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学校是俺们村的一间泥砖砌的老礼堂。时隔二十来年,在这发生的事回忆起来依然那么清晰。
一楼小房间里放着一些附近村民的柴火及桔梗,其余就是我们课后活动的室内场所。楼梯及护栏都是木制的,那会的我们爱把护栏当作滑滑梯,经常趴在上面玩。自从某天一同学摔下来后,摔得不轻,老师立刻在上面钉满了洋钉,从此滑滑梯娱乐活动就消失了。二楼的木制小吊楼是我们上课的教室,另一间房则是我们老师的办公室。旁边的晒谷坪就成了我们的运动场。
用的课桌、凳子不像现在的单人桌椅,而是木制双人的。于是经常会为争桌椅发生闹剧。每张桌子中间都画有"三八线",合不来的同桌经常因为过线的事而你一拳我一拳地干架。调皮的同学趁你不注意时玩跷跷板样的让你坐空凳子。冷天午睡是趴在桌上睡的,相对来说会比较安宁。夏天呢是同桌之间轮流躺着睡桌椅,于是又有了争吵的小情绪。不守规矩的同学又争着睡宽过凳子的桌子。因为睡凳子翻动时稍不注意就会掉地上,而成为同学的笑柄。
学前班至二年级,三个年级总共二三十个学生,由村里一退休男老师教。估计很多孩子都没经历过那样的上课环境:三个年级共用一个教室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上课。哪个年级上主课其他两个年级就做习题;写字课写得好的可以选为小老师教学弟学妹们写;美术课高年级可以教低年级画,音乐体育课大家一起来。
那会一周上5.5天课,周六上午才放假。放学后的我们貌似都特别懂事,不用爸妈吩咐都会学着帮干家务:扫地、挑水、洗衣、洗碗、煮饭、砍猪菜,个个称得上小能手。
后来学生太少,我们读完后两年就停办了。礼堂也空置下来了。不知哪年、也不知是谁把礼堂弄出了一场大火,被烧得面目全非,加上风吹雨淋则一点一点的消逝,成了现在这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