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那么重,爱那么痛》
和小陈在一起六年的男朋友和别人好上了,她说六年的感情生活,既然抵不过那个小妖精一星期的勾搭。小陈没法相信分手这一实事,更无法相信这个曾经口口声声说爱她要和她一起天荒地老的男人,如此善变。那个她曾经为之付出很多的,甚至为了他堕过胎、放弃事业不惜和家人反脸,那些曾经的爱与付出,却换来一场薄情的背叛。
和小陈是在微信群里认识的,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平时话不多。遭遇到如此打击,让她一时很难缓过来。她问了我三个问题:1、这个世上到底有没有真爱情。2、为什么付出那么多,却到头来还是一场空。3、在以后的恋爱中,她要如何避免或减少损害。
第一个问题太大,这更像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尝试去从她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小陈和男朋友是在读高中时期确立恋爱关系的,用她的描述:“班里女生经常谈起他后,我才开始注意他的,她们觉得他成熟有内涵。每次见他回答老师的问题都是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谈吐大方得体。我们的第一次搭话是他主动向我借书开始的,他当着本班同学的面,我当时心跳很厉害,也很害羞。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异性,那种感觉和电视里、书里说的一样,我相信他就是我的命中天子,我们的爱情就是这样产生的。”
面对这个烂漫而又纯真的爱情故事,我有些不置可否。我们对一个人产生感觉,不都是先有一种生理反应的吗?比如小鹿乱撞般的心跳、桃花盛开般的脸红、手足无措般的紧张、失魂落魄似的不安等。一见钟情也好,两情相悦也罢,当我们遇见一段爱情、撞上一个命中注定时,不都是这样开场的吗?读高中的小陈不过十七八岁,第一次遇见一份不置可否感情,她又怎么知道这就是“爱情”,那个男同学就一定会是他的真命天子呢?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小陈当时的脸红心跳是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感受还是受到了情境的影响(全班女同学都在议论这个优秀的男生)?时间太久远,再加上回忆也不靠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是真实感受还是受情境影响的。这个现在谁都无法判断。
心理学家沙赫特有个情绪二因素理论:首先,我们会经历一个生理唤起状态(脸红、心跳、紧张等);其次,我们必须会寻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解释它并给贴上标签。可大部分时候,我们难以对自己的生理状态本身作出说明,所以我们只好利用情境信息来帮助我们为唤起的状态作出归因。就像小陈不知道当时为什么突然就会心跳和脸红,想来想去,唯一能给自己做出的解释就是:我喜欢上他了。因为这有这样,才看起来更合理些。
针对小陈的第一个问题,我给不出来一个标准答案。如果以第一次见面的感觉来判定,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有在特定场合下的小鹿乱撞和心花路放的时候:比如在灯光迷离的舞厅,在酒后对异性的迷情,在狭路相逢的四目相顾、触情生情等。一辈子我们可能会经历很多次“有感觉”的邂逅,如果你不能事前确定,事后的解读会更难,每一次的遇见都像是个故事开始,事后又都以事故般的结束。有句俗话这样说:爱在说出口的那一秒,肯定是真的。爱这种东西,你信则有,不信则无。
第二个问题:我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何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在爱恋关系里,这更像是一个常态问题。很棘手,也很无奈,就像车祸,每天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上演着相同的结局。
小陈和男朋友谈了六年,坚持住再熬熬,就可以到“七年之痒”了,如果能挨过“八年抗战”,胜利最终会是算于小陈的。可惜了!小陈向我诉苦时,说了几箩筐的委屈。为了这个负心“渣男”,堕过两次胎,放弃了进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机会,为了继续在一起的可能,甚至不惜和家人闹翻过。说起这个付出过真心实爱的男人,一脸的泪迹斑斑和满嘴的罄竹难书。她说六年的感情抵不过那个小妖精一星期的眉来眼去,不但把魂勾跑了,把人也捌跑了。那种咬牙切齿的恨,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的到。小陈说这六年来,她一直是委屈求全着的,感觉她爱他多,付出更多,在这个男人面前时不时还有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这样的爱让她很憋屈,为了对等些,让男朋友能多爱她些。似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她对他付出更多、对他越发更真心实意,结果却是对方越来越冷漠,越来越不尊重她。“操他妈的渣,恨不得像润土一样用手里的钗把这个猹给喀嚓了。”第一次听一个淑女用脏话骂人,感觉很带劲的样子。
有句俗话说:把别人看的太重,就会让自己显得太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有一定道理的。避免自卑,它会让我们沮丧,并且感受到失控感和无力感。人应该要自尊,高自尊能让我们免受恐惧的困扰。总之,持有高自尊一般情况下会是件好事情,某种程度上,它能让人们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而且会为之努力,也更有共情的能力。在爱情关系中,任何一方都不应该自卑,更应该拥有高自尊,因为恋爱是互爱的关系,更应该对等才是。如果不是,最后会带来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结果。小陈在她的恋爱关系中是个低自尊者,当她的付出(表现)和期望的结果(要求)相反时,低自尊经历的人,个人认知失调程度小,她对自己所做所为可能没有太多的感觉,她总会重蹈覆辙:“我又为他做了一件很用心的事”伴随着“因为我爱他呀,我爱他就必须这样做,总有一天他会知道的。”.......一个又一个的死循环中。
我们为了一件事,或为了一个决策,付出的努力越多,得到的越困难,就会更忠诚和更加珍惜,之后,会导致她对这些行为进行合理化的强烈需求。当一个人通过一个更为严苛和更为艰难的经历(付出)以达到某个目标时,这个目标就会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可以去看看军人,这样会更容易理解起来。特别是特种部队的军人,他们入选的标准很高,加入很难,加入后的过程中还要受经折磨和苦难,然而这种入选要求和磨炼,更提高了军人的凝聚力,增加了作为特战队的自豪感,也更忠诚。显然,小陈对男朋友的爱就是这样,她就无数次陷入到这个循环中,他努力越多、付出越多,说服自己相信这就是真爱的观点是正确的需要就越强烈。最后,爱的很重、爱的更痛。
她的第三个问题:在以后的恋爱中,她要如何避免或说减少损害。
社会学家发现,决定人的行为的强大影响因素之一来自我们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积极的自我形象。即对自我的清晰认知。
别人对我们好,固然会使我们喜欢对方,但是如果我们对别人好,会让我们更喜欢对方。——托尔斯泰。在爱情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更好、付出过多,慢慢会形成对方觉得的“理所当然”;相反,如果你能巧妙地通过请求他帮助你(多为你做些)来让他更喜欢你,你的胜算就会更大,这份关系你就更在掌控中。这个原因就是:对方需要内部合理化地为你做了一些好事这一事实。反之,如果你伤害了一个人,为了减少你做了一些坏事对你的形象造成的威胁,你将会通过贬低你的受害者来合理化你所做的事。是的,人为自己的行为,总是要寻找到合理化的归因,用电影中的台词来讲: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或不需要,关键看背后的理由(合理化的程度)用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来解释这个现象就是:“那些曾经帮你一次忙的人,将比那些你曾经帮过忙的人,更愿意帮你。”
你懂的,人们会更加不喜欢他们伤害过的人,但会更喜欢他们帮助过的人,只有回报很少或无回报时,男人们才会相信他们讲的“鬼话”。
正确地看待自己,才能更好的地爱别人。过度自我的人,会不知悔改,所谓的一错再错;过度保护自我的人,缺乏学习能力,会损害对自己的认知,得不到成长和改变。
不要为不爱找借口和理由,也不要为爱而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