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这样一则新闻,让我到现在都不能平静。
这个新闻,除了好心疼小男孩以外,我还在思考,到底是什么样方式的“严加看管”,让孩子如此恐惧?
而作为孩子的父母,我又该怎么和孩子做好沟通呢?
为什么要“严加看管”孩子呢?
就我以前的理解来说,因为孩子自制力差,分不清善恶,所以只能紧紧盯着,才能让他们可能遇到的危害减少,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正确的事情上。
可孩子一长大,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身心急剧发展,他们叛逆、没耐性,又急于证明自己,而我们又觉得他们还小,不敢放手。
沟通上的冲突,往往是导致亲子间关系恶化最主要的原因。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疼爱女儿,管教十分严格。他总是担心女儿安全,每天一定准时接送,从不懈怠。
别人劝他:孩子都初三了,应该试着让她独立。
他说:学校环境单纯,校外环境复杂,不看着她进校门我不放心。
可对于父母的爱护,女儿实际上非常苦恼。
她无处诉说,便去网上抱怨。朋友无意中发现女儿有注册社交账号,发现她和陌生网友互动频繁,语言亲密。
焦虑之下,他删除了女儿账号,并批评了一顿,规定电脑只能用于学习。女儿觉得不被尊重,一气之下,便夺门而出。
朋友于是和我诉苦道:叛逆期的孩子真难懂。不管,她会吃亏,管了,她更叛逆。
这让我突然想到湖南卫视教育节目《少年说》,其中有一期初一的龚灏大胆站上天台,向父母大喊:
“我承认,自己到了叛逆期,每一次都想克制自己,但是好像克制不住,希望你们可以帮帮我,不要总是批评。
我也想改变,我想变得更好,所以请你们帮我度过这个叛逆期!”
我们总是害怕孩子走错路,习惯性严防死守,苦口婆心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看完那一期《少年说》节目,于是突然明白,我们做父母的看似掏心掏肺,然而有时候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导致忽略了他们的想法。
心理学家说:当孩子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向外寻求认同。他们的脱序行为,实际是一种孤独、不被理解的抗议。
参加亲子读书会,一位家长曾分享自己的教养经历。
他说自己的孩子,从小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品学兼优,老师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可以考上重点高中。
可初二时突然迷上音乐,和朋友偷偷组建乐队,天天想着排练,导致成绩下滑。
被叫家长后,老师当着母亲的面说:上课睡觉,态度散漫,经常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这样下去,能不能考上高中都是问题!
他的孩子以为妈妈会狠狠教训他,心情忐忑不安。结果她回去以后却相当平静,压根不提成绩,以下是她和孩子的部分对话:
“喜欢音乐很好,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妈妈好奇的问,
“他们都是中辍生,怕你们反对。”孩子低声道...
"那你认为他们是坏孩子吗?"她继续问道。
"当然不是啊,他们很好的。"孩子回答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点。
“那就对啊,而且妈妈也觉得这是很酷的事情,不过你必须先想办法提高成绩,不然会害朋友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沟通过后,她的孩子学习更加专注,她有时也会参与他们的表演和练习,时间久了,在她的影响下,那些朋友也重回校园,现在均有了不错的工作。
陈丹青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若能放下个人期望,放下对错,不看问题,先关注孩子的难处,引导他们去思考,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让孩子感到被认同,被尊重,孩子会更愿意倾听父母的建议,为自己负起责任。
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一味的看管、斥责,只会让孩子更加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