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史就是我的生命成长史
郝晓东
【看到这个题目,引发我思考的是:什么是我的“生命成长史”。去幼儿园接外孙的20分钟步行途中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阅读肯定不是我的生命成长史,阅读只能说是我的生命生长点。在我奔六的时候,在生命几乎进入萎缩的时候,我遇见了网师、遇见“经典啃读”,才知道给生命可以注入不衰老活力的良药是阅读。那么,什么是我的生命生长史呢?我以为,我的生命成长史应该是为从小确立起的一个人生价值观“正直、守时、善学习、负责任”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只是专业阅读了许多书籍之后,对自己的价值观才有了更深的解读。比如,对“正直”的理解。当校长时,我在工作中,因为强调正直,所以无论干什么工作,面对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求自己做到一视同仁。这样的做法,虽然也赢得了一些人的认可,但也伤害了一部分人的自尊,致使自己的工作有时处于被动。什么原因?学习之后才认识到,真正的正直首先是尊重客观、尊重人性。尤其在工作中,不能用一把尺子作为衡量教师是否在认真工作的标准。一个带病坚持上课而在没有精力完成批改作业量的老师,作为校长首先应该是能够关注到这位老师的处境,其次是关心和表扬,而不是指责和批评。这样才会让教职员工感受到校长的善和仁,而不是“正直”到不通人情。事实上善和仁才是正直的根本。不读书学习怎么会有这样的反思呢?!】
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她)的精神发育史。”回顾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大学时读中文系,毕业后做中学语文教师,之后从中学进入大学任教,现在又从大学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轨迹看似偶然,但每一步都潜藏着阅读的作用,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也是他(她)的生命成长史。
丰富与枯涩,对比鲜明的童年和少年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这与我生长在一个教师家庭有关。童年时,当小伙伴滚铁环、用弹弓打麻雀时,我就开始痴迷于“小人书”(连环画)。
父亲是乡村小学校长,唯一的方便就是可以让我从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小时候只要到县城,我便要去书店买连环画。而今回头来看,连环画、绘本是童年最好的精神养料。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还贫瘠的时代,正是这一本本“小人书”吸引着幼稚的童心。那种满足感、新鲜感,今天想来依然很真切、很激动。【我的父亲是当年为数不多的师范毕业生,现在想来也在刻意地让我从小就多读书,我的小人书是同龄人当中最多的,可是自己怎么就感觉不到这些书对我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或许是与生俱来的愚钝所致吧。而现在如此喜欢读书,可能还是受童年时期的影响。对啦,是种子!是童年时父亲给我埋在了心里“阅读是美好”的种子。】
从小学到大学,我从未为语文、历史等文科课程发愁过,后来读中文系,做语文教师,其实都与童年埋藏下的“阅读种子”有关。童年的阅读不仅影响了兴趣和职业,也刻写下精神基因——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情结……【有道理,虽然我没有走上语文专业的学习之路,但我学生时期的作文和参加工作做了行政时的公文写作的思路和文笔还是常被认可的。】
丰富、浪漫的童年后是枯涩的少年期。
初中开始住校,老师严禁读课外书,那时除了武侠小说,也没有多少书可读。少年时期的阅读完全是自发的,没有方向,没有规划,也没有人告诉你哪本书有价值。【应试教育一盛行,有多少孩子们有丰富的阅读经历呢,除了课本就是复习资料。绝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带着孩子们走进阅读的世界才会既收获成绩又收获成长。课程改革以来,高层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了,但真正执行起来,大多数学校仍在自以为是的“捷径”上行走。教育的悲哀啊。】
新教育实验把那些在童年至青年期出现过、深刻影响人的生命以及精神气质的书籍称为“根本书籍”。少年时期是塑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但读书量少且缺乏“根本书籍”是我的一大遗憾。【工作中没有读到原理性书籍是我的一大遗憾。】
大学读中文系,读书量虽然增加,但大多是消遣性阅读,缺乏深刻影响自己的“根本书籍”。
觉醒与精进,专业发展的取经之旅
1999年,刚参加工作的我到一所民办高中教语文。本来职业与读书密切相关,而且还兼任校报主编,但除了读一些语文教学杂志,几乎没有读过其他书。
究其原因,一是工作繁忙,二是缺乏高质量的书籍,三是周围主要是退休教师和刚入职的年轻人。所以,在阅读上既没人指导,也没有学习的榜样。几年后,专业阅读匮乏的弊端逐渐显现:教育教学遭遇“天花板”,既不知道如何做,也不知道学什么。久而久之,职业倦怠潜滋暗长。【郝晓东很是幸运了。我在1999的时候已经参加工作近20年,热热闹闹,扎扎实实地做着教育行政领导工作,但就是不知道真正的阅读是什么;就是不知道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后是怎样的认知升华;就是不知道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是怎样的有方向感。我的天花板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
还好,在生命还有可塑性的而立之年,偶然加入了一个专业学习共同体——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简称“新网师”),幸运地开启了专业学习。新教育实验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理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我只能说,还好,有生之年总算遇见让自己的遗憾有机会弥补的新网师。】
开启专业交往,在学术大咖的指导下自觉地进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个选择不仅促进了专业发展,而且影响了我之后的职业道路,乃至改变了人生轨迹:从中学教师转变为大学教师,如今又脱产攻读博士。
新教育实验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一个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同学科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要阅读不同的专业书籍,要采用知性阅读的方法啃读“根本书籍”。知性阅读相对感性阅读,强调对书籍的聆听、梳理、批判、选择;“根本书籍”是指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
我啃读的第一本“根本书籍”是《人间词话》,旨在提升诗歌解读能力。我逐条逐句逐字批注,不仅批注王国维的原句,还批注后人对原句的注解。王国维对诗词的评价一针见血、言简意赅,我把涉及的诗词全部找出并独立翻译,细细品味。坚持每天批注啃读,两周一次听讲师授课,用半年的时间啃读完这本书。【知道也见过这本书,但始终不敢动,因为知道根本就不可能读懂。或许被阿德勒言中?即,不付出辛苦是因为宁愿承担没有付出的结论也不想并且不敢承担下了辛苦也没有学会是源于自己很笨的原因?要不要启动读《人间词话》这本书呢?还在纠结中。而郝晓东,一个大学文科专业出身的人,也是用了半年的时间,逐条逐句地批注,而且每两周还要听一次讲座。不敢,还是不敢。】
经过这样“敲骨吸髓式”的阅读,我对这本书基本了然于胸。后来,围绕这本书又读了相关书籍——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王富仁的《古老的回声》,葛兆光的《汉字的魔方》等。这就是研究性阅读和主题性阅读,这种阅读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后来,凡是要研究一个新的领域,我都是先购买十几本相关书籍,集中研读,基本就能把握其要旨了。【“敲骨吸髓式”的阅读。就是真的吃肉,这个过程也是很费劲的,何况是读书?叶嘉莹的名字听说过,王富仁,葛兆光?不知道,真不知道,又咋能知道人家撰写出来的书的内容呢?这些应该是走进真正的教师专业阅读后的基石吧。不知道今生有没有机会读到。机会?人生的许多机会都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而不是别人给的。当下就先买回来就是给自己一个读到的机会的开始。记下书名,下单!这个简单,但我知道大多数人所谓读书就停留在此了,可能,我也不是例外。】
2010年至2012年,我开始在新网师讲授语文研课课程,对我影响较大的另一本“根本书籍”是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我认为这是研究语文教学绕不开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面世之前,语文公开课和日常教研主要聚焦于教学方法,即“怎么教”,至于“教什么”大多默认照搬教学参考书。即使有一些名师对文本分析进行了突破,但很少上升到学理的程度将问题讲透彻。这本书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审视了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将文本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文体划分类型的习惯思维,为语文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框架,为语文教育研究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研读这本书后有一个感慨:读书要读一流书,不要读二流书;要知晓本专业顶尖专家是谁,精读其代表作。【①“即使有一些名师对文本分析进行了突破,但很少上升到学理的程度将问题讲透彻。”这是当下的教学现实,谁能够从学理的层面将问题讲透彻,谁就会成为专业的、真正的教师,而不是从教书匠到好教书匠。网师不正是让教师的学习与研读朝向“在问题上求真理”吗。②“读书要读一流书,不要读二流书;要知晓本专业顶尖专家是谁,精读其代表作。”这个对走上专业阅读的老师们的指导很重要,读不在点子上,事倍功半。】
书籍会指导你的下一步阅读,溯源而上,顺藤摸瓜,一路就读到哲学上了。《苏菲的世界》是非常好的哲学启蒙书,这本书对我的价值主要是粗线条地了解西方哲学史,为理解其他书提供了一个背景和框架。【确实是,自己也是有幸在2019秋学段在网师选了这门课程。现在想,当时上课学习,读书打卡的兴致都是回味无穷啊,当然,还得益于车晓义老师渊博知识、诙谐幽默、敬业乐群的授课引领。明年春学段,网师如果开设这门课程,我继续选修。尤其期待车晓义老师继续授课。许多时候老师的品质,老师的学识就是学生成长的天花板】
围绕这本书,我又阅读了一系列哲学书籍,如《中国哲学简史》《哲学的邀请》《西方哲学史》《哲学导论》《大问题》等。带领大学生在农村实习支教时,我组织团队教师共读了《苏菲的世界》。2017年暑期,我带20多名中小学生共读这本书,每天6小时,连续读了20天,孩子们读得兴致盎然,颠覆了我对中小学生阅读潜力的理解。【是的,①阅读中,啃读很重要,随之引导出来的系列阅读也很重要。只是,对阅读者来说,太没有时间了。②儿童阅读的潜力,思维的潜力,表达的潜力是成人无法想象得到的,关键的问题是,大多数成人还总是自以为是地指挥着、控制者儿童。】
实践与运用,黎村苗寨中的精神翩舞
2010年,我带领大学生深入海南省五指山市实习支教。大学生初出茅庐,有热情但无经验,有专业知识但缺乏教育方法,于是,我们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作为共读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既拥有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又有长达30年漫长而扎实的实践。他用饱含激情又富有诗意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案例把育人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一一描述出来。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挥了独特作用:既是启发、鼓舞我的“启明星”和“加油站”,又是我指导大学生实习支教的“百宝箱”和“教科书”。如果不是因为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我可能只是像对待常规工作一样停留于把工作做了、不出安全事故的层面,但那时我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一边指导大学生开展教育教学,一边随时将所闻所见、所思所感记录下来,这些文字后来成了我出版的第一本书——《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唉!2008年一当上校长,我就把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人手一册发给了老师们。当时只是看着书名好,翻了几页,也没感觉到怎么好,然后就放在书架上尘封了。全校老师也每一只个把这本书读下来的,更不可能和我交流读后感了,更更不可能有教学实践了。什么原因呢?大多是人一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二是缺乏高人指点啊。怎么在自己有实践平台的时候就没有遇上郝晓东这类高人的指点呢!走进网师的第二个学期也选修了这门课,没坚持下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啃读经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今天边做家务边听冯美娣老师的讲座,才感受到冯老师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的魅力所在和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所在。看来得好好再要读呢。看来,认识一件事物的重要性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初读《给青年教师的四十份信》我是读的热泪盈眶,真不知道还有这样用心做教育的年轻人。之后,我自费买了三本送给朋友。之前,我自费买的书就是坚持三十多年的《读者》】
支教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于是又选择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来共读。这本书提供的不是零碎的技巧,而是终身受用的原则: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原则后面又包含着一套深刻的价值观。比如,要事第一就是要首先完成“重要而不紧急”的事,而不是忙碌于“紧急而不重要”的事中。所以,它不单是改变行动,而是塑造新的观念。其实,观念的革新才是行为持续改变的条件。【关键是认知不到“重要而不紧急”的是第一要事。我当下的生活中,什么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呢?家里成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外孙的身心健康成长。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自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哪里了。至于自己对工作的爱好?就把读书学习作为第一要事吧。只是年龄不饶人啊。没办法,在什么山上就好好唱什么歌吧。一定提醒自己,是好好唱,而不只是唱。】
讲授与求知,教别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专业领域而言,存在着一个最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育作为专业领域,也拥有最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大致分为:学科知识占50%,专业知识(主要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占30%,人类基本知识(历史、地理、管理、经济等)占20%。这种知识结构,潜在地作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读到这些,我在反思,我在最好时光的工作过程中,所拥有的知识结构都很不合理。教书十年,专业知识几近为零,人类基本知识也寥寥无几就凭着一腔热血和师专学到的,而且还没有掌握的透彻的英语学科知识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从高一到高三三个轮回。高考答题技术倒是摸索到一些,到那是叫教书育人吗?对“传道授业解惑”既没有很好的理解,也没有很好的实践。竟然还落了个“好老师”的学生家长的认可。惭愧呢。如果现在在讲台上只讲授知识的一线老师们能有一点点惭愧感,那将是教育的一大进步和飞跃。】
我在研读了不少学科书籍后,要想再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就要读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于是,我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开始阅读,即费曼学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或讲述你要学习的概念。用朋友的话来说,就是“输出倒逼输入”。【最近对自己觉得需要深刻领会的文章喜欢用心批注。越批注越发感到批注对于阅读的影响。它就是具体的输入之后的输出。看到了,读懂了,做摘录和做笔记了,可以说是步步深入的阅读,如果再用心批注,就是对作者观点的领会后的思考,思考后,自己观念或形成或转变的过程。而且还有一种感觉就是和作者在对话。记得戴维.伯姆的《论对话》中有一个观点,即,真正产生对话效果,影响思维发生变化的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我觉得,批注的过程虽然作者不会反驳批注者的观点,但作者的观点已经明摆在那里,任由批注者的思绪围绕作者的观点飞扬的过程,就是有新思维发芽的过程。】
2013年至2017年,我在新网师讲授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讲授的书籍是《儿童的人格教育》《教育的目的》《教育人类学》。【讲是最好的学】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一本心理学经典著作。作者阿德勒是奥地利心理学家,曾经与弗洛伊德一起学习、工作。这本书主要围绕“自卑与超越”这一主题,分析了自卑产生的原因,消极因素和积极作用,对教育提出了许多洞见,对于理解自我、理解儿童有极高的价值。
一开始讲解这本书,我基本是复述原来讲师的讲稿。讲完一次,觉得不通透,继续讲。前后讲了4年,直到第四次讲授时,才犹如“桶底子脱落”,哗啦一下贯通。自此以后,“自卑与超越”“影响儿童成长的不是环境,而是儿童对环境的个体性理解”“人格的统一性”等概念、命题化为潜意识,成为我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自动化工具。【跟着郝晓东老师在网师学这门课程,才知道了什么叫“啃读”,什么是“打卡”。选课时,一是因为授课教师是郝晓东,而是有“儿童”二字,以为简单的很,没想到,拿到书,开始上课,全是懵懂。郝晓东讲了四年之后才有“桶底子脱落”的哗啦贯通,我怎么能急着一下理解读懂?这本书的几点观点已经影响到我和四岁外孙交流的方式,这就是很大的收获了,这就是学以致用。还得继续钻深。】
《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关于教育的经典著述,全书每个篇章都是精品,可谓字字珠玑,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深刻教育思想,至今仍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有4点:一是教育目的观,“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二是课程观,“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学校课程应该是一个统一于生活的整体,学科之间应该相互包容或融合,反对科目之间相互对立”。三是知识观,“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对有害的”。四是认知节奏论,智力发展是一个“浪漫-精确-综合”循环上升的周期性过程。只有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纺织出一幅和谐的图案”。【读这段,在重温怀特海的这些教育观点,读的时候能够领会,但让自己表达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说不出来的就说明没有真正领会和读懂。①教育目的观,②课程观,③知识观,④认知节奏论。对这些我什么时候能够通过阅读对每一个观点写出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的一篇论文来了,才可以说是有所掌握了。】
《教育人类学》是一本弥漫存在哲学的教育经典书。作者博尔诺夫是德国著名教育哲学家,他长期跟着大哲学家海德格尔听课学习。博尔诺夫特别重视人的存在问题、人的生命问题,他把存在主义、现象学等哲学思想与教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熔铸出自己的教育主张,这是其教育思想的最大闪光点。
博尔诺夫认为生命发展的连续性是偶然的,非连续性才是生命的本质,进而他敏锐地认识到普遍流行的“教育是一种连续性的活动”的观点是不完善的,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为此他用“危机”“遭遇”“唤醒”“告诫”等一系列鲜活的概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博尔诺夫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相比,生来就是有缺陷的,但人通过接受教育成了虽不完美但因此而不断使自己完美起来的生物……【基本没读懂的一本书,得继续拿在手中慢慢啃】
借助哲人的智慧,我们方能拨开词语、概念、假象、谎言、纷争交织而成的层层迷雾,从一个更高、更远的距离来凝神领悟教育的真谛与生命的本质。在新网师一直讲了三四年,终于通透。3个课程的讲义结集出版为我的第二本书——《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这本书因为是郝晓东讲课时的讲义,所以有理论精髓的提炼,有生动实例讲解,对读者很有诱惑力;所以我读了三四遍,其中一遍是一字一句在荔枝语音打卡完成的。整本书里的十二个关键词坚定了我啃读教育经典的信念,郝晓东的乐学敬业深钻精神成为我真正用心读书的火种点燃。】
寻找与回归,以教育为此生之使命
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两翼,专业发展是职业认同的基础,没有好的专业发展,要真正实现职业认同是很困难的;同时,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好的职业认同,没有理想,没有激情,很难达到专业发展,二者互为前提。【自己是处于对职业一直认同,只是专业没有发展的教育生涯过程中。职业部分已近黄昏,专业部分只为个体生命价值提高点儿的努力补充。否则,缺一个翅膀的飞翔过程不会让这个不甘与不完美的灵魂安宁。】
在新教育实验浸润10年,受朱永新、李镇西等名师的指引和感召,越来越痴迷于阅读,其中影响我最深的是《新教育年度主报告》。这本书是朱永新2003年至2013年历届新教育年度研讨会上所作主题报告的结集出版,是新教育共同体10余年来丰富经验的集中呈现。
从2009年加入新网师以来,我就特别关注收藏每年的年度报告,至今仍然记得初读时的眼前一亮、怦然心动,犹如在重重迷雾中突然投射的一束光,照亮前行之路。学习这本书,我的收获主要有5点:一是进行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构筑共同体的实践和探索,二是掌握了六个维度和三重境界的新教育理想课堂,三是明晰了教师成长的方法和策略,四是明白了学校文化的使命和意义,五是领会了缔造完美教室的意义和构建。【网师、朱永新的年度主题报告能让一个人有如此收获,应该没有人认识不到它对一个教育人成长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行动!自己行动起来的同时,好想让很多的教书人受益其中。】
我把年度主报告中的理论运用到指导大学生实习支教中,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的价值和巨大的力量。只要掌握了理论的精髓,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果不掌握理论,机械模仿,往往会沦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对“经验的肤浅与理论的高深,经验的丰富与理论的抽象,经验的固化与理论穿透”的思考,通过学习的打通,我对知行合一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在不断阅读中,理解教育,也在理解自己。只有真正理解自己,才能真切理解他人、理解世界。【只有阅读学习,才勇于直面自己存在着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各种言行,理解了自己才能理解客观,理解了一切的客观,才能做到适者生存。】
还有一本对我影响很深的书是《批判性思维工具》,它是我所见到的批判性思维类书籍中最好的一本。
应试教育容易导致一些非理性的潜意识,如盲从权威、懒于思考、缺乏理性、等待标准答案等。荣格说:“除非你把潜意识意识化,否则它一直会影响着你的生活,然后你说那是命运。”通过学习批判性思维,理解自己的潜意识,有助于增强理性认识,有助于理解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学习这本书对我有两大影响:一是增强了元认知能力,开始警惕自我中心和社会中心思维,避免非理性思维;二是增强了逻辑分析能力,有助于分辨日常思维中的逻辑漏洞。【哈哈,这本书对我影响太大了。之前,只要一看到“工具”二字就想到物理课和生活中的劳动,哪里知道什么思维还需要工具;之前一看到“思维”二字,就想到动脑筋去做事,哪里知道这思维既可以重建和修正,还可以去批判。第一次走进常春藤读书会去读书的感觉已经不会被时间的流逝而磨灭,连淡化也不可能,因为太深刻了。三个小时坐在那里,领读的女老师的声音那么悦耳,郝晓东老师讲的深刻到什么也没听读,但就是喜欢那大家都专注在书本中的读书氛围。从此,从这本书真正走进了常春藤读书会。之后,多少个令人神往的读书会沉浸式读书充盈着自己的生活,风雨无阻的夜间驾车来回于家与读书会的路上的体验惬意的很。渐渐,让心静下来,由向外关注超向内关注过度,由总想改变客观向努力改变主观过度。】
如今,继续在苏州大学求知学习,教师教育成为我博士攻读的领域。我的书桌上放着《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书籍。我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也需要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理解教育,理解教师成长。【有幸,六零后的我,依然可以行走在求学的路上,而且还有在苏州大学读博的郝晓东老师做领路人。我想,读书是为了让人开阔心路,增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力,心路宽了,理解了生命的本质,精神有所寄托,现实中的生活之路自然会宽广,心情自然会快乐。能这样活着,还求什么呢?】
若干年后,又会有哪些书成为我生命中的10本“根本书籍”呢?
【对我而言,只管跟着新教育的理念去读书而且要努力用于实践,至于那些书会成为自己读过不会很长的余生,只有好好读书才会显现。郝晓东说过:有些学校也提供书单组织共读共写,新教育也提供书单组织共读共写,形式都一样,实质差别很大。区别是什么?这些学校是知识体系,以知识为中心,知识与生命、生活的割裂。而新教育是知识图谱,以生命为中心,知识与生命、生活的共鸣。共同生活的指向是共同的精神家园。新教育的读书学习是让老师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自我实现,又怎样才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郝晓东,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执行院长,常春藤读书会会长,出版《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等著作。)
2020.12.25.于西安金泰假日花城悦园
(9428字—5053字=4375字)