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林清玄的散文,里面有一篇文章印象特别深刻。
在《窗前的一棵树》树的开头,引用布罗茨基 的诗句:一个人诗歌读的越多,越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冗长和累赘。一篇文章的良好风格,总是以精确、节奏快和诗歌般的简洁为基础。这句话启迪作者要文贵在简练。作者在文中讲了自己练笔过程和母亲的对话。“”我”写字时每有写了不满意的写坏的稿纸,都扔进了垃圾桶。一次午休起来,见桌上有许多藴燙平整的稿纸。母亲问为什么要扔了它们。写坏了,不要了,稿纸也不贵。母亲指着窗外的一棵树说:你写的字要比那棵树值钱,树才不会白白牺牲。所以,妈妈希望你经过思考再动笔,希望你写的文章比树木有更高的价值。母亲浅显的话语让他心头猛的一颤。从此,母亲的话语常常在耳边萦绕,作者下笔之前必经过深思熟虑,很少有写坏的稿纸,文章也变得精简干练。
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用时5年时间,原稿1800页,后来精简到500页。谁说1800页就没有作者的心血,哪一个句子不是作者经过大脑的结果?删掉不必要的,留下的是精华。这是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不浪费看文者的时间,对读者也是一种尊重。
“语不惊人死不休”,”字斟句酌”,古代文人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忽然想起有天看到一篇关于新媒体写作技巧的文章。文章有句话说,写一句话时,用不同的词表达,最好是三个同义的词扩充一下。刚开始看到这句话时,我呵呵了一下,继而感到迷茫。后来,我想通了,新媒体文,鸡汤文或许是一种新的体裁吧,看后能有增强骨骼的作用就很好了。
传统的严肃文学,新体裁的速食文学,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好,存在必有存在的道理。雅俗共赏,百花齐放,世界才会有更美妙的声音!
但我 还是喜欢经典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