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城君原创的第1083个城市故事
人人都说厦门是一座小资的城市,
连海风里都充满了文艺调调。
但哪怕是最文艺的厦门女生,
都抵御不了它的诱惑,
愿意为它踏入湿漉漉的菜市场,
挽起长发,坐在低矮的板凳上。
厦门人吃沙茶面的习惯,
从小养成,不分时段。
选料,烫面,加料,
淋上一直沸腾的沙茶汤,
最后浇上一勺花生酱来升华香气,
仅仅六十多秒之内,
一碗地道的沙茶面就上线了。
很多外地人来厦门,
都不懂怎么吃沙茶面。
如果老板问你:
要15块的还是20块的?
那你可以坚决地告诉他:
真正的沙茶面,
加料完全是free style,
猪肝、猪心、大肠、小肠、瘦肉、米血……
除了肉,海鲜也逃不过被“沙茶”的命运。
大虾、鱿鱼、花蛤、海蛎、老蛏、鱼丸……
在这闽南版的麻辣烫里,
海里的一家人都要整整齐齐。
新鲜多样的配料,
仅仅勾勒出沙茶面的诱人外形,
用猪大骨和鸡等熬成鲜美的高汤,
然后加一种重要原料——沙茶酱。
汤色红亮,甜香爽口,味鲜浓郁,
抿上一口,便意犹未尽,还想再来一口。
油面挂汁,和沙茶汤底是最佳CP。
吸饱了汤汁的猪肠、豆腐和鸭血,
更是能治愈一天的好心情。
两百多年前,
闽南沿海耕地少、人口多。
为生存,求发达,
不少人下南洋,放手搏一把。
当他们活着抵达东南亚,
发现当地烤肉串齐刷刷一种辛辣味,
印尼话叫Sate,中文译作沙嗲,
口感繁复,却意外地治愈。
后来这种异域风味,
跟着南洋客一起衣锦还乡,
被饮茶成风的闽南人叫做“沙茶”。
沙茶是沙嗲的中国本土版,
但两者的口味有明显不同。
沙茶酱多用比目鱼、虾米等原料,
砂糖调味,口感微辣重咸;
沙嗲酱普遍用椰糖调味,辛辣偏甜。
当年下南洋的华侨,
既有来自福建的,又有不少潮汕的。
现在我们吃到的沙茶酱,
分为福建和汕头两派。
这两地的饮食精细,
口味上也有微妙差异。
潮汕火锅店蘸牛肉用的沙茶酱里,
往往加入当地特色的虾酱和豆瓣酱,
口味比福建沙茶更浓郁,
很多时候也略偏甜。
沙茶面的背后有一个关于“家”的传说。
相传在18世纪,厦门普陀山脚,
住着一户人家,以打渔为生。
父亲早逝,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一儿子出海捕鱼时被风暴卷走,
十年来杳无音讯,
老母亲哭瞎了双眼,失去了味觉。
幸运的是,
儿子被商船救起,流落到印尼。
几经周折,儿子返回厦门,母子团聚。
有一天,儿子买来母亲爱吃的花生,
细细研磨,撒在面条上。
恰巧家里的盐用光了,
儿子翻出南洋带回的沙嗲粉,
混合进面汤里。
没想到母亲大赞面条好吃,
甚至她的味觉也渐渐恢复了。
后来儿子把这款面拿到市面售卖,
渔家靠岸后总要吃一碗热腾腾的沙茶面。
一碗因孝心而诞生的面越来越出名,
也成为厦门小吃中的招牌。
许多老字号在十几年前还是路边小摊,
等到长大后,带朋友回家乡逛吃逛吃,
原来的小摊已开了分店。
唯有沙茶汤的味道未变改,
依旧浓郁,喝到底仍不觉口渴。
漂泊在外的游子,到了寂寞夜深,
心和胃几乎同步思乡:
“四里的沙茶面、公园西门的土笋冻、
劳松的扁食、1980的肉粽……”
兰州有多少家牛肉面馆,
厦门就有多少家沙茶面店。
在1997年底,
吴再添沙茶面被评为首届中华名小吃之一。
“乌糖”、“四里”、“大中”和“月华”
四家主营沙茶面的小吃店,
更成了厦门沙茶面的“四大金刚”。
哪家的沙茶面最好吃,
每个厦门人都有自己的标准。
有的喜欢重口味,
面汤上浮一层红油最佳;
有的偏爱小清新,
点单时要一半沙茶一半清汤。
至于沙茶面里的“标配”,
到底是鸭血豆腐,还是虾仁猪腰,
更是一提就要battle的话题。
一碗沙茶面,
外地人来吃的是名气,
本地人来吃的是乡土味。
普通人吃的是配料的滋味,
吃货们品的却是汤头的美味。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