵俄战争》,以及《拿破仑侵俄战争》的第二季。这些都可以在blibli上面找到。
小说中,男神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在博罗季诺阵亡。历史上,在博罗季诺战役中,法军阵亡了3.5到5万的官兵,其中包括49名将领。俄军则有3.8到4.5万人阵亡,其中包括23名将军。
这其中,包括巴格拉季昂。熟悉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1944年夏季,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全歼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并且一路杀到里加湾的战役被命名为“巴格拉季昂行动”。那场战役之后,有二十万德国战俘在莫斯科游街示众。
可见那段历史在老毛子心中的地位。
美国也拍了《战争与和平》。娜塔莎确实是小仙女,由奥黛丽·赫本出演,也足以证明美国人的诚意。但是美国人太爱他们的明星了,生生的把轰轰烈烈的历史画卷拍成了爱情片。
后来意大利又出了六国合拍的电视剧版本。怎么说呢,演员选得挺好的:安德烈公爵确实有安德烈公爵的气场;娜塔莎一脸稚气,怎么看怎么是个高中女生的模样;叶连娜确实有风尘气。
美版电影里的那个皮埃尔,真的一点都不像皮埃尔。
然而,托尔斯泰写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可真的不仅仅是想讲述俄国人的勇敢。
2、安德烈公爵
托尔斯泰在年轻时也怀着和父辈一样“效忠祖国,效忠沙皇”的理想,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然而俄国却因为方方面面的落后而在战争中惨败,《战争与和平》中对于博罗季诺战场恢弘的描写,正是托尔斯泰这一理想的反映,也是他对于父辈的热血经历的向往。
安德烈公爵的原型,有人说是巴格拉季昂。因为两人都是俄国人勇敢和智慧的象征,又都是在博罗季诺战役中阵亡。
另一种说法,安德烈的姐姐,小说中打酱油的人物,就是托尔斯泰的母亲,不过从年龄上算,好像不太对……
总之,出身贵族的托尔斯泰,在家庭熏陶之下,也带着一种贵族的精神气质和理想。
安德烈公爵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的男神。永远高冷,总是冷静,偶尔愤怒,责任心强。对好朋友皮埃尔关心有加。
安德烈公爵的名言:
“朋友,如果你一定要结婚,就等到你老成一个废物的时候吧。琐事会消磨掉你的所有梦想”
“我们不是对主人的事情无所谓的听差!我们是军官!我们有我们的荣誉!我们对沙皇和祖国负责!现在我们的盟友战败了,我们应该为他们难过!”
“无所事事让人生病。我很忙,所以我很健康。”(这一句来自他父亲)
安德烈公爵在博罗季诺阵亡的时候,我居然丝毫没有感到悲伤。在我看来,对男神来说,阵亡不是终结,而是升华。
就像秋瑾、赵一曼,始终使我们心中的丰碑。
然而,安德烈公爵在奥斯特里茨九死一生,回去后却目睹妻子难产而死。娜塔莎为了劈腿而请求安德烈公爵的原谅,此时安德烈却在博罗季诺一战之后伤重不治……珍惜身边的情感,它是那么宝贵,那么脆弱。
其实也总有人问我:你身边有那么多男基友、女闺蜜,都对你那么好,为什么你还总是在追寻远在天边的人和事呢?
3、皮埃尔·别祖霍夫
皮埃尔能给我更强的代入感。
从一开始,那个夜夜笙歌,总是喝得烂醉的青年,到后来留在莫斯科想要刺杀拿破仑的志士,皮埃尔一直都在寻找他自己。寻找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寻找他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皮埃尔·别祖霍夫,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没有财产继承权,也没有前途的私生子,所以总是混在安纳托利和多洛霍夫的酒会之间,总是夜夜笙歌。安德烈公爵却一遍一遍地在喊他
“你觉得这是你这样的人该有的生活方式?”
“我对你说这些,是因为,你是他们中唯一的好人。”
“你不应该和那些人混在一起”
继承了庄园的皮埃尔,立刻显示出他的理想的一面,给农奴办学校,办医院,给他们改善生活。
他加入了共济会。
他留在沦陷的莫斯科,想要刺杀拿破仑。在皮埃尔看来,正是拿破仑导致了所有的苦难。
在战俘时光中,一系列折磨之后,真正和底层人民相处之后,才有了皮埃尔真正的成长。
男孩子不经历磨难是长不大的。
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早年有过一点荒唐事,带着理想从未放弃,在现实中却迷茫和沉沦。我总觉得,皮埃尔和聂赫留朵夫这两个任务,或多或少带着托尔斯泰自己的影子,也或多或少带着我的影子。
在小说一开始的宴会上,皮埃尔这个低情商的书呆子,不合时宜地在一群贵族老爷中,说拿破仑很伟大,说革命是合理的。
皮埃尔后来成了十二月党人。
4、聂赫留朵夫
晚年的托尔斯泰,对于沙皇的统治,乃至对于人类社会的很多“从来如此”做出了强烈地反思,在这一过程中也有着对自己内心的剖析,以至于最后离家出走。
看过《复活》之后,也容易把自己,把托尔斯泰摆在聂赫留朵夫的位置上。当年喜欢《社会静力学》的青年(受托尔斯泰影响,我也买了这本书,可惜没看过),却成了一个闷在酱缸中的碌碌无为的公务员;对喀秋莎的爱,变成了对马斯洛娃的肉欲;曾经对生活那么多的设想,岁月蹉跎之中,为了多少财产要去迎娶不喜欢的人……
成长最可怕的一面,就是,也许我们会变成当年我们鄙视的人。
借着聂赫留朵夫之口,托尔斯泰质疑了我们所有的行为方式,质疑了监狱,质疑了法律,质疑了沙皇,乃至质疑了“文明”的秩序本身。
聂赫留朵夫心想,一个本来并不坏的人,却要把他送进监狱,和一群人渣相处。多年之后,他真的也成了一个人渣。
法庭上那一句“你信东正教吗?”真是讽刺,信教的人还犯法,难道不是知法犯法,理应从重处罚吗?
农奴的血汗,成了老爷身上的华服。
那么多,那么多的“从来如此,就对吗?”
是马斯洛娃复活了聂赫留朵夫。而不是聂赫留朵夫的所谓“帮助”复活了马斯洛娃。聂赫留朵夫的对自己的拷问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却是马斯洛娃帮他找回了那个少年。
托尔斯泰在他的庄园里,也会问自己类似这样的问题吧?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所以才皮埃尔成了十十二月党人,所以聂赫留朵夫需要救赎。也许托尔斯泰受不了这样的拷问,所以会离家出走。
5、对话:关于成长
我的基友,学霸,才子。高三的时候我们一起在光棍节买醉,醉醺醺地抱怨自己被谁辜负。他现在都有老婆了。在我失恋的时候,他安慰我说“寂寞让女人更寂寞,让男人更强大。”
那时,我们都是一样,像皮埃尔一样迷茫。此时此刻,他却像是我的安德烈公爵。
我的回答是:我要建设一座城市,罗马城,比所有其他的,都要更美丽,更强大,也更富饶。如果有盟友愿意加入,那是最好。如果没有,我们的建设还是要轰隆隆地继续。
我想,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跟男女无关吧。只在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男生之间的谈话,很容易大男子主义。
女神给我看了另一句名言: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波伏娃
艰难困苦什么的,是每个人必修课吧?踩过无数的陷阱之后,我知道吃苦守恒定律:之前所有偷的懒,都会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找上门来。
就像是画素描吧。几个小时定下来的画稿,画错了,擦掉了重画,固然于心不忍。但是如果不肯再多浪费几个小时的话,之后的几年里,几个月里,看着这个有瑕疵的作品,会一直难堪。
我问女神:“在你看来,什么样的男孩子才算是优秀的?才算是强大的?”答:“目标,上进心,自制力,独处的能力,谦虚,以及内心足够的承受力。我觉得这些对我自己很重要。”
看来我距离强大还有很远的距离。以为自己很厉害,以为自己深谋远虑,却总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错误。不过,这些品质,都需要岁月和阅历的积淀才能达到吧。
对男孩子来说,多踩几个陷阱,并不是坏事。
我总是发觉自己还太年轻,缺少智慧,仍然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却已然觉得,去日苦多。
我很怕。就这么过下去,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我成为一个大腹便便,碌碌无为的老男人,超级怕。
女神答:
“不会的!你有这种想法就已经不会让自己平庸了!话说回来,我只想做个普普通通的人,自己的生活过得开心就好。”
“总之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很普通的人,唯一的不同,大概在于有一点上进心,总是期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在碌碌无为,偶尔会想奋发图强。但是有这点自知之明就已经足够让你有那么一点特别……因为越长大越发现,身边好多人都是没有这种追求的。”
所以,我想在18岁的时候拥有的人设,18岁没达到,不妨碍我在28岁的时候努力做到。毕竟,生活,就是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
也许在追寻所有的梦想中的美好,这样一条路上,美好的,就是我们自己。
Y=���rhѪ��G�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