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观察蚂蚁的行动路线,你不能跟在蚂蚁后面,而要从上面俯视。了解全局,你需要跳出去,用更高维度的视角来审视。要讨论文艺,你不能蜷缩在文艺圈。
6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和猩猩分道扬镳,采用了不同的进化路线,从此,有些东西就注定了。
艺术从何而来
作为一个现代人,你每天晚上都在干什么?打游戏、追剧、K歌、喝酒、打牌、开会、学习、加班、辅导小孩……
你有没有想过,在没有电、没有WiFi的年代,我们的祖先,一到晚上,他们在干什么呢?
四个字:胡思乱想。
一到晚上,胡思乱想,是我们祖先数万年的常态。
600万年前,因为基因突变,人类的祖先和猩猩各走各的路了,过了300万年,人类的祖先的脑容量突然变大,从400立方厘米逐步演变到1300立方厘米。这是因为,火出现了。火出现的原因很多,此处不赘述。
但火有很多好处,让人吃得上熟食,对咀嚼能力的需求降低,牙齿和下巴就可以收缩,节约出的空间就给了大脑。
还有,火,在晚上,更是珍贵,除了温暖,它还能驱散兽类给人安全感,最大的好处则是——给人想象力。
用什么描述想象力呢?恰好脑容量增加让人有了语言能力。
本来我们的祖先就喜欢胡思乱想,原来只是各自想各自的,还说不出来,如今有了篝火,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分享自己所想。当然,所想常常并非事实。也就是说,他们都在吹牛逼,比如杀了什么怪兽,奇遇什么东西,有些可以反复讲,讲很多个晚上。研究原始部落发现,他们对话中白天和晚上讲故事的比例大概是6%:81%。
这就是文艺的起源,因为人喜欢胡思乱想,因为有了篝火,因为有了语言,大家开始传播自己的胡思乱想,反过来又带动了大家进一步胡思乱想。
你会胡思乱想,我也会胡思乱想,那到底哪些类型的胡思乱想更胜一筹,更有市场呢?
不难发现,第一是要新颖猎奇,第二则是要给人审美惊喜,但这两点还不是关键的。
艺术为什么有普适性
你随便找一个中国人,问他最恨哪一个国家的人,我相信大多的回答是——日本人。
即便如此,我们欣赏日本艺术作品,依然会被日本人感动,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国》、黑泽明的《乱》,哪怕是斯皮尔伯格和汉克斯打造的《太平洋战争》里有些日本军人,我们也会感到怜悯。
咦,这是为什么?我们那么恨日本兵,却也能产生代入感?
只有一种可能,有些情感是共通的,有些艺术作品恰恰击中了那个部位。
要知道,我们都是非洲人的后代,6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走出非洲,用了大概4—5万年,才遍及全球。
同一个祖先,有些东西延续了下来,所以我们在同样的情感共鸣面前功亏一篑。
但是,为什么是某些情感而不是另一些情感呢?比如英雄主义、无私奉献、追求正义,此时你需要一些科学知识来理解,那就是达尔文的“群体选择”理论,自然界除了个体之间的竞争,还有群体之间的竞争,哪个族群有无私奉献基因多,就更容易战胜其他族群,这方面的基因也就更容易延续。
一方面,群体竞争需要无私奉献基因,另一方面,群体内部也会倡导无私奉献,这就需要文艺潜移默化,比如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为了大家利益死了,我们就传颂他的故事,把他的故事写成小说、编成戏剧、排成电影……于是,基因与文化共同演化,直到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文艺第三个特点,也是最重磅的一个特点:文艺应该给人提供道德判断,促进群体选择。
文艺不能为文艺而文艺,必须为群体进化服务。
艺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形式
当我们的祖先在篝火旁吹牛的时候,需要描述一个怪兽,他应该怎么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那个怪物像那棵树那么高,像那块岩石那么大。
这是什么?比喻。按照爱德华.威尔逊的说法:没有语言,人还是动物;没有比喻,人就是野人。
比喻,用一种事物去形容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这就是创造。
比喻,关键的作用是,可以调动人的感情。比喻是一种说服力。
艺术的套路
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发现,人脑大概可以存储200TB的内容,但有大约2GB的内容是预置在大脑中的。比如语言模块,如果不是我们每个人在大脑中预装了一些对学习语言有用的东西,上手就不会那么快。同样,你教会一个小孩怕蛇很快,但要教会他不怕蛇则很慢,原理就在有没有预置程序。
那么,文艺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像花一样的女人、像大海一样深邃之类的,之所以打动人,很可能是我们的预置程序更容易识别它,也就是让人觉得“前世很熟悉”,总给人久别重逢之感。
那哪些让人最熟悉呢?这又需要回到祖先生活,回归进化论去寻找。
我们的祖先长期生活大草原,他们经常遇到一下几类故事:
1.英雄故事:英雄崇拜,某某某今天独自杀了一头狮子,这一定值得大书特书。
2.悲剧英雄:英雄并非总是胜利者,那些为了集体牺牲的人,更感动和激励后人,比如某某某为了让大家吃一顿肉去猎杀野牛,他失败了,但我们都记得他;还有,那些能力很强的人,因为克服不了人性中的某个弱点,最终失败了,我们感到惋惜,因为我们深知那些弱点自己也很难克服。
3.怪兽片:大草原风云变化,奇鸟怪兽层出不穷,每一种都对我们构成威胁,影响我们的生存。
4.探索:农业社会之前的几百万年里,我们总是到处猎动物,找植物,不断探索。
5.友谊:人之所以为人,其一是能够产生合作,合作需要情感纽带,我们称为友谊。
6.新世界:采集社会必须不断地迁徙,我们不断遇到全新的领域,未知的空间,无所适从的感觉。
上面这些故事,根深蒂固地刻在我们的基因,我们的预置程序里。
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有原始人的生活影子。
好的比喻,一定是调用人们文化中已有的东西,比如一个自私狡猾的人——狐狸。
好的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正是迎合了自然选择留下的偏见。
艺术往哪儿去
如今,绝大多数传统创作者,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根本不懂科学,根本不懂现代生物学中的人到底是什么。可是,文艺不就是专门琢磨人吗?那你创作的作品很可能是在误导人。比如我读一本小说,想要增长关于人生的知识,但作者都不懂得人,我得到的只是“他关于人生的错误认识”。
说完文艺创作者,再看科学家。现代科学分工越来越细,每个科学家都只能在一个极细微的领域单点突破,还需要很多人合作,他们的视野也被限制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艺术与科学融合。
第一,文艺需要科学。文艺受人自身限制太大,个人的经历,以及人作为人的先天局限性——比如过分强调视觉,以及听觉。但人的感官太有限了。如果将来的技术让我们把动物界的各种体验都能传到大脑,是何等的体验?所以人文需要科学。
第二,科学需要文艺。现在的科学家,太专精了,有研究蚂蚁的,研究某个器官的,还有研究肠道气体的……,不像以前的大师,都是杂家。成不了杂家,他们就不会思考科学的意义。
所以,科学帮人文扩大视野,人文帮科学找到意义,结合才能挑战更厉害的人生问题。
这是去年听万维钢先生讲爱德华.威尔逊《创造的起源》笔记的修订版,这周我试着给人讲了一遍,觉得很值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