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曾国藩,人们总会想起市面上关于和成功学有关的曾国藩成功心法、曾国藩做官秘籍、曾国藩驭人之术等等书籍。在现在一些人的有意为之之下,曾国藩似乎成为了成功学的代名词,在曾国藩的身上,似乎有着金灿灿的功名利禄,有着通向成功的捷径。“做官就学曾国藩,经商便学胡雪岩”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语。
其实,如果说曾国藩真的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他所说的那句,“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纵观他的一生,他能够十年之内七次擢升的朝廷高官、能够成为学识渊博修身律己的理学大师、能够成为平定太平天国中兴能臣,靠得无非“至诚”、“至拙”两点。
一、至诚
至诚,就是曾国藩对自己、对任何人都真诚相待。对待自己的下属幕僚,他从不摆什么官架子,对他们悉心教导,言传身教,努力使他们都成为能够为国为民有所裨益的能臣干吏。在他的军营衙属,技能办公行政,又能像在家中学校那样,得到曾国藩这位师长父兄的真诚教导。对于同朝为官的其他大臣,他都是以诚待之,即使是有利益政见之争,也不会背后捅刀子,使用什么阴谋诡计,总是实事求是、以实事实际说话。对于国家朝廷,他则更是赤诚相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怕是对于那些被他举荐为一省巡抚、却先后因个人私利(功绩名望等)而与他分裂对立的左宗棠、沈葆桢,曾国藩也先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至最后无法挽回,曾国藩也还是曾未在背后说他人不是,还教导晚辈不要对长辈之事妄加评论。而对于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他则更是开诚布公进行反省,从不遮盖掩饰。
正是他的至诚,吸引了当时天下相当一部分的精英聚集在他的周围,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李元度等先后做过他的幕僚,天下近一半的总督巡抚出自湘军派系,曾国藩也成为当时除了慈禧皇太后外最有影响力的汉族大臣。湘军派系的崛起,更是使得汉族官僚成为满清朝廷绝对不可忽视、甚至是能够左右时局的主导性力量。
二、至拙
至拙,就是曾国藩做任何事情从不投机取巧、想着走捷径, 他总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事情。考科举读书的时候,曾国藩不背完一本书绝不背下一本,一遍记不住他就两遍三遍四遍的记忆,直到记住为止;在翰林院做编修的时候,其他翰林出去嬉戏游玩,他则每日做日课、读书练字写文章,厚积学识,律己修身;治军作战之时,他则稳扎稳打,“选士人,领山农(亲自选择忠信守义的读书人带领老实淳朴的农民)”、“结笨寨、打呆仗(按照严格的标准安下营寨,用保守却可靠的方法实施作战)”,从招兵选将、安营扎寨到行军布阵、战略谋划,扎扎实实、循序渐进、步步为赢,从不贪功冒进、急于求成,从不奢求“一口吃个胖子”,先确保营寨后方安全、立于不败,再通过一点点的蚕食敌人、徐求获胜;成为朝廷重臣、治理政事之时,他则凡事力求细致周全,从不马虎从事,尽心而为。
此外,对于立志成为圣人的曾国藩,更是从二十八岁那年开始做日课,每日坚持早起、读书、练字、记日记,几十年坚持不懈,并留下了上千万字的文字著作。
可以说,正是曾国藩“至诚”、“至拙”这种最不讨巧、最不走捷径的人生哲学,却成就了他人生最大的捷径:中同进士后,十年之内七次擢升;以在乡丁忧官员身份率地方乡勇民兵剿灭太平天国叛乱,成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引领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之先河,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派遣幼童留美;开设近代散文“湘乡学派”,成为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完人中的“半个完人”……
天道有常。世间从不会亏待那些对世界充满诚意之人。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走好人生每一步,将会成为我们人生的最大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