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咖的必学推荐中总是有历史这一学科。这是我之前最不喜欢的类型,就跟计算机一样我是不会想接触的,但自从2017年接触了编程以后就发现,这些我不喜欢的学科,其实只是自己对它有偏见。昨天接触了施展老师的《中国史》才知道,原来历史的打开方式可以很不一样。本系列作为读后感与大家分享,具体详情推荐购买得到app中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50讲》,你会发现一个本科学工科,读史学博士,又在北大教思想史的“外行”,说起历史来一点也不比内行差。同时这也让我明白,只要用对了学习方法,哪管什么内行外行。
一、历史的时空坐标
历史是真正的未来学。为了对自己的目标有更清晰的规划,你需要了解自己从何而来,如今身处什么样的位置,你才能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也就是,学历史是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未来。
那么什么是中国历史?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历史”。先说“中国”,作者指出中国的意思并不同于“中原”,中国人也不是汉人。我们在讨论中国这一概念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中原地区,而应该将草原、海洋、高原、西域这另外四个地区也包括进来考虑。也就是说,不应只就中国论中国。
再说“历史”,作者认为,学历史是为了让你通过过去看到未来,不单单学“事实”,更要学如何解释这些“事实”,也就是历史观。看问题不能孤立看,一定需要放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当时的人为何作出今天看起来十分荒唐的决定。要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
所以我们应该先对自己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个基本的框架的理解,也就是坐标系。有了作别以后当我们面对具体的历史问题时,就能把这些问题置入相关的坐标系中,放入特定的时代背景,就更能方便我们理解问题。这下知道为啥不喜欢历史了,之前自己一直把“事实”当成是历史本身,而忘了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解释,这些“言外之意”才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关键。以往读的历史书都是从时代的变迁开始讲解历史事件,谁做了什么事情(开始新朝代、终结、有什么影响力的历史事件,有什么人物等)。
所以“中国历史”这四个字概括起来,也就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理解来推演的过程。空间上:空间中主要观察中原与草原、海洋、高原和西域的关系,主要是草原与中原的关系,这条线是创造新秩序的线,高原和西域、海洋只是秩序的传播线。但近代海洋和中原的关系就变成新秩序的创生线。时间上分四个关键历史事件:商周之变、周秦之变、唐宋之变、清末开始的古今之变。商周之变——有了“中国”这一概念以及相关的普世价值;周秦之变——又分裂走向大一统;唐宋之变——由贵族社会到平民社会;清末至今——从古代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二、历史运动逻辑
这也叫做历史“第一性”原则。
历史是各个主体博弈的结果,所以有两方面的驱动:内在驱动,即欲望;外在驱动,即环境,包括气候变化和技术变迁。历史发生大规模的变动时,底层逻辑就在这里。
三、四个时间节点之一:商周
这一切历史坐标系的建立,都始于第一次事件,也就是商周之变。
开始有了“中国”这一概念
“中国”是从一段写在樽上面的话中来的——宅兹中国。当时中国不是现在的中国,指的是“世界中心之地”,这里的中心不是地理中心,而是文化中心。就像我们说的“中国文明”,其实在古代,这一概念指的是以中国文明为中心的亚洲文明(哈佛中国史3唐朝)。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普世主义观念。商朝这个时代是由商人组建的,他们认为天命降于商人,意思就是,除了商人以外都不是人。所以为了上天永远保佑自己,他们经常进行大规模祭祀,一般都用的是羌人(那时的羌人与现在的羌人意思不同,是指商人以外的都叫羌人,包括后来打败他们的周人)。后来苦逼的周人联合一样苦逼的大家,一起抗商。这时候有一个意义重大的讨论,那就是:天命降于周王,还是天命降于周朝。讨论的结果是:降于周王。初看以为是变局限了,其实恰恰相反是变大了,因为如果还局限于周朝,那不就跟之前的商朝一样吗?那还跟你做啥。但如果是降于周王就不一样了,这时候周王就是天下统一的主,就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大家,于是才跟你一起干。这就是之前说的普世价值。
西周时期为了加强控制,建立了封建制——分封建制。天子把自己的地分给诸侯去管辖,但不干涉诸侯的事务。诸侯慢慢权利扩大了以后也开始分封次级诸侯。
周又分西周和东周,标志是周厉王被赶下台,定都被迫从西安镐京迁都到河南洛阳,周天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这时候已经没天子什么事了,人物就变成了君主(也就是诸侯)、贵族(次级诸侯)、平民三者的关系。
封建制慢慢瓦解,为啥?
封建制瓦解的标志是,贵族阶级地位被削弱,转而走向由君主说了算的郡县制。
这里说的封建跟我们现在认为的从秦到清朝的封建社会不一样。学术观点认为,封建只指周朝的这一制度,分封建制,天子是不能干涉诸侯管辖事务的。而我们普遍认为的封建社会,应该叫郡县制更合适。
说回来,东周开始封建制走向末日。有个关键——战争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一改变使得封建制里面的贵族秩序开始崩塌。
以前打仗更多的是“礼数”的较量,比谁更懂“礼”,不讲实用性,参加的也多事贵族阶级,大概就是排排站比谁正步踢的更漂亮。老百姓一看,你这踢的更好,更懂礼数,所以我们就认你不认他。但后来出现了一个楚国。这个被称之为蛮夷之地的楚国可不懂这一套礼数,上来就是砍人。这下大家惊慌了,只要有一个异变,你不跟着变,就会被消灭。所以春秋之后的战争才开始砍人,“春秋之后无义战”说的就是这个。
正是这个“砍死人”为目的,才把战争引向大一统。之前都是只有贵族参加战争,所以规模都不大,但到了后期平民也加入了战争,并且比谁砍的人多,那战争的规模就大了去。
为啥会变化呢?因为技术发展打破了社会均衡。最早的社会结构是天子 > 诸侯(君主)> 次级诸侯 > 平民,战争只有贵族配参加。要想扩大战争规模,提高战争效率,君主就必须拉拢更多的平民。可是刚开始能发动的也只有自己城里面的人,管不了次级诸侯地域里的人。所以规模仍不是很大。
但随着铁器和竹简的发明,君主、贵族和平民的关系就微妙了。铁器解放了平民,他们有能力去种自己的田。竹简的应用使得平民也能接触到知识文化,于是一群有志平民或外国来的在本国没有根基、荣辱全靠君主赏赐的游说贵族就出现了。这些人就成了君主的盟友,能帮自己管制本国内的事务。后来发展成了官僚制。贵族制与官僚制的不同在于,官僚是经理人,没权利,贵族是合伙人,有权利有地有钱。这个过程就是变法,比如商鞅变法。这时候变法结束后就从春秋转到了战国。现在通过游士,君主的意志可以很方便地传播,于是就能直接对平民洗脑,论功行赏不按出身,而按砍的人头多少。这一刺激,战争的规模就变大了。
这下贵族完全不顶事了,社会形态也就从原来的分封建制走上了又君主说了算的郡县制。封建社会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