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The letters of Mozart and his family》
2.《魔法师的协奏曲 》/(法) 米歇尔·奥纳凯
3.《莫扎特传》/(德) 费里克斯·胡赫
4.《莫扎特传》/(英)约翰·罗瑟里著
5.《莫扎特的爱与死》/许靖华著
6.《1791, 莫扎特的最后一年》(美) H.C.罗宾斯·兰登
7.《莫扎特的成败:社会学视野下的音乐天才》/(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著
1.《The letters of Mozart and his family》
题名/责任者:The letters of Mozart and his family/chronologically arranged, translated and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notes, and indexes by Emily Anderson.
版本说明:3rd ed., revised by Stanley Sadie and Fiona Smart.
关键词:真实、书信集
我看的这一个版本是英文翻译版(似乎听说过一个中文翻译的书信集很糟糕),其中记录主要记录了他和家人(老莫扎特、康斯坦斯等)的信件。他的信件,无论如何都是了解莫扎特生平的第一首资料,比他的音乐还要直接。虽然很厚,但是可以非常近距离的接触到莫扎特的生活、他的语言、他的感情,了解到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当我看到了十几岁莫扎特给妈妈和姐姐写的信的时候,真的感觉他像一个小天使,比起Leopold,他只写了短短几句话,好像就是在旅途中被爸爸抓过来写信一样,每次大概就是一个天真又有点不耐烦的小孩,说着:我还活着,一切都好。姐姐,替我亲吻妈妈,替我和我的朋友们问好。婚后他给小康的信里面,也永远洋溢着激情,在他们分开的时候,莫扎特经常满怀深情的写下他的思念。
由于我暂时没有找到非常学术视角来讲述莫扎特生平的书,这本书信集是了解他生活最直接的了。但是也有学者质疑,其中有不真实的成分,比如莫扎特长大之后似乎时常跟父亲谎报自己的经济情况。
2.《魔法师的协奏曲 》/(法) 米歇尔·奥纳凯
题名/责任者: 莫扎特传:魔法师的协奏曲/(法) 米歇尔·奥纳凯(Michel Honaker)著 刘健宏译
出版发行项: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关键词:短小、生动
这是我看的关于莫扎特第一本传记类型的小书。它非常的薄,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作为一本传记小说来讲,它包含的内容其实没有特别多,而是选取了莫扎特人生中有代表性的时刻,展现了其中最具有典型性而又有戏剧冲突的部分。虽然这本书不一定有十足地历史严谨性,也没有描绘出十分丰满的历史背景,但是对于我——一个从音乐剧戏剧走过来的莫扎特粉来讲,这本书用了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活生生又戏剧感十足的莫扎特。甚至有好些音乐剧里面的梗都可以在这里面找到,可以说激发了我看其他莫扎特书的兴趣。,
不过因为书实在是短小,如果想深入的了解莫扎特的一生,显然是不足够的。它更像是一本散发着冲突魅力的普及性质的人物传记,也可能是各种电影、戏剧的灵感来源。
3.《莫扎特传》/(德) 费里克斯·胡赫
题名/责任者:莫扎特/(德) 费里克斯·胡赫著 高中甫译
出版发行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传记小说、推荐
这应该是大家都比较推崇的一本传记小说了,的确各方面都很棒。首先它是比较尊重史实的,很多情节都可以在书信集中、或者其他记录中找到依据。其次,它有恰如其分的艺术感和创造感,很多地方都有细腻真挚的描写,但是又不会过分的将莫扎特符号化。如果想对莫扎特进行一个相对全面又不会过分戏剧化的了解,这或许是最佳选择。可能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故事节奏整体把握的不是特别的好,有些地方稍显拖沓。
4.《莫扎特传》/(英)约翰·罗瑟里著
题名/责任者: 莫扎特传/(英)约翰·罗瑟里著 王朝元译
出版发行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中规中矩
这是一本“剑桥音乐家生活丛书”,有一种普及名人历史的感觉。这样的定位一方面限制了艺术上的再创作,一方面它的篇幅偏短小,故事叙述上也不能展开的很深入。个人读完之后印象不是很深刻,算是一本中规中矩的传记小说吧。内容比《魔法师的协奏曲》要更丰富一点,但少了一点戏剧性,不过更加真实;篇幅比起胡赫的传记要短小,情感刻画也没有那么深入。但不失为一本普及了解的好书。
5.《莫扎特的爱与死》/许靖华著
题名/责任者: 莫扎特的爱与死/许靖华著 谢凯蒂, 李晓育译
出版发行项:北京:三联书店,2006
关键词:虚构文学
“这本传记体爱情故事既非小说,亦非真相,或许可称之为文字与推论之书。”这本书不是一个传记,而是基于一些民间流言和间接证据,创作的关于莫扎特最后几年和他的一位女学生之间的爱情故事,书中莫扎特晚年的音乐全是为她而写,莫扎特也为爱而死。这种猜测的来源不是空穴来风,莫扎特去世之后这位女学生的丈夫(故事设定就是两人的婚外激情)的过激反应,以及后来女学生亲属的一些回忆,都是这种猜测的来源之处。但是《莫扎特的最后一年》中作者似乎并不支持这种可能性。不过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设定,所以对本书无感。
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每一章都和莫扎特的一首音乐联系起来,似乎是作者在这些音乐中发现了什么端倪。另外,此书是使用剧本对话的形式写的。
6.《1791, 莫扎特的最后一年》(美) H.C.罗宾斯·兰登
题名/责任者:1791, 莫扎特的最后一年/(美) H.C.罗宾斯·兰登 石晰颋译
出版发行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关键词:客观、中肯、细致
因为是只着眼于莫扎特最后一年的人生,所以整体写的非常细致而客观,它不是一本传记小说,而是根据现有资料(如书信等),做出对莫扎特最后一年的各个角度的还原,包括他的经历、与共济会的关系、安魂曲的真相、疾病状况、财产状况甚至服装。个人非常的喜欢,一直以来莫扎特的故事被各种艺术形式拿来创作,包括上面的《爱与死》、经典电影《上帝的宠儿》,这为莫扎特吸引了一大波现代粉丝的同时,莫扎特的形象也逐渐被戏剧化符号化。但《最后一年》真的在根据史料说话,试图拨开从莫死后就不断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将事实还原出来。
7.《莫扎特的成败:社会学视野下的音乐天才》/(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著
题名/责任者:莫扎特的成败/(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著 (德) 米歇尔·史洛德编
出版发行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社会学、评述
大家不用担心带上“社会学”的眼镜之后,学术气息过强而“莫扎特”本人的成分会很弱。我对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偏爱的,毕竟从一个非音乐家,非文学家的视角来看待莫扎特,还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而且它的社会学视角,足够专业但不会生涩难懂。
对于莫的喜爱,大众总呈现出对关于他的衍生艺术创作热情大于可靠史料热情,对于他才华的崇拜更甚于对他本人的兴趣,所以总是忽略莫所在的阶级背景,社会背景。而这本书可以告诉你,莫与莫爹的关系,与贵族(如主教)的关系,莫的抗争,剥去了艺术作品的理想躯壳之后,放在社会学标尺下衡量,会出现什么结果。
莫扎特生于一个音乐家庭,又是天才神童,年少成名,对他来讲,创作资源、名气、金钱、稳定的生活都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比起要奋斗一生,死后才能为自己正名的艺术家来讲,他的起点已经很高了。但是他的一生中仍遇到了很多的“悲情”和“失败”,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不够,或者所谓“天妒英才”,而是因为他始终缺少了一些“东西”,而这本书从一个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尝试给出一个答案。
最后
目前只读过这几本,亦非精读,会持续补充新的书。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