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封给华丽的信哈,这里没人说话的时候就开始写了,别在意,你们继续。最喜欢这里的就是自由自在,尊重所有人内在需求下的自由
昨天爬楼看了华丽关于亲子关系的讨论,我个人认为,华丽本人处在一种很类似创伤应激下的状态,对外界的反应的出发点主要是因伤痛自动激发的防卫,参照判断标准因从痛楚出发,而和世界正常视角之间有差值,应该是种应激障碍?普通的方法,即使从正常出发点是可行的,但是在应激状态下,没有可操作性,需要很多的介入调整,方法上很专业了,我不懂怎么归纳。
那天有张图片印象深刻,上面有两句是这样说的: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不幸的那些,比如我,需要花漫长的时间重建健康的内在自我,有了健康平静坚强的内在,就有了正确的面对世界的视角和出发点,条条通路就会自然展现,很神奇。
只是,童年窗口期可以自然形成的东西,成年以后去寻找,需要数倍的时间,真可能是一生,但是是有希望的,值得的,共勉
社交软件撕开脸上的面纱伪装,有伤口的,撕开伤口,好彩的用真实,治愈,重建,不好彩的,堕入更深的黑暗,或者溃烂而死,取决于选择
华丽,我说创伤应激,因为一旦遇到类似她童年的伤痛,激惹起基于记忆的愤怒,惊恐,反抗等诸多情绪下,能面对感知到的环境和存在,只有满眼的对方的恶劣行为,和因之激发产生的愤怒。不摆脱这些认知的控制,就不能退一步,看更大的画面。
用画面表达是这样的:一个人遇到一块岩石,经验告诉他,曾经这样的石头给他带来怎样的不便和痛苦,开启情绪,与他搏斗。每次遇到石头,都会停下来,不能继续行程。没有情绪,不被应激反应操控的人,会退开,看到旁边的路绕过去,当然这里的目标是指个人的幸福,比如像平常人那样生活,平静顺利。
如果是励志搬石头,是另一个故事,这其实挺赞的,移山什么的是大工程,不过,是创造,是为他人的贡献,点赞,做这些事的人,注定不会过上常人安宁的日子。是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累了在群里宣泄应该是可以的。大家可能过度关注的是你宣泄出来的痛苦,提到的解决方法也是就事论事,针对平静生活的,没有那样理想和志向的人,不太喜欢那里流露出的痛苦和狰狞,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只是对自己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