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风和日丽的假日,你决定去一个景区自驾游。因为路线很熟悉,你并没有开导航。但是当你驾车临近景区,来到一个路口时,突然发现路口经过了施工重修,你一时之间不知道走哪个岔口了。到底往左还是往右转?当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偏巧还有很多车都跟在你的背后。你必须马上做出决定,于是你只好随机地选择了右转。这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你后面的一辆车略一犹豫,也跟着你右转过来。后面第二辆车,看到前面两辆车都右转了,几乎没有犹豫的跟了上来。可以想象,再后面的所有车,都毫不犹豫地右转了。然后,你悲剧地发现,走错路了,还误导了后面所有的车。原来,后面的车跟你一样都要去同一个景区,在路口都遇到了和你一样的问题。但不一样的是,他们以为有前车可以参照和跟车。结果,一个随机的小错误被坚定地瞬间放大了。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独立随机地选择左转或右转,那么所有人都选择右转将是一个极小的概率。为什么偏偏就这么发生了呢?
你一定注意到了,这个场景下每个人的选择并不独立,而是受到前面人的很大影响。在一个非理性的场景下人们会互相影响,从而凝聚成一个整体的市场。
这是不是像极了时尚的流行风潮?为什么今年的流行色是黄色呢?因为少数人选择了黄色,而其他人都默默跟随。这就是市场既主观又客观的例证。
产品其实是在释放强烈的信号:你们的痛点我知道,我这里有解决方案,请来用我的产品吧。
就好像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波也是粒子,市场也表现为这种二象性:
一方面,市场是人心的集中表现,所以在微观上表现为主观的一面。既然是主观的,我们做产品的时候就要从人心出发,替用户表达需求,对需求加以引导,甚至直接激发和放大需求。产品高手,在洞察人心的基础上,可以将痛点、痒点、爽点进行很好的组织表达,用产品迅速形成巨大的市场。
另一方面,市场是人们彼此影响而共同形成的整体表现,所以在宏观上表现为客观的一面。既然是客观的,市场就表现出“桀骜不驯”和“顽固”的一面,我们做出来的产品想被市场接受很难,用户也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听话。要尊重和顺应市场,而不是一厢情愿地自以为产品做出来就一定有人来用。
类似的,就像网上的那个段子:买房到底是刚需还是非刚需,是不是丈母娘经济?从微观看,好像丈母娘的要求,貌似也不是非买不可;从宏观上看,当这种心理预期凝结成足够多人的共识,它就是“客观”存在的市场刚需。
还有高德纳技术成熟度曲线(高德纳公司每年发布的技术白皮书,里面对各种新技术的发展轨迹有一条经典的曲线进行描述),开始时迅速地攀升,不久后又迅速地跌落,直到一个盘整期后又缓慢地攀升。有心的人会发现,怎么和邓宁克鲁格曲线惊人得相似呢?仔细看看就明白了,纵坐标都是“人心”,都是人的预期,就不难理解“市场”本质上是人们的期望的聚合物罢了。
所以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经常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在脑海中打架。
“不要教育市场,不要创造需求,要迎合用户的需求”
“用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要做比用户自己还了解的需求的产品”
每当这时候我们要记住菲茨杰拉德的那句名言:“一个人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它提醒我们,市场要从两方面去理解。从微观的人心出发去洞察潜滋暗长的需求涌动,等待这些趋势在宏观上聚合成势,然后顺势推出产品。做到这点当然并不容易,不对,应该说很难才对。这要求我们随时要在左右两个大脑不断切换,是需要经过刻意的训练的。好的产品经理就是艺术家与工程师的合体,还要在这两种角色中自由穿梭,任意切换,的确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