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带给我的感慨】
儿子,睡吧,不早啦,明天还要上班呢。”
时针已经指过12点了,隔着门缝依然能看到对面儿子的房间还亮着灯光。
我本身就是个夜猫子,晚上比白天工作效率高,但发现儿子比我有过之无不及,有时他是为了赶设计,有时肯定是在玩儿游戏。
“儿子,记着吃早点?”这是看着儿子匆匆离去的背影我常说的话。
“儿子,中午吃了什么?”回答多半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快餐。
“儿子,加班吗?今天晚上想吃什么?”这是下班前我们在MSN上常有的对话。
“我累了,不想吃了。”水果、酸奶就成了那天我们的晚餐。
因为儿子是个产品设计师,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大大超过面对妈妈的时间,所以,我不知道他早点、中饭会吃什么,而我们下班回到家的时间多在晚8点左右,即使回家做最简单的晚餐,吃完也会9点多了。我们可能会在小区外的餐馆吃饭,也可能只吃些水果,喝点酸奶就算一顿了。久而久之我开始担心儿子的营养是否能充足并均衡摄入。
“儿子,好长时间我们没有运动了,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打羽毛球吧?”
“拜托!老妈,我哪有时间,都快忙死了。”
“儿子,今天天气真不错,起来,我们围着小区跑一圈?”
“求求老妈,让我再睡会儿。”
我们一家人从儿子四五岁就建立起来的,每年能坚持几个月的户外游泳运动已经因儿子的学业和我工作性质的改变停止有十多年了。早几年我们还能抽空一家人轮番上阵的家庭羽毛球赛也休战了。我们的冰鞋、轮滑鞋已经都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总之,规律的体育运动已经远离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曾给儿子一瓶男士多种维生素,很长时间了也不见他认真地吃。问起来他的回答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认为自己还年轻,没有必要吃这些东西。我曾很头痛的是他和现在很多人一样对未来健康的漠视。唯一让我欣慰的是他还没有什么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否则那会更让我担心。
这让我想到二十多年前。记得那时有人提出,为了延缓皮肤衰老,女性到了25岁一定要开始注意自己的皮肤护理了。当时我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就和现在的儿子一样。带给我触动的是当时的一位同事,那时的她应该比其他人都重视护肤养颜,所以脸上的皮肤比有些年轻人还光滑润泽,但唯一暴露年龄的是她的脖子,如果不看脸,脖子上的皱褶要让她比实际年龄大出十几岁。当时我就想如果她在开始护理面部皮肤时就注意颈部皮肤护理该多好。十几年过去了,“怎么你脖子比我们还光滑”?已经多次有人这样说。我想是因为我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颈部皮肤保养的原因。
现代种植方式导致果蔬营养成分比几十年前减少了5%~40%,所以这十几年,我已经养成每天补充多种维生素的习惯,身体状况并没有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受到影响,工作精力甚至比年轻人还旺盛。
“妈妈,能不能给我们公司的同事讲讲营养和健康的知识?”不久前的一天,儿子的话让我一时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毛病。搞不清这个一向自恃身体健康,拒绝我健康建议的大男孩何时开始有所转变的?
“为什么想到请我讲课呢?”我疑惑的问。
“公司的几个同事总是今天头晕、眼睛干涩,明天感冒、胃痛还有失眠……”儿子说道。
“给你的维生素你都没有好好吃过,你会认同妈妈说的话?”我话中带刺地对儿子说。
“谁说的,我早就拿到公司去了,每天都在吃呢。”我发现一直放在书柜上的多维片是不见了。
我很开心地去儿子公司给那十几个喊我阿姨的年轻人讲了一场主题为“职场健康”的营养课,用那几个孩子的话来说是为他们做了营养扫盲。无论是经常感冒的、总闹胃痛的、视力减退的和记忆力退步的,健康测试让他们发现自己都在亚健康的队伍里,饮食测试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膳食营养存在着不足和不均衡的重大隐患。
美国保健和营养学领域知名权威教授简·卡珀先生,曾这样描述人体对营养的需求程度,他说:“我们大脑对营养的渴求,如同干涸皲裂的河床对清澈泉水的渴求,当潺潺的泉水静静的流淌到河床时,正如营养进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会立刻轻巧飞翔起来。”同样,我们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也一样渴求营养的滋润,来维持莹润饱满的生命,这样人体就会获得充沛的精力和持久的健康。
今天,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现状无论怎样搭配仍很难做到理想均衡。我们都能吃饱,但我们很难吃好,营养素的摄入仍会有“隐性饥饿”。所以,现在才有把三餐之外补充必要营养素的行为称为健康第四餐的说法。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注重每日合理搭配我们的饮食,科学的补充营养第四餐,真正满足每日身体所需,维护持久的健康和未来的幸福。
小帖士:
据最近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主要存在两大营养问题:
营养缺乏普遍存在:
13亿人钙摄入不足;5.8亿人维生素A边缘缺乏;200万人缺碘;1.6亿人能量和蛋白质缺乏;农村0.74~1.15亿营养缺乏,5岁以下1400万低体重、生长迟缓;2亿人贫血。
与营养相关性疾病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2亿人超重,6000多万人肥胖,1.6亿人血脂异常,4000多万人血糖异常,1.6亿多人患高血压(2004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
招才进葆 2017-12-01
张文敏:简介
1.儿子带给我的感慨
儿子,睡吧,不早啦,明天还要上班呢。”
时针已经指过12点了,隔着门缝依然能看到对面儿子的房间还亮着灯光。
我本身就是个夜猫子,晚上比白天工作效率高,但发现儿子比我有过之无不及,有时他是为了赶设计,有时肯定是在玩儿游戏。
“儿子,记着吃早点?”这是看着儿子匆匆离去的背影我常说的话。
“儿子,中午吃了什么?”回答多半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快餐。
“儿子,加班吗?今天晚上想吃什么?”这是下班前我们在MSN上常有的对话。
“我累了,不想吃了。”水果、酸奶就成了那天我们的晚餐。
因为儿子是个产品设计师,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大大超过面对妈妈的时间,所以,我不知道他早点、中饭会吃什么,而我们下班回到家的时间多在晚8点左右,即使回家做最简单的晚餐,吃完也会9点多了。我们可能会在小区外的餐馆吃饭,也可能只吃些水果,喝点酸奶就算一顿了。久而久之我开始担心儿子的营养是否能充足并均衡摄入。
“儿子,好长时间我们没有运动了,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打羽毛球吧?”
“拜托!老妈,我哪有时间,都快忙死了。”
“儿子,今天天气真不错,起来,我们围着小区跑一圈?”
“求求老妈,让我再睡会儿。”
我们一家人从儿子四五岁就建立起来的,每年能坚持几个月的户外游泳运动已经因儿子的学业和我工作性质的改变停止有十多年了。早几年我们还能抽空一家人轮番上阵的家庭羽毛球赛也休战了。我们的冰鞋、轮滑鞋已经都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总之,规律的体育运动已经远离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曾给儿子一瓶男士多种维生素,很长时间了也不见他认真地吃。问起来他的回答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认为自己还年轻,没有必要吃这些东西。我曾很头痛的是他和现在很多人一样对未来健康的漠视。唯一让我欣慰的是他还没有什么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否则那会更让我担心。
这让我想到二十多年前。记得那时有人提出,为了延缓皮肤衰老,女性到了25岁一定要开始注意自己的皮肤护理了。当时我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就和现在的儿子一样。带给我触动的是当时的一位同事,那时的她应该比其他人都重视护肤养颜,所以脸上的皮肤比有些年轻人还光滑润泽,但唯一暴露年龄的是她的脖子,如果不看脸,脖子上的皱褶要让她比实际年龄大出十几岁。当时我就想如果她在开始护理面部皮肤时就注意颈部皮肤护理该多好。十几年过去了,“怎么你脖子比我们还光滑”?已经多次有人这样说。我想是因为我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颈部皮肤保养的原因。
现代种植方式导致果蔬营养成分比几十年前减少了5%~40%,所以这十几年,我已经养成每天补充多种维生素的习惯,身体状况并没有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受到影响,工作精力甚至比年轻人还旺盛。
“妈妈,能不能给我们公司的同事讲讲营养和健康的知识?”不久前的一天,儿子的话让我一时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毛病。搞不清这个一向自恃身体健康,拒绝我健康建议的大男孩何时开始有所转变的?
“为什么想到请我讲课呢?”我疑惑的问。
“公司的几个同事总是今天头晕、眼睛干涩,明天感冒、胃痛还有失眠……”儿子说道。
“给你的维生素你都没有好好吃过,你会认同妈妈说的话?”我话中带刺地对儿子说。
“谁说的,我早就拿到公司去了,每天都在吃呢。”我发现一直放在书柜上的多维片是不见了。
我很开心地去儿子公司给那十几个喊我阿姨的年轻人讲了一场主题为“职场健康”的营养课,用那几个孩子的话来说是为他们做了营养扫盲。无论是经常感冒的、总闹胃痛的、视力减退的和记忆力退步的,健康测试让他们发现自己都在亚健康的队伍里,饮食测试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膳食营养存在着不足和不均衡的重大隐患。
美国保健和营养学领域知名权威教授简·卡珀先生,曾这样描述人体对营养的需求程度,他说:“我们大脑对营养的渴求,如同干涸皲裂的河床对清澈泉水的渴求,当潺潺的泉水静静的流淌到河床时,正如营养进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会立刻轻巧飞翔起来。”同样,我们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也一样渴求营养的滋润,来维持莹润饱满的生命,这样人体就会获得充沛的精力和持久的健康。
今天,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现状无论怎样搭配仍很难做到理想均衡。我们都能吃饱,但我们很难吃好,营养素的摄入仍会有“隐性饥饿”。所以,现在才有把三餐之外补充必要营养素的行为称为健康第四餐的说法。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注重每日合理搭配我们的饮食,科学的补充营养第四餐,真正满足每日身体所需,维护持久的健康和未来的幸福。
小帖士:
据最近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主要存在两大营养问题:
营养缺乏普遍存在:
13亿人钙摄入不足;5.8亿人维生素A边缘缺乏;200万人缺碘;1.6亿人能量和蛋白质缺乏;农村0.74~1.15亿营养缺乏,5岁以下1400万低体重、生长迟缓;2亿人贫血。
与营养相关性疾病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2亿人超重,6000多万人肥胖,1.6亿人血脂异常,4000多万人血糖异常,1.6亿多人患高血压(2004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